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長照知識 長照資源 輔助器材 未分類

治療師怎麼評估輔具?輪椅評估懶人包

輪椅評估2.jpg

輪椅評估3.jpg

輪椅評估4.jpg

輪椅評估5.jpg

輪椅評估6.jpg

輪椅評估7.jpg

輪椅評估8.jpg

輪椅評估9.jpg

輪椅評估10.jpg

輪椅評估11.jpg

輪椅評估12.jpg

輪椅評估14.jpg

分類
物理治療 達人專欄 自辦課程 長照知識 輔助器材 居家照顧 未分類 楊忠一 陪你瞭輔具

輪椅鬆緊可調式背墊 輕鬆四步驟這樣調整

作者:楊忠一 物理治療師 本文授權轉載自 楊忠一陪你「瞭」輔具


留意一下你的輪椅 有沒有這種鬆緊可調背墊的功能?

通通都把它拉緊是錯誤的喔 ! 試著依照影片中的方法

  1. 坐好坐滿:先通通放鬆讓人坐得更進去
  2. 找甜蜜點:與輪椅主人互動,找出其中需要支撐的區域,拉緊它
  3. 其他區域伏貼順形:非甜蜜點的拉帶輕輕的拉順黏好,讓他伏貼順形即可
  4. 確認效果:與輪椅主人互動確認此狀態效果是否舒適、穩定,否則重新由第一步開始再次調整

影片. 輪椅也能手拉坯  鬆緊可調背墊 大解密!

每篇五分鐘, 楊忠一陪你「瞭」輔具 。讓輔具成為你的好夥伴,我會每周固定推出一篇輔具分享喔! 我的臉書輔具中心粉絲團Youtube 瞭 輔具頻道 期待您的訂閱加入!讓我們共同學習!以上內文相關產品都可以在輔具家找得到喔!
分類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長照資源 輔助器材 居家照顧 楊忠一 陪你瞭輔具

鋰電池電動輪椅怎麼帶出國?左手駕駛竟然好處多多 !

作者:楊忠一物理治療師 本文授權轉載自 楊忠一陪你「瞭」輔具 全文音頻 歡迎收聽

三十來歲的阿美開著電動輪椅來輔具中心,她的自信旁人一定感受的到,小兒麻痺的障礙似乎並沒有在她心理留下任何痕跡。

「我要來評估電動輪椅 ,這一台已經太舊了…」阿美說話很直接,也很快,就跟她駕駛電動輪椅的技術一樣。

我們輔具評估人員一眼就可以看得出來,駕駛技術方面不用再評估了,這樣的個案,主要是看她的需求是想要哪一種類型的產品,甚至他們早已心裡有譜…

「這一次我想要輕便、好收折的電動輪椅,可以方便收到車子裡的,我常常跟朋友出國旅遊…」從阿美口中說出來大家都也猜想的到。

「近年來開始有鋰電池的電動輪椅,都很輕便… 」我說,同時馬上把她的目光帶向那幾台很輕便的電動輪椅。

「你來試試,我快速收折給你看」手癢的我大展身手,表現我平時訓練有素的操作技巧,最後總還是要用單手抬起一台電動輪椅炫技一番,展示它真的很

下圖為輕便鋰電池電動輪椅

2018-07-30 15.48.30
輕便的連小女生也可以輕鬆抬起

「哇! 真的好輕巧的樣子」聽到她這樣說,著實鼓勵到我,又開始示範下一台…

「鋰電池可以帶出國嗎? 這對我很重要…」問出這個問題,她馬上在我眼中又升高一級,厲害 !

「這幾台可以喔 ! 妳也知道鋰電池電動輪椅要坐飛機出國,沒那麼簡單…」說完我馬上查最新規定給她看。

詳細規定 連結:  請問電動輪椅、電動代步車的電池可以帶上飛機嗎? ( 來源: 輔具入口網 )

簡單來說 : 一般市面上非鋰電池的電動輪椅,出國坐飛機多半沒問題,但是鋰電池就沒那麼容易了。因為鋰電池有較高的爆炸、起火風險,因此針對輕便可拆卸鋰電池的電動輪椅重點整理如下 :

1. 鋰電池必須符合聯合國「測試和標準手冊」第3部分38.3節 (UN Manual of Tests and Criteria, Part III, section 38.3)之每項試驗要求

2.鋰電池必須取出且電池必須放置於客艙中

輕便型電動輪椅的鋰電池多半做成可以方便取出的形式,因此依規定必須取下

3.鋰電池不得超過300瓦特小時

這個電量比較小,日常使用明顯不足,因此有些產品搭飛機前要先跟廠商更換登機用的小電池 。

4. 可以再多帶備用鋰電池

最多能攜帶 1個不超過300瓦特小時或2個單顆不超過160瓦特小時之備用鋰電池

「哇!謝謝主任,你講的好詳細,那我就申請這種…」我心裡有點得意,還好平時訓練有素,以及對鋰電池出國有做好功課。


我開始拿出輔具評估報告書來一一填寫…評估到了搖桿位置的部分…

「妳是左撇子齁,妳現在的搖桿在左手邊」我說,一般觀念搖桿多半會設置在慣用手側

「不對喔!  我是右撇子,我故意的…」

「蛤 ! 為什麼 ? 」我有點吃驚,然後,我的好奇心追問讓我學到這個大招!!

「開電動輪椅對我很簡單啊 ! 根本用不著一定要用慣用手,用左手開反而空出了右手,可以做很多事…」阿美很得意的說。

「尤其每次出去旅行要拍照、錄影,你看相機、攝影機的按鈕都一定要用右手才能按,這樣我用左手開電動輪椅,可以隨時拍照,甚至錄影還可以穩定的運鏡喔!」

聽阿美這一說,我恍然大悟:「這也太讚了吧 !  我之後一定要幫妳宣傳這個絕招!」

那天之後與團隊夥伴們討論,整理出以下三點原則 :

  1. 若是雙手操控電動輪椅都有困難、需訓練,當然先以優勢側的手來操控,一般來說是慣用手,或是健側手。
  2. 若是只剩單側手才能操控電動輪椅,那當然就是這一側
  3. 若是雙手操控電動輪椅都能游刃有餘,那建議可以用【左側】,因為生活中大部分商品設計多為右手優勢,空出右手好處多多。

每篇五分鐘,楊忠一陪你「瞭」輔具。讓輔具成為你的好夥伴,我會每周固定推出一篇輔具分享喔! 我的臉書輔具中心粉絲團Youtube 瞭 輔具頻道 期待您的訂閱加入!讓我們共同學習!以上內文相關產品都可以在輔具家找得到喔!

分類
物理治療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輔助器材 PTKen 物理治療實驗室 居家照顧 居家醫療 未分類

輪椅搭曲面適型背靠,輔具展一次看完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輔具展!今年的展覽,我和窩新的治療師建宏,一起進行了一堂「曲面適形背靠個別化調整分享」,探討背靠搭配輪椅時,容易遇到的障礙,還有怎麼解決。

坐姿擺位的五大目標,要解決的就是:

  1. 維持皮膚的完整性 (舒適/不產生壓瘡)
  2. 避免肌肉骨骼變形 (脊柱側彎/關節攣縮)
  3. 促進呼吸及吞嚥的功能
  4. 發揮最大的上肢功能 (近端穩定)
  5. 增加視野及社交互動

選用合適的背靠,能讓生活更輕鬆舒適,也提高活動效率。

要怎麼挑?直接到一年一度的輔具展現場來,其實是非常划算又便利的選擇。而且展會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一次看到各家廠商的亮點產品。

2018-07-30 02.28.48


輕巧型電動輪椅 + 骨盆深背型 曲面適形背靠

骨盆深背型適合骨盆側向穩定度不足的使用者,維持身體保持在正中心的位置,並且避免脊椎側彎的狀況。駕駛電輪外出時,不用擔心行駛過顛簸路面、轉彎或大角度斜坡,會讓身體晃動。

*所謂的側向穩定度不足,又有分上半背部、下背部(骨盆)兩種差別。如果不確定「上背部與骨盆,我到底哪個較無力?」那麼非常推薦到展場來體驗實車,判斷自己操作輪椅時,到底是上背、還是骨盆的晃動較嚴重,在我最近的適配經驗中,電輪搭配背靠越來越多,代表國人對背靠的重要性越來越了解了(雀躍!)。

2018-07-30-02.30.49
輕巧型電動輪椅 + 骨盆深背型 曲面適形背靠

高活動輪椅 + 胸廓深背型 曲面適形背靠

出去一整天,回家常常很累嗎?外出時,除了腦袋在思考、工作、辦正事,身體也在盡力幫助我們達成目的。高活動型手動輪椅的使用者,上身控制力好、喜歡有效率的操控性能,會有較多前後、左右的側向動作,這時就可以搭配胸廓支撐+淺背型,就如同照片裡面的示意搭配。

1532098420-165627741_n.jpg
高活動輪椅 + 胸廓深背型 曲面適形背靠

助推型高活動輪椅 + 胸廓深背型 曲面適形背靠

胸廓背型,提供中、上背部無力,需要較強支撐的使用者,「助推輪+大幅支撐」的提案,讓助推輪組協助更有效率的推行,同時身體的擺位也很穩定。對助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怎麼 輕鬆省力推輪椅

2018-07-30-02.34.43
助推型高活動輪椅 + 胸廓深背型 曲面適形背靠

可調淺背型 曲面適形背墊

高度的調整,可以橫跨32.5公分到50公分的背高可調型,能夠依據需求,同時兼顧足夠支撐以及推行不干涉。背高可調型,也再細分深背、淺背兩種,這一台追風金剛搭配淺背型展示。

其實背高選擇是一門有趣的學問,我一般會建議用 四步驟:選背高>選背寬>選深淺>安裝與試乘

之前也有針對背高,錄了一段介紹影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 :輪椅必備!背靠怎麼選?第三步驟:深/淺背及骨盆/胸廓這樣選!

2018-07-30-02.36.13
可調淺背型 曲面適形背墊

手動輪椅跟電動輪椅,都可以搭配背靠?

只要有背墊管圓管的手動或電動輪椅,不限廠牌都可以搭配背靠。但如果像電輪上已經有沙發椅,那才不太適用。有了背墊管之後,就可以依據身形,選擇適合的背墊尺寸。

測量輪椅背墊管外管徑最左到最右的距離,就能選擇合適的背墊背寬尺寸,提供14”(35公分)-22”(55公分)可選,找到適合安裝背靠的背墊管,即可不須切割、鑽洞、拆除任何輪椅骨架上的物件,確保乘坐的安全。

關於安裝的技巧,你可以參考 輪椅背靠:背寬測量與安裝

以上是7/19在台北南港展覽館【2018 ATLife輔具展】展場熱騰騰的採訪與紀錄,只要上網登錄,就能免費進場,活動到7/22,請大家千萬不要錯過囉!


本文授權轉載自 PTKen 物理治療實驗室

分類
物理治療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輔助器材 PTKen 物理治療實驗室 居家照顧

什麼是擺位?為什麼重要?揭露牽一髮動全身的擺位

一般輪椅為了要收合方便,都是帆布型的椅面,但帆布軟軟的,無法長期的無法提供穩定的支撐。

(像下圖這個阿背,都吊床效應了…這是最常見、最便宜、也最不「適配」的輪椅。)

2018-07-23 14.23.20

此時,如果再加上乘坐者的「肌肉力量不足」、或是擺位輔具使用不當,那長期下來,骨盆就會易出現不對稱歪斜、脊柱側彎、或是軀幹某一邊傾倒的狀況。這是什麼意思呢? 白話文來說,就是會造成輪椅族的呼吸不順暢、內臟器官受到壓迫、或是眼睛無法平視向前…等等的症候群,不只是身體的功能受限,連日常生活功能都會影響。


追根究底來談談,為什麼無法維持良好的骨盆曲線?

比較常見的原因有三個,而且這三個原因經常互相影響。
一、乘坐者本身的疾病 (像是腦麻, 肌萎, 脊損…),造成他肌肉力量不足及肌肉張力異常;

二、輪椅座面無法提供穩定的支撐,或是久了產生變形及下陷;

三、擺位輔具使用不當,像是骨盆帶用錯了,會造成骨盆後傾前滑;還有側支撐如果不夠靠近身體,就無法維持身體在直立的姿勢…等等。

giphy.gif


那麼,什麼是擺位呢?

擺位就是對於無法獨立維持坐姿的人,提供必要的支撐,避免產生錯誤代償,進而引導運動控制的正常發展,及預防身體畸形或皮膚褥瘡的發生。一般來說,當骨盆能平且穩的接觸椅面,上面的脊椎才能維持正中直立,進而保持頭、肩膀、骨盆在同一直線上,以發揮最大的上肢功能。

1529656949-3350287079_n

正確的坐姿

其次,適當的背靠可以提供乘坐者良好的軀幹支撐,有良好支撐的軀幹才能提供好的肩膀和頭部控制;當然下肢適當的擺位也扮演重要的角色。

最後,除了不同目標下的理想坐姿會不同,還需考量個人的病症、體力、日常活動及環境等。舉例來說,一個已經脊椎側彎很嚴重且在學的肌萎個案,其理想坐姿,就會跟一個剛開始坐姿不良的居家銀髮族,很不一樣。


擺位輔具怎麼選

擺位輔具的選擇,會先從滿足最基本的身體功能開始,再依其他需求增加支撐功能,例如:坐墊、背靠、側支撐、膝內支撐墊或骨盆帶、胸帶等,來協助固定或提升坐姿穩定度。總之,所有適配的目標,是在提供最少但最關鍵的支持,讓使用者有最好、最舒適,及有效的功能表現。

1529902984-1641763884_n

以下是我在實務上所運用的正確擺位六大準則,提供給各位做個參考:

  1. 藉由穩定近端肢體來增進遠端肢體的功能。
  2. 維持良好的骨盆曲線。
  3. 若關節的活動範圍有限制,一定要配合。
  4. 抑制異常的動作,以促進正常的動作和改善功能。
  5. 用最小的支撐來達到既定的目標。
  6. 提供舒適。

(資料來源:讓我教您怎麼坐 / 包韻宜、陳麗蓉 著)


一個好的擺位

,可以促進身體的對稱性,使肌肉張力正常化,進而誘發動作功能發展; 幫助使用者不要產生身體變形,也可以讓已經變形的個案減緩惡化。此外,正確的擺位還可以提升坐姿的舒適度、預防骨骼肌肉的變形,及避免皮膚受損。

若忽略維持正確坐姿的重要性,除了身體功能受到影響外,也會造成日常生活功能受限,甚至減少了社交的機會與社群互動。

因此端正的坐姿很重要,而端正的坐姿就從骨盆正確的擺位開始。
1529900750-304586647


本文授權轉載自 PTKen 物理治療實驗室

 

分類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輔助器材 PTKen 物理治療實驗室

輪椅大輪小輪怎麼選?大輪比小輪穩,就是常犯的迷思之一

一般人對輪椅的印象就是一張有四顆輪子的椅子

,可是要買輪椅的時候,才會發現原來還有大輪、小輪的區分,一旦選錯了,日常生活的麻煩一堆,還不能夠換!那要怎麼選才會正確呢?其實只要搞懂照護者與使用者的需求就簡單了!

首先,依乘坐者的上肢功能來選擇

,看乘坐者自己有沒有要推輪椅? 如果有,就需要選大輪(一般都是24吋的自推輪),輪子上面有手扶圈可以讓人坐著推。除了來去自如生活獨立之外,還可以維持體力,達到復健目的。如果沒有, 或是平常都由照顧者推行輪椅,那就可以考慮小輪 (14吋),比較輕,搬運方便。


除此之外,市場上存在有很多對輪子尺寸的迷思,以下就讓我來為大家解密:

1. 大輪比較穩?

誰說的? 影響輪椅穩定的關鍵,不在輪子的大小,而是在前後輪的軸距、及輪胎與地板的接觸面積啊。

一般小輪會後置一點,所以與前後輪的軸距較長,加上小輪多為寬胎所以接觸面積較大輪多,所以反而穩定性比較好。

但如果乘坐者體重比較重,或是推行的路面比較顛簸。那大輪有比較好的避震,推行相對省力,乘坐起來也相對較舒適。

hd7h3d3.png

2. 大輪比較划算?

這是挺恐怖的說法,因為划算這件事情,往往會讓人忽略了照護者所需要的便利性。其實,後輪的大小會影響移位的方便性。

後輪小的話,在移位的時候,輪子就不會擋在坐椅跟床之間,被照護者幾乎可以是在同個平面上側向移位。

1528855298-150568441_n.jpg
後輪比椅墊矮,方便側面平移

使用大輪的話,就算將輪椅扶手掀開,大輪還是超出了座椅的高度。在移位時很可能會擦撞到或是被輪子擋到,增加照顧者的負擔。

1528855302-1572764392_n.jpg
後輪比椅墊高,不利側面平移

3. 小輪輕巧好搬! 

介護輪重量較輕體積較小,收合及搬運較輕鬆,家中環境較特殊需要寬度較窄的輪椅,當然小輪就有它的優勢。

1528855296-2756727957_n.jpg
小輪攜帶方便

照顧者必須打破輪子愈大愈好的迷思,要從使用者及照顧者的需求出發。所以也不是大輪子一定好,還是要看使用的需求來決定才比較適合喔!

giphy.gif
門框比輪椅還窄

本文授權轉載自 PTKen 物理治療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