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熟年誌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熟年藥安全】用藥為主調整飲食為輔 控制惱人痛風謹遵醫囑

治療痛風目前仍以藥物為主,飲食控制等生活型態改善為輔。所以,病人應了解痛風各階段主要用藥、副作用及注意事項,謹遵醫囑服藥,切勿因急性發作有改善就輕忽停藥,才能避免病情惡化或後續產生併發症。

文/陳珮珊

「痛風」是身體內普林(嘌呤)代謝異常引起的疾病

,對身體造成的危害,最先可能是關節疼痛造成關節變形,後續也許會導致心臟疾病、中風、腎結石、慢性病等。痛風有很多成因,與尿酸產生有相關性,但不是所有痛風都是因為高尿酸所引起,也可能是因為體質、家族遺傳或藥物使用導致。

亞東醫院藥學部組長鍾燕瑩解釋,有些藥物使用後會跟尿酸排除產生交互作用,造成尿酸排出減少而堆積體內,常見如利尿劑或免疫用藥。如果對自己所用的藥物是否會與痛風產生直接關係有疑慮,可以再詢問醫生。

痛風的臨床症狀一般可分為4階段,分別是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風期、不發作期及慢性痛風性關節炎,本文將針對痛風各階段說明用藥的重點、副作用及注意事項,並提醒讀者生活面的改善之道。

急性痛風期施以抗發炎藥

鍾燕瑩提到,痛風的第一階段是「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病人通常是在血液檢驗時發現自己尿酸指數偏高,但尚無痛風症狀。所謂「尿酸值」就是一百毫升的血液裡尿酸數值有多少毫克,通常男性7毫克以上、女性6毫克以上就是「高尿酸血症」。

有高尿酸血症不一定會罹患痛風,但一旦有痛風,尿酸值有很高的機率會偏高,所以,檢查發現尿酸值偏高時,就要注意日後引發痛風的危險,應開始從生活及飲食進行控制調整。不過,若後續追蹤仍無痛風症狀,就不需使用藥物。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熟年誌2019年8月號(NO.89)

分類
熟年誌 運動訓練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立行坐臥確保好姿勢 自我保養脊椎護健康

很多人常為脊椎相關症狀所苦,人體力學專家、脊椎保健達人鄭雲龍指出,「心、身、物」是脊椎3大保健重點,「心」是指建立正確的姿勢認知,「身」是藉運動矯正過往不正確的肌肉及動作型態,「物」是指人體工學環境。從生活中注意這3個環節,才能主動創造健康。

文/陳珮珊 資料提供/《好姿勢,救自脊》(時報文化)

「台灣的醫療水準亞洲第一,但民眾往往只重醫療卻缺乏健康促進觀念,把焦點放在處理『症狀』,而不是學習讓身體變得健康,所以我們常聽到『3招治好頸椎病,5招治好脊椎側彎』這類針對症狀訴求的口號。事實上,建立正確生活型態,改善健康狀態才是根本。」脊椎保健達人鄭雲龍語重心長地說。

鄭雲龍的體會來自親身經歷,19歲那年,他在學校3樓大掃除,不慎墜落,導致壓迫性骨折,緊急送醫急救,差點癱瘓。之後經歷開刀、臥床、打石膏、穿鐵衣、背架等過程,深刻感受肌肉萎縮、腰痠背痛,無法控制身體的無力。後來,他回武館以練武自我訓練,由抬腿開始練習,試著找回身體力量,慢慢才遠離護腰跟痠痛,後續甚至拿到全國大專盃武術冠軍。鄭雲龍說︰「當你了解醫療對身體仍存在許多無奈,並經歷過自助自療過程,就會明白,唯有願意為自己的身體努力,才能使它愈來愈強壯,病症才能真正消失。」

後來,鄭雲龍為國術館工作,也到大專院校進修,同時學習中西醫學知識,之後又投入整脊跟傳統整復工作,也曾於中醫診所執業。在接觸這麼多病人後,他開始認為自己才是唯一能讓自己的健康變得更好的人;但求診病人卻多著重症狀平復,不重視生活型態改善,所以症狀總是重複發生、惡性循環。這些觀察讓鄭雲龍心中醞釀新的想法,促使他開始從教育著手,推廣正確身體保健概念,幫助更多病人。他認為,如果把注意力放在症狀上,永遠到不了「健康」的目標;只有把注意力放在「健康」這個目標,才能夠遠離症狀。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熟年誌2019年8月號(NO.89)

分類
熟年誌 達人專欄

向陽門第春常在 經典美學永流傳 李乾朗演繹古建築風華

學養豐富、知識淵博的台灣古建築專家李乾朗不但是古建築的知音,更被譽為台灣古蹟的解碼人。

40餘年來,他以寬闊的視野、神乎其技的手繪剖視圖,穿牆透壁,直探匠心,為古建築做了最精采的演繹。

文/晏子萍 攝影/劉威震

文學家歌德說過:「音樂是流動的建築,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古建築不僅如此,它們更是集歷史、文化、美學、藝術於一身,不論磅礴宏偉,或是細緻精巧,一磚一瓦、一梁一柱,在在令人嘆為觀止。

家學淵源 與建築結不解之緣

造訪台灣古建築權威李乾朗,他的工作室內層層疊疊放滿了書籍資料,可謂卷帙浩繁、汗牛充棟。我們還見到還多把電吉他點綴其間,問明原委,原來通古博今的李乾朗也是熱門音樂的愛好者,年輕時在大學送舊迎新的晚會上,都可見到他的身影,這位為人謙和、多才多藝的古建築學家,為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

「我們淡水李家擅長營造,尤其是蓋了許多石頭屋,改善了當時的居住環境,但是祖父不希望子孫一直僅為工匠無法成師,因此我的父親進入建築科就讀,那所學校即是後來的台北工專,也就是今日的台北科技大學。」李乾朗告訴我們,後來父親成立營造廠,設計建築了許多橋梁與電影院,因此說起建築與李乾朗的關係,可謂是家學淵源。出生於大稻埕的李乾朗有2個舅舅,一位是畫家,另一位則是卓越的音樂家,他承襲了來自父親李啟庚的建築專業,以及母親家族的藝術涵養,得天獨厚,造就了李乾朗日後與建築的「一世情緣」。

李乾朗的藝術細胞很早就得到啟蒙,年少時即隨淡水知名畫家陳進輝研習繪畫,就讀師大附中時,又參加李賢文創辦的附中寫生會,其中一位同窗亦是美術同好,就是後來催生校園民歌運動的李雙澤。李乾朗告訴我們:「李雙澤不但繪畫功力極佳,又彈得一手好吉他,他教我彈吉他,也因此讓吉他音樂陪伴我到現在,當時我們還組了一個樂團,也常常受到校園晚會的邀約演出。」李乾朗拿起電吉他,信手彈了幾個和弦,架式依然十足,這位才華橫溢的學者,不論繪畫、音樂或是建築,只要是他喜歡的,就一定樂在其中,表現卓爾不凡。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熟年誌2019年8月號(NO.89)

分類
熟年誌 達人專欄

借鑑他山之石 挪威如何培養優秀照服員

隨著社會高齡人口不斷增加,照服員需求與日俱增。為此儘管政府廣開照服員培訓相關課程,但挹注龐大資源訓練之後,是否確實收到成效?

本刊實地觀察挪威國家老年健康中心1年半培訓班,學員接受嚴謹照顧訓練,主動發掘主客優勢和資源,設計完整照顧計畫,結訓前的筆試和實務考核門檻高,這樣的學習設計,沒有人可以「做個樣子」過關。挪威的養成模式或可讓我們獲得一些啟發。

文.攝影/張馨方

過去十多年,從醫院看護到社區照顧對照服員的需求甚殷,可預料這個生力軍將是未來基層長期照顧的骨幹;然而,十多年過去,我們對照顧人才的養成方式,始終停留在「他們層次比護理人員低」,採用和其他技職訓練相似的職訓培育思維,用接近補習班和青少年教育方式進行。實際上照服就業者多半是成年人,他們的生命經驗、學習心態、學習困難等諸多元素在訓練過程中被忽略了。

政府照服員訓練制度採用100小時結業,教室與實習約各半,卻期待他們承擔很多超乎提供訓練內容的職責。另一方面,因為高學歷迷思,五專逐漸減少,在大學廣設老人照顧、老人服務、長照等相關科系,號稱培養管理人才,實際上是許多學校為了在少子化中求生存,無法篩選學生;更因不同的大學對長照認知不同,分別隸屬不同學院,而產生差異很大的師資群,這對補強實務職缺人才幫助有限。

不論是正規教育或是成人班,都有共同的問題,就是缺少提升專業教學法的師資培育計畫,也無適當的教材,常常就是不同老師、不同規格的簡報檔和模糊黑白照片影印裝訂而成;加上實習鬆散,導致學員即使結業,都不一定感受得到專業尊嚴和學習價值。同樣的,丙照考試也僅以若干單項技術考核,無法鑑別出學員在思考規畫和長照最重要的溝通、觀察能力,更遑論深層價值倫理省思素養的養成。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熟年誌2019年8月號(NO.89)

分類
熟年誌 達人專欄

及早打造黃金人生 退休前您應該知道的事

「身心健康、經濟無虞,還能做自己熱愛的事。」這是許多人嚮往的老後生活及退休藍圖。但要擁有這樣的生活並非一蹴可幾,而是得趁早做好各種規畫與準備,快樂的黃金人生才能實現。

文/謝佩珊

3年前,《下流老人》一書造成媒體與民眾爭相討論,除了對書中的描述感到震驚外,更多的原因是擔憂正在變老的台灣會步入日本的後塵。3年過去了,大家對「下流老人」仍記憶猶新,近來卻又多了「過勞老人」。不管是「下流老人」或「過勞老人」,沒有人願意老後生活落入這種景況,每一個人都希望退休生活過得健康快樂、充滿意義,不用煩惱經濟問題。

為了鼓勵廣大讀者有信心為自己建立美好的退休生活,我們透過本專題「迎接無憂老後 啟動幸福退休計畫」的製作,拜訪預防醫學、財經規畫與心理諮商的專業人士,期望借助專家的觀點,帶領大家了解如何在健康促進、理財投資到人際相處都打好根柢,以讓老後有個身心靈富足的生活。此外,快樂退休人士也帶來他們在園藝治療及旅行方面的經驗,藉此分享專注興趣對退休生活的助益。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熟年誌2019年8月號(NO.89

分類
熟年誌 達人專欄

及早救「智」不擔憂:別讓治療輸在時間點上

目前,台灣估計有超過27萬失智人口,未來預估平均每1年增加1萬人;若以國發會人口老化推估,到了2036年,失智症人口將是現在的2倍。為了因應失智海嘯來襲,除了要對疾病有正確的認知,失智症照護也是不容忽視的課題。

文/謝佩珊

「最大的敵人其實不是病症本身,而是那些錯誤的偏見。」這是失智症患者,同時是《失智症的我想告訴你們的事》一書的作者佐藤雅彥,他在書裡所要傳達的真切心聲。雖然失智症問題已成為不分地域、種族與國家,世界上的每一分子都得共同關心的重大課題,但令人遺憾的是,仍有不少人對失智症存有錯誤的認知。這些誤解包括將失智症與癡呆、無行為能力、失去智能劃上等號,甚至視為不治之症。錯誤的偏見帶給病人的遺憾不只打擊他們接受治療的信心,更是失智症的最大敵人。

失智症絕非不治之症 10大警訊留意長者的變化

本次,我們將請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神經內科主任劉議謙、臨床心理師凃吟穎,以及失智症個管師吳淑菁帶領讀者來了解及早發現、及早診治對失智症病人的重要意義何在;還要告訴大家醫療專業人士如何透過藥物及非藥物的治療,協助失智症病人保有生活能力外,也讓家屬與照護者得到喘息的空間及相互支援的力量。

有關失智症的種種議題,不管在台灣或其他地方,皆持續不斷地被廣泛討論與高度關注,這除了與高齡社會下疾病盛行率提高有關,也和長期照護問題環環相扣。對於失智症的報導,相信大家都看過類似的新聞,例如「這是一種比癌症還可怕的疾病,一旦得了就很難挽救了」,或是「失智症藥物的研發,截至目前並無突破性的進展」。許多民眾看了上述報導後,不只對疾病的醫治失去信心,更在無形中將失智症貼上不治之症的標籤。

對此,劉議謙表示,「失智症並不是絕症,更非無法挽救的疾病,這是我一再要跟大家澄清與呼籲的地方。事實上,在臨床經驗裡,有為數3分之1的病人,若他們在輕度時期就獲得正確診斷及接受藥物治療,幾乎都能有效延緩退化的情況,並改善認知功能;另有3分之1的人,則是維持持平。這也就是說,近3分之2的人都能保持在穩定狀態或得到改善。」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熟年誌2019年7月號(NO.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