分類
物理治療 運動訓練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心理健康 推薦書籍 李信志 居家、社區復能治療師

復健之路的最大敵人不是別人,是沒有想要變好的動機

在從事全職居家復健治療師的過程中,看到許多家庭中的爺爺奶奶,沒有想要復健或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動機,甚至連食物都吃不太下,而家屬總是希望治療師能夠用專業的角色給予壓力,看看爸爸媽媽是否比較願意聽話,能夠有機會多多活動身體,維持現有的生活功能。但爺爺奶奶想要聽的,真的是專業的建議嗎?

沒有復健意願的病人

其實對治療師來說這種是最棘手無力的狀況,有一身專業知識及復健技巧,但卻無法打動患者想要變更好的心,不想動就是不想動,明明有能力更好卻放任這些機會流逝。

生病過後能力下降是必然的,但大部分都是可逆的。例如骨折,只要透過正確訓練就可以恢復到手術前的狀況。但爺爺奶奶心中或許找不到那訓練的理由了…我年紀已大,練好了要做什麼呢?為什麼要做這些運動?肌力變好了然後呢?

自尊心被打破的那一刻起

李爺爺過去是德高望重的學校校長,也有許多年教書的經驗。但是罹患疾病以後不良於行,開始慢慢不說話了,和家人間的互動也越來越少。常常就是一張撲克臉坐在家中聽音樂,連走路的機會也越來越少。

在過去還曾經想過只是生病,好了就能回去學校教課吧?但是學校也因為年記大了,不太可能讓李爺爺回去教書。於是生病讓自己變得無用的循環就出現了,就算身體好了也不能教課那幹嘛訓練呢?

問自己三個問題

一本探討生死的著作《就算明天將說再見,也要給今天的花澆水》中提到,面對癌症末期的患者,我們都要慢慢引導到三個問題:

  1. 我究竟為何而活?
  2. 我想怎麼樣度過剩下的人生?
  3. 我該為自己做些什麼?

到了這個歲月這個身體狀態,或許就可以靜下來好好思考這些問題,這是人生的最大問題。如果這些問題找不著答案,那麼應該很難找到那復健的理由吧。

生命中最重要的資產是關係

在之前的文章中有介紹到藍區,那是世界上最長壽的聚落。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就是社會互動以及和他人的關係。像沖繩這種信仰及互動密切的城市,居民的平均壽命也比較長。

我們不妨鼓勵長輩抬起頭來看看身邊,身旁的子女孫子總是在替自己操心、煩惱,全家人因為自己生病鬧得不可開交,分開多年的太太因此回來探視卻不願意交談,這種種不圓滿的關係都會大大降低生活品質。

其實在生命無時無刻,每個人都有他們可以盡的任務。以爺爺奶奶來說,和子女關係融洽是獨一無二的使命,此時抱著這樣的心態認真復健,帶給子女們的溫暖動力是耗之不竭的!


作者:李信志 物理治療師
本文授權轉載自 104銀髮樂園

分類
長照知識 心理健康

你必須先愛自己,才能做好世界上任何事情

關切自己真正的需求

當一個人過去的生活都以照顧他人為目標,當他要邁入退休生活,從照顧他人轉而照料自己,他們經歷的過渡時期可能會格外艱難。畢竟從前一直都有人需要他們的才能,而他們過去也習慣這種情形,如今已不復存在,這可能使他們覺得無所歸依,甚而因此憤恨不滿。雖然上述情形或許切合工作性質是服務他人的人,但也切合孩子此刻正展翅飛離家園的父母、先前一直都在照料年長親屬的人,甚至,也切合以往曾是他人「能量來源」的任何人。

「疼惜自己,不過是將我們給予他人的仁慈,同樣給予自己。」—美國心理學家克里斯多夫.葛默(ChristopherGermer)

照顧自己是非常特殊的藝術,一定要真誠面對自己實際上需要什麼

倘若我們需要的是忠告,那麼美制量杯兩杯的冰淇淋,就不符合我們所需;如果我們需要休息,一本記事內容過量的行事曆,只會使我們苦惱。若是過去多年來,我們都在服務他人,那麼可能會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找到自己所需。請保持耐心,我們需要什麼,值得耐心尋覓。

「先學會愛自己,其他一切都會步上正軌。你必須先愛自己,才能做好世界上任何事情。」—美國女演員露西兒.鮑爾(LucilleBall)

對許多退休人士而言,照顧自己這門藝術,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做到。可是當我們能好好照顧自己,所得到的回報,遠超過我們照顧自己需要的時間與金錢。當人生的下一步難以捉摸,我們可以先謹慎查看回憶錄,回頭看看那個比較年輕的自己,並以此作為線索,找到從前我們曾經想做什麼。當我們為了服務他人耗盡心力,可藉由回顧過去,推測什麼才是幫助目前精疲力盡的自己最好的方式。

向自己伸出援手,往往是我們非常陌生的事

,以至於看到我們能夠實現的結果,可能感到震驚—而實際上我們做出的回應很少。問自己真正需要什麼,我們或許會對自己有答案感到訝異—而答案多麼簡單,也會出乎我們意料之外。

「和我們內心的事物相比,在我們背後和眼前的事,都是芝麻小事。」—愛默生

練習照顧自己

  • 以往你曾是其他人的能量來源嗎?列出三段人際關係,都是你在其中添加的活力比得到的活力來得多的人際關係。如果其中一段回憶讓你感覺不公平且痛苦,那就花五分鐘,寫下這段人際關係。
  • 現在從一到十寫下數字編號。接著,再列出十件事,都是你用來寵愛自己的事。這些都是你會輕易為他人做,卻很少(甚至從未)為自己做的事。從這份清單上選出一件事,然後為自己做這件事。

本文節錄自:五十後的精采,來自你的行動與渴望:啟動創造力12堂課X安頓身心68個練習
作者: 茱莉亞‧卡麥隆, 艾瑪‧萊弗利
出版社:大好書屋 (本文經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

分類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李信志 居家、社區復能治療師

如何鍛鍊你的大腦?世界知名腦成像專家提供的四個建議

作者:李信志 物理治療師
本文授權轉載自 104銀髮樂園 書籍 大腦勇士


丹尼爾·亞蒙(Daniel G. Amen),是世界知名腦成像專家

,被譽為「美國大腦健康之父」。專注在健康與健身領域的專家,在他的最新著作《大腦勇士》一書當中,從動機、健康評估、營養建議等多個面向提供中肯、具有科學證據的方法,幫助我們提升記憶、專注力與活力,並對抗衰老、老化的症狀。就讓我們一同來看看如何正確的鍛鍊大腦吧!


學會正確的大腦訓練方式

對現代人來說非常重要,他能夠幫助我們提升注意力、決策能力、調節情緒甚至降低憂鬱,還能夠預防阿茲海默症。我們可以透過以下四種方法來鍛鍊我們的大腦:

一、爆發訓練或是間歇訓練

研究者發現,當我們快樂時腦中會分泌内啡肽(吸食嗎啡也會…),而接受高強度訓練後腦中也會產生内啡肽這種化學物質,他能夠幫助我們穩定情緒,讓生活更有活力。我們也可以透過間歇運動的方式讓大腦產生内啡肽,例如說散步30分鐘,中間執行4-5次的加速快走,每次持續1分鐘,如此就能達到相同於爆發訓練的效果。

二、阻力訓練

阻力訓練能夠預防肌力退化已是許多研究證明有效的方法,我們可以透過重訓器材或是彈力帶來進行阻力訓練。

三、協調訓練

協調訓練能夠幫助小腦活化,雖然小腦佔總腦容量不多,但卻是掌管認知活動重要的環節。我們可以透過跳舞、乒乓球等快速反應協調的動作來訓練小腦。

四、正念思考

最後是正念思考,例如瑜珈、太極等形式,都能幫助我們降低壓力、減緩憂鬱,提升專注力。對大腦有著正面的影響。


.jpg

此外,本書作者也介紹不同腦區負責從事不同的活動及鍛鍊方法。第一是前額葉皮層,這是大腦的煞車系統,衝動控制阻止我們講出不該說的話。要鍛鍊此區域,我們可以透過一些語言遊戲或者下棋等方法。

另外一個區域是顳葉,這個區域專門處理聽覺訊息,這區域也和感情、情緒相關,透過學習樂器或者記憶遊戲能夠有效地鍛鍊此區域。最後一個區域是頂葉,這個區域跟壓力、邏輯相關,透過數獨遊戲可以讓我們使用這個部位的腦區。

分類
長照知識 心理健康

「失去」是人生必經之路,也是必學的課題。 面對喪親之痛,我們可以藉著以下三道練習, 讓情緒釋放,讓心更柔軟,也更強壯。

(一)給自己溫暖的引導

悲傷壓抑久了,即使想流淚,一時也可能找不到開關。當人長期處在外強中乾的狀態下,情緒出不來,心就會生病。此時,如果想流淚發洩情緒,或安慰自己,請試著對自己說出以下的話:

  1. 「哭吧。我已經做到最好了。」
  2. 「即使他/她走了,但我知道,他/她的愛還在,會永遠都在。」
  3. 「我希望我能得到自己的支持,我不要再審判自己,因為我盡力了。」
  4. 「哀傷是沒辦法被解決的。我知道,這份哀傷會跟隨著我,而我也會允許它跟隨著我。」
  5. 「即使我失去了我愛的人,我也會好好愛自己,因為我值得被自己所愛。」
  6. 「即使他/她離開了這個世界,他/她曾經給我的愛,足以讓我活下去。」
  7. 「如果我能原諒自己或他/她,那當然很好;但要是我無法原諒,我也不用強迫自己一定要聽別人的勸告。」
  8. 「我是失去了愛沒錯,但我不用成為受害者,我有自己面對哀傷的方式。我相信,我值得擁有更美好的生命。」
  9. 「我想,我可以為自己或他/她的生命,做一點努力。」
  10. 「我現在所面對的打擊只是生命中的一個過程而已,但是打擊並不是生命的最終目的。它會過去。」

(二)不要對喪親者說的負面勸慰

華人社會習慣以說教代替包容,然而,面對喪親者的痛苦,這樣的勸告只會帶來反效果。底下是避免對喪親者說的常見負面用語:

  1. 「不要再哭了。」
  2. 「我瞭解你的痛苦,我曾經歷你的痛。」
  3. 「為什麼人走了,你一滴眼淚都沒有?」
  4. 「生老病死本來就是每個人都無法逃避的,請節哀順變。」
  5. 「都快一年了,怎麼每次談起這件事,你還是流眼淚?」(可用更長年份代換)
  6. 「你們還年輕,再生一個吧。」
  7. 「媽媽已經哭得很傷心了,你們作孩子的記得要聽話,別再給媽媽煩惱。」
  8. 「你什麼時候才打算把他房間遺留下來的物品清一清?」
  9. 「他生前你都不孝順他,現在葬禮你為他做這麼多,也是沒有用。」
  10. 「反正人都不在了,你現在要想的,就是振作。」

(三)給喪親者溫暖的關心

當你想安慰喪親的朋友,是否也擔心自己的話沒幫助,甚至造成二度傷害?底下是給喪親者的幾句關心話語,讓你能夠更適當的表達支持

  1. 「當你需要我的陪伴時,打電話給我。我們去吃晚餐/喝杯下午茶。」
  2. 「眼淚如果壓在心裡很難過,你就讓它流出來吧。但如果沒辦法哭,我們也不要勉強。」
  3. 「你如果想找人談談,我很樂意聽你說。要是你想獨處,我也覺得很好。」
  4. 「不是所有悲傷都可以走出來,因為有些人是我們很難忘懷的。」
  5. 「你要是暫時無法原諒自己,或者已經不在的他,也沒關係。」
  6. 「請你繼續用自己感覺舒服的方式去經歷悲傷、去思念他/她。」
  7. 「你不需要和她/他說再見, 你可以在心裡和她/他維持一段關係。」
  8. 「如果你想放下,那你就放下。如果你想要守著,那你就守著吧。」
  9. 「沒有任何人可以取代他/她,請你好好把他/她放在心裡。」
  10. 「他/她去世一週年了,我們一起做些什麼來思念他/她吧,好不好?」
  11. 「只要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就按照內心的聲音去經歷哀傷吧。」
  12. 「脆弱不等於失敗。脆弱的心裡有柔軟,柔軟心是人活在這世上最珍貴的特質。復原最需要的就是一顆柔軟的心。」
  13. 「祝福你在悲傷裡頭,能發現和感受到她/他留給你的愛。」

本文節錄自:允許悲傷:最溫柔的療癒
作者: 馮以量
出版社:寶瓶文化(本文經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分類
長照知識 失智症 推薦書籍

失智者不願就醫 精神科醫師教你六大招 (上)

常常遇到家屬詢問,要怎麼帶不願就醫的失智者來門診就診。

失智症和其他內、外科不同之處在於,失智者有可能因為尊嚴受損的緣故,雖然不否認自己「記憶力變差」,但卻不覺得自己「有需要」就醫。許多家屬並非沒有察覺失智者已經出現狀況,也非對他們不關心,而是苦於屢勸不聽。

經過多年臨床看診,和許多失智者的家屬共同努力發想,歸納出一些策略和方法,供大家參考嘗試。希望能讓更多失智者,順利地到門診接受診斷及治療。


一、順水推舟

失智者常因為沒有察覺自身的症狀,或者是不願意承認,甚至會因被要求去看門診而與家屬發生衝突。遇到這種情形,建議家屬等待適當時機。

畢竟失智者多為老年人,不免會抱怨其他身體方面的問題,如:頭痛、頭暈、睡不好、胃口不好、便祕等。不先說是要看什麼門診,就順著他們原來的抱怨,這是失智者鬆口「承認」的問題,通常接受度較高。

藉此機會,建議他們到門診,進行詳細「檢查」或是諮詢醫師的意見。如此病人會有較高的意願就醫,因為目的就是處理這些身體方面的問題。記得到診間時,也要藉機告訴醫師,有上述的情形。有經驗的醫師,會順勢接球,一方面安撫失智者,一方面進行必要的檢查。


二、借力使力

現在各地方政府都將基本的失智症篩檢,納入「老人健康檢查」的項目之一,因此可利用此機會,讓銀髮個案接受初步的篩檢。

倘若是有自費身體健康檢查的機會,也可向醫院詢問,是否能增加失智篩檢的相關項目。以關心及維護身體健康為由,帶失智者到醫院進行全身性的檢查。

這些健康檢查均會寄送一份報告單,或是完整的書面報告。接下來,再藉著「通知說你需要複檢」等理由,轉到相關門診,接受進一步的診療。

在我的臨床經驗中,就有不少民眾是拿著地區醫院診所的報告前來諮詢,最終獲得及早診斷及治療的機會。


三、偷龍轉鳳

有些家屬情急生智,先對失智者提出是自己有狀況需要來醫院看病,但是一個人會有點害怕,希望病人陪同一起來就醫,然後就診時,藉機與醫師說明原委。

醫師了解後,會邀請病人一同進入診間,藉由病史詢問的機會建立關係,也「順便」了解病人的一些狀況。

透過有經驗的會談,達到「既然來了,就順便一起看」的目標。其實,有些原本抗拒的個案,並不一定是沒有病識感,反而是有種逃避面對現實的心態,也就是「去看就會有病,不去看就當作沒事」,又或是單純地「害怕看精神科」。

不過,等到放開心與醫師進行會談後,通常會發覺就醫並不如想像中恐怖,甚至願意承認「我也覺得我的記憶力變差了」,而主動接受評估,達到診治的目的。


本文節錄自:當最愛的人失智:除了醫療,寫一份「愛護履歷表」,才是最完整與尊嚴的照護
作者: 蔡佳芬
出版社:寶瓶文化(本文經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分類
長照知識 推薦書籍

記憶還好,也可能是失智症?最常被忽略的3大失智症警訊

【前言】

「醫師,我媽媽的報告看起來,結果是怎麼了呢?嚴不嚴重?」

凱莉女士遠從海外趕回,風塵僕僕就為聽取母親的檢查結果。

「目前的資料綜合起來評估,媽媽應該是罹患了阿茲海默氏失智症。至於嚴重度的話,如果用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量表來當標準,可以說是中度了。」

「什麼?已經中度了,那不就表示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嗎?怎麼會這樣?」

我輕輕點了點頭。初次診斷的失智者家屬,心情上常不能接受這種結果。

她眼眶泛紅喃喃地說了起來。

「我每次打電話回家,問她好不好,她都說自己很好,還說她什麼事都可以自己來。」

凱莉女士落下淚來。

我技巧性地轉移了話題,避免她再追究自己為何沒能早點發現。

我試著鼓勵她,趁著此次返台,好好衡量目前的資源與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把握時間陪伴,並安排後續的醫療照護計畫。

一葉知秋?但等葉落往往為時已晚。

古語說: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說的是如果看到一片葉子掉落,就能知道秋天將要到來。這葉子就如同是過去數十年常常在宣導的「失智症十大警訊」一般。

包括了常見的失智症徵兆,例如記憶力衰退,無法勝任事務,說話表達出現問題,時間、地點的概念混淆,判斷力警覺度下降,對於較抽象的概念出現思考障礙,東西擺放錯亂,喪失活動力或是創造力等等,現在都可以輕易地在網路上查詢,甚至是便利商店也都有張貼宣導單張。


那麼,為何我們會錯失了早期發現失智症的機會呢?

到底是遺漏了哪一項呢?其實問題就在於,不只是要了解哪片葉子是觀察重點,更在於能否早期就發現細微的「變化」。

你是等到葉子都飄落了,才發現這樹木已經乾枯?還是眼尖地觀察到這葉子顏色漸變,由綠轉黃,光澤漸失,似乎營養不良?甚至是氣味稍異,芬多精的清新已然吸聞不到?

臨床上,常見到家屬回報失智者仍能自行洗澡,但真見到本人,卻發現滿身異味。倘若收治病人入院治療,常發現她確能自行進入浴室更衣,但卻已無法完成洗澡的整套步驟。於是每回洗完澡,髮上依然佈滿油垢,其實這樣的狀況,在日常生活上早就需要他人協助。

「見微知著」,所以一定要掌握「務必親眼所見」,把握「日常蛛絲馬跡」,才能早期發現失智症狀,及早救治。記憶不好?但記憶還好,也可能是失智症


第二個容易被忽略的失智症狀則是「非失憶症狀」。

想到失智症,大家第一個印象就是失智者一定是記憶力不好。記憶力障礙的確是阿茲海默氏失智症的最主要特色,但經過一世紀的研究,現在醫學科學家發現至少有數十種不同的失智症。每種都有自己的特徵,每種失智早期的症狀也都不盡相同。

譬如路易氏體失智症的早期症狀可能是睡眠障礙,甚至是出現幻覺。額顳葉型失智症的早期症狀,則可能是性格改變,或是語言功能出現障礙。

這些不同類型的失智者在早期時,可能還保有不差的記憶功能,良好的方向感,於是讓親友、家屬難以聯想到他們可能罹患了失智症。

不管是記憶力障礙,或是除了記憶力之外的其他種種功能障礙(如注意力、視覺空間能力、語言能力、注意力、運算能力、定向感、社交認知能力等),要注意的是,他是否出現「以前會,但現在居然弄錯」或是「以前會,但現在不會」的現象,這可能就是失智症的訊號


第三個容易被誤解的失智症症狀,則是精神情緒行為症狀

失智者可能會以憂鬱情緒作為初期的表現,也可能出現情緒激動、妄想、幻覺等症狀。如果不知道「原來這些也都可能是失智症所導致」,就容易解讀為是心情不好,可能得了躁鬱症,或是以為失智者得了其他的精神病,甚至將症狀誤解為是「失智者故意」要這樣做,這都是在診間常見的情形。

如果發現身邊邁入初老或老年期的親友出現「以前沒有,但現在卻變得怪異」或是「以前不會這樣,但現在卻變成這樣」的種種情形,就要多想想,是否這是失智症的早期徵兆。


本文節錄自:當最愛的人失智:除了醫療,寫一份「愛護履歷表」,才是最完整與尊嚴的照護
作者: 蔡佳芬
出版社:寶瓶文化(本文經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