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熟年誌 達人專欄

心中有風景 處處是美景 張光斗點亮心燈傳遞溫情

人稱斗哥的張光斗,自謙當初父親為他取名時,僅希望他可以照亮彰化縣北斗鎮,但是不平凡的際遇,讓他製作了至今已長達25年的電視節目《點燈》,不僅讓社會大眾看到在各個角落默默奉獻的典範人物,更啟發了我們對人、對社會與土地的感恩之心。

文/晏子萍 攝影/劉威震

訪問張光斗,恰好是他在忙於準備「今宵多珍重——向警消勇士致敬公益晚會」的當週,辦一個大型活動真的是千頭萬緒,細節多如牛毛,而且環環相扣,一絲馬虎不得,在百忙之中仍然允諾我們的邀約,也讓我們感受到他對人對事的真誠以待。說話風趣幽默的張光斗,打開話匣子,為我們娓娓道出他一路走來所遇到的苦澀與辛酸、甘甜與歡喜,也感念許多貴人,在人生路上,山一程,水一程,陪他走一程;路不平,多險阻,與他共分擔。

跨越年少 回憶暖時光

「我們家是慈父嚴母,小時候因為過於頑皮,只要犯錯,母親打我絕不手軟。」張光斗雖然身為家中唯一的男孩,但是卻沒有享受被寵愛的特權。考上台中一中後,每天早上坐火車通勤經過平交道時,都會望見窗外開往台北的光華號列車,「總有一天我一定要坐上這班車到台北,而且絕對不回頭。」長期在母親打罵教育下成長的張光斗,暗自許下心願。

直到隻身赴日本唸書且已成家,他才漸漸體悟,維繫一個家庭的確不易。母親未滿16歲即嫁為人婦,接著因為國共內戰被迫離鄉背井,開始輾轉流離的生活。隨著孩子一個個出生,一個碧玉年華的少女瞬間成為人母,內心必定徬徨無助。張光斗回憶說:「我父親因為年長母親十多歲,所以不但處處讓著她,而且事事包容她,在那個窮困的年代,可以說是貧賤夫妻百事哀,母親往往在晚飯後抱怨,不知明天的飯菜在哪裡時,父親即默默地出門,然後帶著食材回來,他一直是以行動來寵愛著母親。」父親是開交通車的司機,收入微薄,但是當初他在南京對母親娘家的承諾,也是一個男人一言九鼎的具體表現,後來父親離世前,張光斗也在病榻前對父親允諾一定會好好照顧母親,讓他得以安心而去。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熟年誌2019年7月號(NO.88)》

分類
熟年誌 達人專欄

面對超高齡社會挑戰 您準備好了嗎?

面對社會人口高齡化日益嚴重,有人已有切身之痛,有人還渾然不知,有感是因為年歲到了,體力漸衰;無感是因為年紀未到,無法感受。多數人談高齡化,最先想到的都是長照,但長照不是高齡化的社會唯一要面臨的問題。面對超高齡社會,還有許多重要觀念是必須要翻轉的……

文/賴麗秋

每當討論起社會高齡化問題時,總不免有人會提到日本在1983年上映的《楢山節考》電影,這部片子在2018年經過修復重新在台灣上映,故事敘述日本小山村古老的棄老傳統,在資源有限的年代,村裡將年老沒有生產力的人棄養山林,任其自生自滅。

前陣子看了日本《70歲死亡法案,通過》一書,書裡的「70歲死亡法案」是作者的假想議題,根據這項法案,凡是擁有日本國籍者在70歲生日後的30天內都非死不可,唯有皇室成員例外。政府還提供了數種安樂死方式,供適用這一法條的70歲人士選擇。

不管是30多年前上映的電影,還是近年才推出的文學創作,儘管時空背景、社會經濟發展不同,但不論是身處貧困環境,還是經濟發展的年代,同樣都面臨高齡化,以及當資源有限時,該如何分配的問題。

《70歲死亡法案,通過》書名或許有些聳動,但書中內容卻切實點出日本超高齡社會正面臨的諸多問題,包括老老照顧、繭居族、家族紛爭、熟年再就業、熟年的自我實現等,凸顯日本目前社會高齡化的嚴重性。書中以為了照顧婆婆犧牲多年,卻得不到家人協助與認同的長媳為主軸,因為法案的通過猶如獲得救贖般,心中暗想終於可以從長照裡解脫,逐一發展的故事,讓人看了心有同感。

日本目前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已超過28%,推估在2024年會達30%。雖然台灣預估在2026年才邁入超高齡社會,但台灣面臨的社會高齡化壓力,相較日本、歐美其他國家,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從現在到2026年,還有7年多,您可曾思考過這個問題︰邁入超高齡社會,會有甚麼改變?個人與社會將會面臨什麼樣的問題與挑戰?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熟年誌2019年7月號(NO.88)》

分類
熟年誌 達人專欄

豁達回首前塵往事 作家鄭如晴以筆療癒靈魂

文/晏子萍 攝影/劉威震

訪問鄭如晴的這一天午後風和日暖,毫無冬天的蕭瑟,而鄭如晴一如她的筆觸,優雅而輕盈,和煦的笑靨,散發出獨特的個性與魅力。她與我們談過往、聊親情、說現在,人生回眸,往昔如歌。她的足跡從高雄一路北上,而後遠赴德國再回到台北定居,就如一場旅行,不論經過多少坎坷或挫折,過了今天,明天依然有未知等在前面,必須靠自己來探索與演繹,說著說著,我們跟著鄭如晴進入她的時光、她的故事……

自小輾轉流離 人生聚散無常

故事就從外婆在高雄鹽埕區經營的「永清浴室」說起吧!鄭如晴的母親在少女時期就染上肺病,父親婚前並不知情。當時父親是永清浴室的常客,被外婆相中了,也因為這樁婚姻是外婆撮合的,所以一方面是體恤女婿,一方面是疼惜女兒,外婆就將女兒、女婿留在身邊,就近照顧。

鄭如晴的大姊、二姊出生後皆由外婆撫養,所以等到她呱呱墜地,外婆已經分身乏術,因此就將襁褓中的鄭如晴交給自己的嫂嫂,也就是鄭如晴的舅婆來養育。

數年之後,因為要入學了,舅婆再將鄭如晴送回外婆家,這一段成長的漫長之路,歷經了外婆辭世、母親病終,父親又因二二八事件,被迫遠走日本。家道生變,鄭如晴必須與繼母相處,又在鹿港伯父家寄住了一段時日,童年似乎在瞬間即已結束,不停地與各個地方道別,也讓鄭如晴學習了縱使輾轉流離,內心仍是波瀾不驚的明朗。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熟年誌2019年1月號(NO.82)

分類
熟年誌 達人專欄

按摩師鄭旭輝傳授祖傳撇步 肌筋膜痠痛按摩不求人

文/陳珮珊

有15年按摩經驗的鄭旭輝,徒手按摩技術承自兩代祖傳。他自小看著父親幫助來家裡尋求解除疼痛的民眾,耳濡目染之下,便對按摩產生興趣。國中畢業後,父親建議他學習一技之長,他從此正式學藝。

剛開始在家執業,凡事有父親照應,工作態度比較被動,直到有客戶邀請他到中壢工作後,開始有了轉變,因為替人按摩的時數大量增加,也得獨自面對客人提問,教學相長下,鄭旭輝的手技及經驗值快速提高,也對自己建立起信心。

一年後鄭旭輝重回家中工作,想法早已不同。隔年他自行籌劃開店,而且為了在行業裡做到頂尖,他積極進修按摩、解剖學等相關知識,也時常到其他按摩工作室觀摩,參加按摩培訓、推拿整脊等課程,後來甚至修習專業瑜伽師資,增進對身體控制度的體會。

這也讓鄭旭輝開始思考,自家按摩手法與他人有何不同?後來他發現,別人按摩多以「推揉」為主,主要處理一個範圍;自家的技法卻專注在一個點上,以「按壓」的方式按摩,更加深入、精準。原來祖傳技術的強項,在於透過按摩,恢復客人受限的活動度,增加血液循環,讓生活的活動水平更好。而活動力愈好,就愈不會有痠痛。

僵硬、疼痛、易扭傷 不可不知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鄭旭輝提到,肩頸僵硬、腰痠背痛、肌肉易扭傷、關節轉動受限,或有莫名疼痛發炎,都是現代人常有的「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此與長時間姿勢不良或運動不當等原因有關,除了疼痛,還會造成血液循環及代謝功能變差等問題。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熟年誌2019年1月號(NO.82)

分類
熟年誌 達人專欄

冬天吃補「藥」小心:視體質選藥材保您安康

文/謝佩珊

每逢秋冬就是吃藥膳的最佳時節,從街口的薑母鴨、巷尾的藥燉排骨,到家人親自熬煮的人參雞湯,都讓人吃到肚裡、暖進身裡。然而,所謂的「補」正如兩面刃,補得恰如其分,或許能為身體增加元氣、提升免疫力;然而,若補得不對、買到黑心藥材,甚至忽略自己正在服用的藥物,都會讓您愈補洞愈大。

本次邀請台中榮民總醫院藥師蘇敘銘來提醒大家,冬令進補不得不知的食療「藥」事,讓大家不僅吃得到美味,也吃得到健康。

藥材食材互相配搭 台灣人熟悉的味道

提到「藥膳」,相信只要是台灣人都很熟悉:媽媽們會為女兒親自燉煮四物湯、中將湯補身體;若希望家中的男孩未來可以長得高大挺拔,還會尋求中醫師開上幾帖轉骨方。

至於許多人喜歡吃的庶民美食四神湯,不只營養美味,還兼具健脾固胃、去濕氣,及增強體力的作用。到底什麼是藥膳,是否吃下它之後就能保健強身、甚至達到祛病延年的功效?

蘇敘銘指出,藥膳的起源來自中華傳統飲食及中醫的食療文化,亦即是將中藥藥材和具有藥物價值的食物相配搭,這種藥材及食材配在一起的組合,不僅是把藥材當作食物,還能賦予其藥用價值,並提高食物營養成分在人體的作用。

若民眾食用的方式與時間點正確,的確能對人體產生預防疾病與發揮保健的功效。但他也強調,並不是隨意抓把中藥加上食材就能稱為「藥膳」。

藥膳之所以稱為「藥膳」

仍需具有一定比例配伍的藥材,加上與之相襯的食材,才有資格稱為藥膳。既然藥膳可以達到保健身體的功效,那麼可以用來治療疾病或取代藥物?

蘇敘銘直言,藥膳的藥材來源偏向藥食同源,此類藥材多半藥性不強且藥效也較溫和,既無法治療疾病,更不能取代藥物。因此,民眾若正在接受正規醫藥治療,仍需遵照醫囑正確服用藥物,切勿貿然停藥而以藥膳取代。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熟年誌2019年1月號(NO.82)

分類
熟年誌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尊嚴生活無障礙 芬蘭、荷蘭長照創新服務

文.攝影/張馨方

長輩們的第二個家 芬蘭長照升級典範幕後直擊

在芬蘭波爾沃市(Porvoo)有個2015年落成的安養機構Toukovuoren palvelukoti,經長照教練協助下提高照顧品質,因而在該市2016年地方議題排行榜投票活動中,由不同行業勞工投票成為該市最值得去工作的地方;在這裡工作,成為不同行業勞工最嚮往的職務。姑且不論這種投票有多少可信度,但是安養機構能夠經營到讓不同行業的勞工報以掌聲、欣賞、信任,總是可喜的。

事實上,這個機構的確在經營品質上花了很多心思,該機構定期研究顯示,這裡的住民因為這些改善而明顯的減藥,這對許多長者是莫大的福音,當然對照顧者而言,也是很大的成就。

比吃藥更重要的事 長者需要什麼生活方式?

記得十幾年前在丹麥老人學校學習時,就有當地人告訴我,有長者跑去看醫生,結果醫生並沒有開藥,而是開處方請他去參加老人學校活動。又隔幾年,我在挪威看到統計資料說,挪威銀髮族每人每天吃5到8種藥,意思是用藥太多,照顧界正想辦法要控制這種現象。

為什麼減藥這樣重要?為什麼機構把減藥當成一種勝利?

藥物牽涉到器官與身心副作用、交互作用、醫療成本、生活品質(長者要花很多時間吃藥和不能忘記用藥),加上長者身體機能老化,禁不起這樣多用藥,且某些藥物可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或身體無力,甚至暈眩等,增加摔倒風險。所以,能少用藥當然更好。

另外,到底是什麼問題需要用藥,而且非得用藥不可?哪些問題不是靠吃藥就可以改善?或者病徵只是其他問題導致的表象,而不是真正的病灶?對於很多在家獨居的人來說,在診所裡看病問診只有幾分鐘,一般醫師也很難了解此人家居生活全貌,能對疾病治療已經不錯,不見得能解決真正導致問題的源頭。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熟年誌2019年1月號(NO.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