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退休好幸福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飲食營養 視力保健

眼睛也要擦防曬 抗光抗老化靠這兩樣搞定

彙整編輯/Jennifer

圖片提供/適可明 貝特利

平常我們會為皮膚塗上防曬用品,來預防紫外線傷害,但同樣曝曬於光線底下的眼睛,你有想過它有需要防曬品嗎?眼睛除了面對室外的紫外線,更令人擔憂的是隨著3C產品的普及化,導致藍光對眼睛造成了傷害,不只是老年人,靈魂之窗老化、病變年齡已經逐年下修中,長照中心資深護理師劉蕙瑜透露,在日常生活中其實就有兩樣天然的防曬劑,只要適時的補充就能為我們築起防護牆,擁有睛亮的彩色人生。

長期使用3C產品容易造成眼睛疲勞及乾澀,建議每30分鐘可起身走動,看看遠方,讓眼睛放鬆。 

相信一般人對於「葉黃素」與「Omega3」一定不陌生,劉蕙瑜護理師強調,葉黃素之所被稱為護眼營養素,是因為它具有可以吸收紫外線中藍光的能力。Omega3除了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很大的助益,其實在我們眼睛的視網膜感光細胞的細胞膜中,有超過一半的成份都是由Omega3的DHA所組成,具有抗發炎及修復細胞膜的能力

而「葉黃素」與「Omega3」這兩大營養素就是我們眼睛最天然的防曬劑,聯手搭起最佳抗光、抗老的防護網。

補充葉黃素選擇深綠色蔬菜

葉黃素是胡蘿蔔素的一類,可以保護水晶體和視網膜黃斑。在流行病學資料或臨床研究都發現,攝取富含葉黃素飲食或補充品,可增加眼睛中黃斑色素的密度,保護眼睛對抗視網膜黃斑退化。劉蕙瑜護理師建議可從橙色蔬果(如胡蘿蔔)攝取α-胡蘿蔔素或β-胡蘿蔔素,至於葉黃素則可以從深綠色蔬菜中獲取。

深綠色蔬菜中含有豐富的葉黃素,可從日常飲食中均衡攝取。

Omega藏在好油中

Omega-3的DHA能保護視網膜上壁(BRB)內的視網膜感光細胞,Omega-3 脂肪酸 DHA、EPA 除了可以從深海魚類補充,如鮭魚、鯖魚、沙丁魚、鯡魚等,植物中則有堅果、胡桃、核桃、大豆、亞麻籽油等。劉蕙瑜護理師指出,近年來火紅的印加果,果實中含有豐富的油脂,其中70%以上是不飽和脂肪酸Omega-3,也因此被稱為超級食物之一。

除了深海魚類擁有豐富的Omega3,植物中的堅果、印加果也都含有足量的不飽和脂肪酸。

過多份加速視力老化

除了糖果、甜食這類吃起來有甜味的「精製糖」,米飯、麵條、地瓜這類碳水化合物的「醣」也要注意攝取量,攝取過多的醣份也是造成眼睛疲勞及視力惡化的原凶之一,劉蕙瑜護理師特別提醒民眾,因為醣如果蓄積太多在眼睛裡面的話,有可能造成黃斑部的水腫,除此之外,還會使眼球內膜的彈力減低,眼球易被拉長,引起軸性近視,因此減醣生活,絕對是日常保健視力不可或缺的一環。

現代人攝取過多的醣份,造成身體負擔,同時也是引起視力惡化的原因之一。

選擇保健品照顧靈魂之窗

忙碌的現代人,三餐老是在外,常常無法兼顧到營養的均衡攝取,這時候選擇有口碑的保健產品,不失為聰明又有效率的方式,對於保健產品的選購劉蕙瑜護理師有以下建議:

  1. 看成份含量:別被琳瑯滿目的成份給迷惑了,通常標示的前幾項就是含量最高的成份。
  2. 液態膠囊易吸收:比起錠狀及粉狀產品,葉黃素為脂溶性維生素,加入Omega 3的液態膠囊,可幫助人體吸收。
  3. 選擇複方配方:眼睛的構造複雜不是單一成份就能解決,複方配方能提供全方位照顧。例如花青素、蝦紅素、維生素A、C、E等都能各司其職,達到加乘作用。
  4. 一天4顆為上限:台灣衛福部建議一般成人對於葉黃素攝取量為6~30毫克,小朋友一天1~2顆/天;成人最多4顆為上限。

衛福部建議一般成人對於葉黃素攝取量為6~30毫克,如果飲食中無法均衡獲取,保健產品也是不錯的選擇。

本文由退休好幸福授權轉載,更多實用訊息,請上<<退休好幸福>>

加入<<退休好幸福>>粉絲團,立即創造精彩第二人生

分類
皮膚相關 退休好幸福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視力保健 泌尿排泄

多曬太陽真能預防大腸癌?

撰文/林玫妮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現代人習慣享用精緻飲食,但暗藏在美味底下的,往往都是看不見的健康殺手!令大眾聞之色變的大腸癌,每年患病的人數節節上升,使得社會大眾紛紛重視起「腸道保健」的議題,只要看到哪些對腸道有幫助的事物,便一窩蜂地想要深入了解。

前陣子,日本有一項研究指出,只要多曬太陽就能降低罹患大腸癌的機率,這是真的嗎?如果是這樣,那不喜歡曬太陽的人,患病機率就會比較高嗎?

維生素D的觀點

振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黃任嫻指出,關於曬太陽預防大腸癌的說法,主要和維生素D在體內的含量是否充足有關。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研究,發現維生素D 缺乏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發生率,而喜歡曬太陽的病人,因為體內維生素D含量充足,所以因此達到預防腸癌的功效。

由於維生素D會促成體內的鈣離子合成,補充鈣質之餘也能預防骨質疏鬆,幫助新陳代謝。只是,這樣的說法過於篤定,單單一個研究,無法100%確認曬太陽跟預防大腸癌的關聯性,且造成腸癌的危險因子很多,不單單只有維生素D的影響,只能說適度的日曬,對身體的確是件有益無害的事情。

從食物中補充鈣

既然知道,維生素D對身體有很大的幫助,黃任嫻醫師補充,除了日曬,也可以從平常的飲食中攝取。例如,豆腐、牛奶、黑芝麻、深綠色蔬菜等,也要記得保持適度運動,進而維持骨骼的健康!

本文由退休好幸福授權轉載,更多實用訊息,請上<<退休好幸福>>

加入<<退休好幸福>>粉絲團,立即創造精彩第二人生

分類
退休好幸福 達人專欄 視力保健 失智症

檢查視網膜,可提早發現失智症?

撰文/林玫妮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失智症的成因複雜,若想在發病之前做好預防,也沒有100%的方法。最近,有報導指出,只要透過視網膜的檢查,就能夠提前發現失智症的因子,便可提早訓練腦力,加以防範。而這項論點的可信度,又有多少呢?

反映腦內血管變化

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傅進華表示,根據英國倫敦大學眼科研究所和眼科醫院聯手研究,針對3萬多名自願者,檢測並分析他們的眼睛,其年齡介於40智69歲之間。透過眼部光學斷層掃描,檢查視網膜神經的厚度,當厚度越小的時候,代表失智症罹患的機率就更高。

研究人員指出,視網膜以及視神經的退化,能反映出腦內血管的變化,因此與失智症有一定的關聯性。而這項研究的發表,可幫助大家在失智症早期階段的時候察覺腦部所在產生的變化,並進一步確診,確認病情以便提早治療。

聽力差也會誘發失智症

傅進華醫師補充,除了視網膜的檢查外,也可以透過聽力的優劣,來做為失智症前兆參考的依據。當聽力退化,與外界溝通的網略便會變差,進而無法運用到腦部,促使大腦也跟著衰退;另一個說法是神經屬於大腦神經,若聽力變差,則暗示著腦部也逐漸退化。

不過,傅進華醫師也提醒,這些說法必有一定的道理,不過若身邊家屬有相關的症狀,最好還是要做一些其他的基因檢測和慢性病檢查,才能確認是否患病與否。

本文由退休好幸福授權轉載,更多實用訊息,請上<<退休好幸福>>

加入<<退休好幸福>>粉絲團,立即創造精彩第二人生

分類
退休好幸福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視力保健

五感大滿足!可預防失智症

彙整編輯/Jennifer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作  者/林青穀

書  名/《跟著醫師安全學登山》/幸福文化

多年前,以五感遊戲提升幼兒腦力發展的概念喧騰一時。醫學上的確有研究指出,藉由五感能刺激大腦,近來已有專家將其應用於失智症的預防;活化五感還有助於促進生理機能、正向思考,是森林療癒與園藝療癒的重點!而學會由五感體驗生活,尤能讓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更加立體,進而發掘生命之美。

登山,正是一種融合味覺、觸覺、視覺、聽覺、嗅覺等五感印象的休閒活動。

五感滿足─視覺

除非是楓紅時節或落雪嚴冬,夾著蜿蜒林道的多是一望無際的翠綠森林,千姿百態的參天大樹除了極具觀賞妙趣,這一眼的綠更能對生心理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1. 綠色植物可消除眼睛疲勞

眾所周知,綠色護眼,眼睛觀看綠色物體時最為輕鬆,遠眺綠林更有放鬆眼部肌肉、維護視力的效果。長時間緊盯3C產品的電腦族、低頭族,若每逢周末至少能上郊山走走,讓眼睛忙裡偷閒之餘,更可避免近視度數加深。

觀賞樹景還可舒緩疼痛。美國德州A&M 的教授Roger Ulrich 發現,手術後的病人若能從病房望見窗外樹木,對止痛劑的需求將會降低,恢復速度也較快,而且術後頭痛、嘔吐等併發症也較少。全台逾七十萬人為難以治療的慢性疼痛所苦,若能克服生心理障礙,親近山林,或許可免於對止痛劑的依賴、成癮或濫用。

2. 秀麗水光山色可撫慰心靈

從狹窄、擁擠、吵雜、冰冷的水泥叢林,轉換到寬廣、開闊、寧靜、清淨、綠意盎然的自然森林,本身就屬於一種「空間治療」(環境療法),讓人暫時逃離充滿壓力、節奏緊湊的日常,彷彿無限延展的森林也有助心胸豁然開朗,讓人得以放鬆心情。

另有專家發現,讓嚴重燒燙傷患者觀看含有森林、花卉、瀑布和海洋等畫面的影片,再搭配柔和的音樂,能明顯減少更換傷口附近的衣物所產生的疼痛和焦慮,我想,一般人真正登山臨水的紓壓效果那更是不在話下了。

五感滿足─嗅覺

林間漫步時大口呼吸,保證你能收穫滿滿的森林三寶,也就是植物根莖果葉散發的芬多精、瀑布由高處直瀉而下所產生的負離子,以及植物群行光合作用製造的大量氧氣(新鮮空氣)。森林三寶令人舒適健康,詳細好處於後文再敘。

五感滿足─聽覺

左聽山澗潺潺、懸瀑雷鳴,右聽蟲鳴啾啾、鳥囀啁啾,還有樹葉因風動的簌簌聲或因雨打的淅淅聲……,各種天籟合奏著一曲大自然交響曲,輕快動聽,叫人心曠神怡,更有研究發現,聆聽溪水聲能使血壓下降呢!

五感滿足─味覺

隨地撿拾採摘蛇莓、甜栗、橡實、野百合、菇類……等野果山蔬,是最能同時討大人、小孩歡心的野趣,還有些野生可食植物跳脫了零嘴的層次,在發生特殊狀況時可救人一命,例如:被蜈蚣咬時可搗爛馬齒莧葉敷於患處;慘遭毒蛇咬傷時,可將空心蓮子草搗汁服下,並將草渣敷於患處,作為送醫前的緊急處置。

不幸於山中迷途時,可在灌木周圍找找有無葛藤攀附,它的塊根(葛根)個頭大且澱粉含量高,可暫時充飢,以爭取時間等待救援;找不到水源時,則可吸取秋海棠莖葉的汁液來補充水分。下山路上,若意猶未盡,就尋覓一家山產店小坐,品嘗溝菜蕨、山蘇、山芹菜、桂竹等山肴野蔌,好好跟山林話別。

五感滿足─觸覺

上山除了健行、野炊野營,還有許多活動可讓你歡度山中時光,其中我最推崇的就是「抱大樹」。擁抱千年老樹,感受樹身古老堅實的力量,碰觸樹皮,感覺樹木的溫濕度及粗糙,都能平穩情緒;也可席地而坐,貼近泥土的柔軟和地氣,或做幾式瑜伽或靜心冥想,享受片刻寧靜;乾脆躺臥在枯葉堆上仰臥藍天、放空腦袋也行,總之,跟林與地的親密接觸,都能開啟身體與自然的對話,達到身心舒緩的效果。

山林具有平衡身心的神奇力量,因而衍生出「森林醫學」這門科學,相信會有更多研究證實縱情山水的益處,這個周末不妨就放下電玩動漫、取消姊妹下午茶,來一趟森林僻靜之旅吧!

本文由退休好幸福授權轉載,更多實用訊息,請上<<退休好幸福>>

加入<<退休好幸福>>粉絲團,立即創造精彩第二人生

分類
退休好幸福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視力保健

葉黃素補眼?你吃對了嗎?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隨著科技、3C產品越來越發達,各類眼睛疾病接踵出現,視線模糊、乾眼症、眼睛疲勞等症狀,不再只是銀髮族的專利。近幾年,網路上流傳,只要補充葉黃素,即可保護眼睛,甚至可抑制老花、近視,一窩蜂的保健食品紛紛上市,但葉黃素真的有那麼神嗎?

主治:黃斑部病變

三軍總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呂大文表示,黃斑部病變好發年齡為50歲以上,因視網膜中央部分退化,初期會有視線模糊、對比顏色的敏銳度變差,以及物體變形、扭曲、充滿黑影,若是置之不理,幾年內就有可能導致視力受影響。

呂大文醫師說,葉黃素是一種豐富的抗氧化劑,可對抗眼內有害的過氧化物,補充黃斑部的色素,抑制黃斑部病變惡化;許多民眾誤解,葉黃素對各種眼睛疾病皆有作用,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除了黃斑部病變之外,對其他症狀並沒有直接幫助。

images_2_2018_01_15_14_02_57_63_water

主要作用:天然的太陽眼鏡

呂大文醫師解釋,太陽光中的紫外線與藍光,進入眼睛時會產生大量的自由基,造成損害,而水晶體和黃斑中的葉黃素,可過濾藍光,阻擋光源對眼睛的傷害;葉黃素與玉米黃素,就如同戴上一副太陽眼鏡,可吸收藍光,隔絕光線、保護眼睛。

一般來說,在購買相關保健食品時,需慎選專利認證廠商,且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的比例為5:1。此外,要特別注意的是,根據國外研究顯示葉黃素不可與其他β-胡蘿蔔素併用,否則會增加肺癌的機會。

images_2018_01_09_16_36_08_27_water

飯後食用 過敏者要注意

呂大文醫師提醒,因為葉黃素是屬於脂溶性的物質,通常在飯後食用,效果較佳。如果平常有補充維他命C、E或魚油等保健食品者,可搭配著一起吃。

另外,呂大文醫師也特別提醒,如果本身有過敏,或是腸胃道對油脂的吸收不好的話,食用葉黃素切記遵循藥師的囑咐,避免過量而導致過敏的症狀產生。

images_2018_01_09_16_36_08_32_water.jpg

食物補充:深綠色+黃色蔬菜

當然,飲食中一樣可以補充葉黃素。

呂大文醫師說,像玉米、菠菜、南瓜都含有豐富的葉黃素成分,其中以菠菜的含量為最高。如想以食材作替換補充,6至30毫克的葉黃素保健食品,約為500公克烹煮前的生鮮菠菜。

本文由退休好幸福授權轉載,更多實用訊息,請上<<退休好幸福>> 
加入<<退休好幸福>>粉絲團,立即創造精彩第二人生

分類
退休好幸福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視力保健

高度近視增加失明風險?當心「眼過勞」病變

彙整編輯/春霓、資料來源/雙和醫院、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一名59歲的女士,雙眼近視度數超過1000度,近日視力逐漸惡化,並前往雙和醫院就診。經過檢查發現,患者的右眼產生黃斑前膜,左眼也罹患了「高度近視性黃斑部病變」,產生「近視性黃斑部脈絡膜新生血管病變」(mCNV),兩眼視力皆退化到0.2以下,嚴重影響生活。

03_03_94_02_water.jpg

高度近視者要注意

雙和醫院眼科王詩文醫師指出,「高度近視性黃斑部病變」已成為65歲以上視力喪失的主因之一,目前治療方式以開刀、注射手術穩定病情。邱女士左眼的「高度近視性黃斑部病變」,採用抗血管新生因子抑制劑注射手術,手術簡單、時間短、恢復時間快,從眼白直接注射,整體過程只要十分鐘,惟須定期回診追蹤,確保視力不惡化。

此疾病也會發生在20~30歲的青壯年人口。國內外研究指出,臺灣22%成年人是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其中有5~10%可能會發生近視性黃斑部脈絡膜新生血管病變(mCNV),若沒有治療,絕大多數90%的病人,十年後的視力都小於0.1,等同於永久視力喪失。

王詩文醫師強調,600度以上高度近視的民眾,建議應每年接受視網膜檢查,若有視力模糊、線條扭曲、飛蚊症增加或看見如閃電般的閃光,則應盡快接受眼科視網膜科醫師的檢查。如果罹患「高度近視性黃斑部病變」,則應依據醫師的指示接受手術治療或定期追蹤。

03_03_94_03_water.jpg

每30分鐘休息10分鐘

年隨著3C科技發展迅速,人手一臺手機、平板,讓用眼過度的機率大幅增高,也讓高度近視比例節節攀升,長時間看手機、平板會導致高度近視,易誘發各類眼疾的產生,如青光眼、白內障、黃斑部病變等併發症。

王詩文醫師建議,預防近視與度數的增加,就成年人而言,要從最基本的生活習慣開始著手,最有效的方法是坐姿正確、避免用眼時間過長、多看遠方,以及規律的生活作息;18歲以下的青少年族群,要盡量減少近距離用眼,每30分鐘休息10分鐘,多去戶外遠眺,並依據眼科醫師指示接受長效型散瞳劑或角膜塑型片控制治療。

本文由退休好幸福授權轉載,更多實用訊息,請上<<退休好幸福>> 
加入<<退休好幸福>>粉絲團,立即創造精彩第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