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物理治療 退休好幸福 運動訓練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五十肩救星:不費力的「開花」運動!

影音製作/退休好幸福團隊

你有五十肩嗎?每當穿衣服、梳頭髮、雙手舉高時,是否會出現必需要咬牙忍痛,才可以繼續動作的情況呢?

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說,五十肩又稱為「沾黏性關節囊炎」。人體肩關節的活動度很大,由於肱骨與關節窩外有關節囊包覆,藉由滑液囊分泌幫助關節活動,當滑液囊發炎了,就有可能造成關節沾黏,活動力受阻,這就是所謂的五十肩。簡文仁表示,許多五十肩患者因畏懼疼痛,而不敢運動,這是大大錯誤的觀念,不動反倒讓病狀更不易痊癒。

為拯救被五十肩所困的病患,簡文仁物理治療師親自打造一套「花開花謝」的簡單運動。動作為雙手手臂向上延展到最大(花開),再向下由內而外畫弧形(花謝),以一朵花的盛開、凋零做為意象,藉由手臂上下的循環動作,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久而久之的沾黏問題,會隨之改善。

簡文仁說明:「花開花謝,是針對五十肩一個特異性的動作,在哪都能做,隨時隨地開開花!」這套運動,好記又有趣,不管在家裡、辦公室,有時間就起來活動一下筋骨,使緊繃的肩關節得到良好的舒緩,五十肩的問題也就慢慢減緩了。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動動身體,開出美麗的一朵花吧!

images_2018_01_10_18_02_00_17_water.jpg
▲簡文仁/國泰綜合醫院 復健科 物理治療師

本文由退休好幸福授權轉載,更多實用訊息,請上<<退休好幸福>> 
加入<<退休好幸福>>粉絲團,立即創造精彩第二人生

分類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愛長照 未分類

別再叫復健師 中風復健找「職能治療師」2分鐘告訴你,職能治療師在做什麼?(內有影片)

本文授權轉載自 愛長照   作者:卡羅

職能治療師會從患者「還能做到」的事下手,教導如何在自己可以做到的範圍裡,完成生活的大小事,比如單手穿衣、煮菜等等。必要的時會教患者使用合適的輔具,或是幫居家空間做一點改裝,讓生活更加方便。

中風後為了把握黃金復健期,醫師都會鼓勵病患積極復健,才能盡早恢復日常生活。那麼在醫院看到協助中風患者復健的治療師時,你會怎麼稱呼他呢?

許多人會直覺的稱呼:「復健師」吧?!不不不,不對唷(搖手指)他們的職稱其實是「職能治療師」。

所謂的「職能」就是指「日常生活的能力」

聯想到中風復健的目的,便是要恢復日常生活的能力。而且,還要澄清一點,在醫療體系裡完全沒有「復健師」這個職稱喔。

我們除了藉著文章幫廣大的職能治療師正名外,也要告訴大家,職能治療師的工作到底是什麼、可以怎麼幫助患者呢?


職能治療師在長照中可以幫助你些什麼?

簡單來說,職能治療師會從患者「還能做到」的事下手,教導如何在自己可以做到的範圍裡,完成生活的大小事。比如教中風患者單手穿衣、煮菜的技巧等等,必要的時會教導患者使用合適的輔具,或是幫居家空間做一點改裝,讓生活更加方便,也有利返家後的復健。(出院只是開始,回家更是要努力復健。)

2-1.jpg

職能治療師的工作,最大的目的就是讓患者(長輩)可以獨力完成日常生活的瑣事。

並不是生病了就什麼都做不到,轉個彎換個方式,能做到的事情,遠比患者或家屬認為的多上非常多,所以職能治療師,也可以說是大家的生活魔法師(Magic~),中風或失能後,生活上會遇到的各種不便,職能治療師都可以教你用不同的方法克服它。

 除了復健之外,職能治療師也會出沒在長照中心或社區帶領失智長輩做團體活動。下面用影片幫大家快速複習,職能治療師可以提供哪些協助(看完覺得認同,別忘記幫我們分享唷)


【影片】

分類
物理治療 運動訓練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心理健康 李信志 居家、社區復能治療師

復健之路的最大敵人不是別人,是沒有想要變好的動機

在從事全職居家復健治療師的過程中,看到許多家庭中的爺爺奶奶,沒有想要復健或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動機,甚至連食物都吃不太下,而家屬總是希望治療師能夠用專業的角色給予壓力,看看爸爸媽媽是否比較願意聽話,能夠有機會多多活動身體,維持現有的生活功能。但爺爺奶奶想要聽的,真的是專業的建議嗎?

沒有復健意願的病人

其實對治療師來說這種是最棘手無力的狀況,有一身專業知識及復健技巧,但卻無法打動患者想要變更好的心,不想動就是不想動,明明有能力更好卻放任這些機會流逝。

生病過後能力下降是必然的,但大部分都是可逆的。例如骨折,只要透過正確訓練就可以恢復到手術前的狀況。但爺爺奶奶心中或許找不到那訓練的理由了…我年紀已大,練好了要做什麼呢?為什麼要做這些運動?肌力變好了然後呢?

自尊心被打破的那一刻起

李爺爺過去是德高望重的學校校長,也有許多年教書的經驗。但是罹患疾病以後不良於行,開始慢慢不說話了,和家人間的互動也越來越少。常常就是一張撲克臉坐在家中聽音樂,連走路的機會也越來越少。

在過去還曾經想過只是生病,好了就能回去學校教課吧?但是學校也因為年記大了,不太可能讓李爺爺回去教書。於是生病讓自己變得無用的循環就出現了,就算身體好了也不能教課那幹嘛訓練呢?

問自己三個問題

一本探討生死的著作《就算明天將說再見,也要給今天的花澆水》中提到,面對癌症末期的患者,我們都要慢慢引導到三個問題:

  1. 我究竟為何而活?
  2. 我想怎麼樣度過剩下的人生?
  3. 我該為自己做些什麼?

到了這個歲月這個身體狀態,或許就可以靜下來好好思考這些問題,這是人生的最大問題。如果這些問題找不著答案,那麼應該很難找到那復健的理由吧。

生命中最重要的資產是關係

在之前的文章中有介紹到藍區,那是世界上最長壽的聚落。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就是社會互動以及和他人的關係。像沖繩這種信仰及互動密切的城市,居民的平均壽命也比較長。

我們不妨鼓勵長輩抬起頭來看看身邊,身旁的子女孫子總是在替自己操心、煩惱,全家人因為自己生病鬧得不可開交,分開多年的太太因此回來探視卻不願意交談,這種種不圓滿的關係都會大大降低生活品質。

其實在生命無時無刻,每個人都有他們可以盡的任務。以爺爺奶奶來說,和子女關係融洽是獨一無二的使命,此時抱著這樣的心態認真復健,帶給子女們的溫暖動力是耗之不竭的!


作者:李信志 物理治療師
本文授權轉載自 104銀髮樂園

分類
達人專欄 楊忠一 陪你瞭輔具

脊髓損傷朋友教會我「背根神經切除術」:手上有把槌子,看什麼都是釘子

作者:楊忠一物理治療師 本文授權轉載自 楊忠一陪你「瞭」輔具 全文音頻 歡迎收聽


開著電動輪椅賣彩券的阿秋

,是一位頸髓、胸髓都有受傷的脊髓損傷患者,46歲的年華只比我大上2歲。每次有輔具的問題她總是直接找我處理,同是三峽鶯歌的鄉親吧!土親人也親!

「主任、主任…」聽到電話那頭的聲音,我就知道任務來了。
「主任,有沒有什麼轉移位的方法啊?你要教我!林大哥最近腰椎開刀,我不好意思一直讓他抱了!」基於專業上對她能力的了解,我立馬傳了我的教學影片 坐姿平移轉移位法

阿秋一直以來受到下肢張力的干擾

,坐姿都沒辦法很穩定,之前剛受傷在醫院復健訓練了幾個月,因為這個原因,學不會獨立坐姿平移轉移位,總是在位移過程,張力一來,上半就坐不住,倒下去。

2年多前我幫他評估時也是這樣說:「你下肢張力太強啦!比較難,繼續練習技巧進步了,或許就可以自己轉移位。」

我當時評估給她一片比較小的移位滑墊,主要是讓照顧者幫她坐姿平移。因為我心裡知道,阿秋想學會自己移位,應該很有難度。

「主任,我看你影片裡藍色大片的移位板我可不可以用用看?我想自己移位,林大哥開刀,我不好意思再麻煩他了!」

j8dh23d1.png
椅用移位板

我對她的貼心很感動,但是我的專業判斷讓我更加務實。

「應該沒那麼簡單喔,你不要以為大片一點就可以,我會帶去給你試試,不過你要不要試試移位機。」

「移位機!買不起啦!」我們連線的資訊系統讓我知道阿秋是低收入戶

「哈哈!就知道妳會這樣說,剛好最近有進來一台二手移位機我幫妳留了,評估合適就媒合給妳,完全免費!」我自己也很得意這麼高效率的安排。

這一天,阿秋開著電動輪椅和林大哥一起出來,迎接正在門口停車的我。他們看到我手上那片期待中的藍色大片移位板,眼睛一亮說:「對啦!我就是要試試這個!」

「我也有帶移位機的吊帶喔!也可以試試。」當時我的心裡,根本不太相信阿秋用了這片藍板子就可以自己移位。

興奮的阿秋馬上開著電動輪椅到床邊,塞入移位板,奮力的移動臀部。才不過幾秒鐘的光景,我驚呆了!阿秋成功了!之後又來來回回了幾次,真的都沒問題啊!

「妳!妳!怎麼突然進步那麼多!」我驚訝的有點口吃。

「我之前腳的張力很強,都坐不穩。上次褥瘡住院開刀植皮,醫師要我整天趴,但是下肢張力讓我沒辦法趴,醫師就要我做背根神經切除術,開完刀就可以趴了,後來我就發現我坐得也比較穩,就想來挑戰看看轉移位。」

我深吸一口氣,全身覺得打了個寒顫

天啊!這麼有效!幾年前復健了幾個月,都突破不了的瓶頸,困擾了許多脊損個案的下肢張力問題。以前的我只會期待個案更積極努力,鼓勵個案繼續加油,之後就會有進步。但是今天竟然是為了要趴著治療褥瘡,做了背根神經切除術,竟然效果如此的好,而且整個過程更像是個歪打正著。


這件事讓我很有感觸

當時做背根神經切除,可能只是想讓阿秋可以趴著治療褥瘡;而身為治療師的我,總是只想藉著訓練,來克服個案的下肢張力。專業人員都有自己各自的盲區,自限的思維。

下次再看到脊損的朋友,下肢張力太強影響轉移位功能,除了繼續鼓勵他努力訓練之外,是不是應該也讓他找醫師評估背根神經切除術的可能性!

心理學大師馬斯洛說:「手上有把槌子,看什麼都是釘子。」今天的我又學到了一課。


延伸閱讀:馬斯洛的鎚子(Maslow’s hammer)和 「專業沉淪」

每篇五分鐘,楊忠一陪你「瞭」輔具。讓輔具成為你的好夥伴,我會每周固定推出一篇輔具分享喔! 我的臉書輔具中心粉絲團Youtube 瞭 輔具頻道 期待您的訂閱加入!讓我們共同學習!以上內文相關產品都可以在輔具家找得到喔!

分類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居家照顧 楊忠一 陪你瞭輔具

零抬舉轉移位分五招 考慮站、坐、躺三種姿勢及水平路徑是否清空 就不怕選錯招了

作者:楊忠一物理治療師 本文授權轉載自楊忠一陪你「暸」輔具 全文音頻 歡迎收聽


零抬舉政策(No Lift Policy)

先進國家的照顧體系中,對於失能者的照護提出 No Lift Policy 的觀念,從字面意義可以得知,是要照顧的過程避免人力的抬、抱…等動作,在台灣翻譯為零抬舉政策中華安全行動照護協會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推動團體。他們讓一套安全照護觀念在台灣生根萌芽,使社會各界注意照護者應該避免的職業傷害,被照護者應預防二次受傷,雙方權益都應受到重視及保護,No Lift Policy在歐美先進國家甚而立法保障。


怎樣在照顧過程零抬舉呢?主要掌握三大原則:

原則一:個案功能最大發揮原則(最優先)

轉移位方式的選擇應盡量鼓勵病患活動,以維持其獨立性為最優先原則,澳洲護理聯盟 No Lift Policy 2006。

能站就要站起來轉位,站不起來就坐姿移轉位,連坐都坐不穩才能躺著移位,這便是功能最大發揮原則,才能確保被照顧者有足夠的活動參與。

原則二:以水平移動取代垂直移動

要達成零抬舉的目標,還有一個方式就是直接平移,那就不需要升降、抬起的動作。這個需要周遭環境的兩點配合

1.平面路徑可淨空

常見轉移位路徑的阻礙有輪椅、洗澡便盆椅的扶手、輪椅突出的後大輪,造成側向平行轉移位的阻擋。因此建議使用利於轉移位設計,扶手、靠腳可拆掀的輪椅以及利於轉移位設計的洗澡便盆椅高椅背可仰躺的輪椅也建議後輪勿突出椅面,才能方便個案在仰躺姿勢下平移轉位。

2.平面路徑高度可接近

病床與輪椅、洗澡便盆椅、洗澡床…等轉移位的標的,彼此高度必須接近。一般最容易達成的方式就是使用高度可升降調整的病床,便可以隨時配合輪椅、洗澡便盆椅的高度做調整。或是在購買時,特別挑選高度接近的產品。

原則三:以機械取代人力抬舉

被照顧者無法站起,而且環境狀況又無法水平移動,那就必須使用垂直升降的方式。站立式移位機以機械動力協助被照顧者站起,而懸吊式移位機則取代人力攜抱,垂直吊起移位。


新北市立八里愛心教養院、新北市輔具資源中心團隊合作

,參考相關文獻,研製 No-Lift 轉移位方式選擇流程圖,從民國99年開始至今已歷經4版。此流程圖正是遵循個案功能最大發揮原則、以水平移動取代垂直移動、以機器取代人力抬舉3大原則,引導轉移位策略的選擇。

流程圖藉由個案是否能夠維持坐姿,以及是否能夠站立,兩個能力參數做區分。能夠站立者只能選擇站立方式移位;可以維持坐姿者則盡量以坐姿方式移位,無法維持坐姿者才在仰躺姿勢下轉移位,符合個案功能最大發揮原則

018.零抬舉的轉移位 分5招 教你怎麼看圖選
No-Lift 轉移位方式選擇流程圖

流程圖也說明平面路徑若是可淨空、高度可接近,則建議使用坐姿平移、仰躺平移的方式轉移位,符合以水平移動取代垂直移動原則

可以維持站姿,但能力無法站起則使用站立式移位機協助;無法維持坐姿的極重度失能個案,或是平面路徑無法淨空、高度無法接近的狀況則使用懸吊式移位機,符合以機器取代人力抬舉原則


轉移位五招!!!

理論上說來,人體移位時的姿勢不外乎站立、坐姿、仰躺,因此歸納出坐姿站立法、坐姿平移法、仰躺平移法;再加上有站立式移位機、懸吊式移位機兩種以動力機械的方式,因此可總結出五種零抬舉的轉移位策略

1.坐姿站立法

被照顧者先坐起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站立起身後再轉動、跨步,移位至目的地後再坐下的方式。照顧者過程中建議使用移位腰帶提供協助,可以有效地節省力氣,並且有效地預防跌到。

若是被照顧者只能站立,但是無法跨步,建議使用移位轉盤,讓無法跨步的被照顧者,轉位過程身體避免被扭轉,舒適度亦大大提升。

2.站立式移位機

使用站立式移位機,對被照顧者來說也是一種坐姿站立法,只不過站立式移位機可以提供機械動力的協助,避免照顧者工作傷害。

須提醒的是,站立式移位機的使用限制:被照顧者必須有基本的軀幹控制能力,下肢構造也要能夠承重。上述的限制條件也有一併呈現在No-Lift 轉移位方式選擇流程圖之中。

影片.手動站立式移位機

影片.電動站立式移位機

3.坐姿平移法

無法站起的被照顧者,先坐起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不需站起直接移動臀部到目的地。使用坐姿平移法被照顧者需要一定的坐姿控制能力,上肢也要能夠協助支撐平衡。

既然是平移方式,平面路徑必須可以淨空、高度可接近。坐姿平移法可以運用的輔具有移位板、高度可升降調整的病床、利於轉移位設計,扶手、靠腳可拆掀的輪椅,以及利於轉移位設計的洗澡便盆椅。

複習 選對輪椅 轉移位竟然可以不用「抱」!此集影片詳細說明坐姿平移法的操作方式。

影片.坐姿平移轉移位法

4.懸吊式移位機

無法維持坐姿的被照顧者極重度失能,轉移位完全依賴,使用懸吊式移位機,可以大大減輕照顧者的負擔。

被照顧者可以維持坐姿,但是因為移位平面路徑無法淨空、高度無法接近的狀況,也可以利用懸吊式移位機克服。

影片.懸吊式移位機

5.仰躺平移法

無法維持坐姿的被照顧者極重度失能,轉移位完全依賴,若是輪椅,便盆洗澡椅可以仰躺、傾倒,且轉移位的側向路徑沒有阻礙,那便可以在仰躺姿勢下平移轉位。

常見阻礙是:高背仰躺輪椅的扶手雖然可以拆掀,但是後大輪突出造成阻礙。事實上高背仰躺輪椅的使用者多半重度失能,已無法自推輪椅,實在可以選用介護小輪的輪椅,以利於水平路徑的淨空。

仰躺平移法可以運用的輔具有 全身型移位滑墊、高度可升降調整的病床、可仰躺、傾倒型輪椅,以及可仰躺型的洗澡便盆椅或可傾倒型的洗澡便盆椅。


總結

轉移位的方式有坐姿站立、坐姿平移、仰躺平移、使用站立式移位機、使用懸吊式移位機等5種方式。零抬舉政策(No Lift Policy)強調:個案功能最大發揮、以水平移動取代垂直移動、以機器取代人力抬舉3大原則。

因此個案若可以維持站立,便應使用坐姿站立法轉移位;個案只是力氣不足無法站起,則可以使用站立式移位機協助;若坐姿平面路徑可淨空、高度可接近則選用坐姿平移法;個案若已無法維持坐姿則建議使用懸吊式移位機以取代人力攜抱;個案無法維持坐姿,但仰躺平面路徑可淨空、高度可接近則建議仰躺平移法。

正確的策略搭配轉移位輔具的使用,可以達到個案訓練的效果、提高轉移位安全、降低工作傷害的發生。


每篇五分鐘,楊忠一陪你「瞭」輔具。讓輔具成為你的好夥伴,我會每周固定推出一篇輔具分享喔! 我的臉書輔具中心粉絲團Youtube 瞭 輔具頻道 期待您的訂閱加入!讓我們共同學習!以上內文相關產品都可以在輔具家找得到喔!

分類
物理治療 運動訓練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輔助器材 PTKen 物理治療實驗室

萌萌站起來!站立式輪椅與身心復健

上集講到站立式輔具的好處之後,今天我想聊深一點關於「站立式電動輪椅」這個產品。

什麼人適合用站立式電動輪椅?

所有輔具的適用推薦,都是沒辦法一言蔽之的(這就是我們治療師存在的意義了)。想知道適不適合站立式電動輪椅,我通常會先問個案下面幾個問題:

  • 有無使用站立式輔具的禁忌症 (下面會提到)
  • 有無經過相關的站立訓練或復健,如果有的話,那基本上使用一般站立式輪椅就沒問題了;如果還沒訓練,那我在輔具挑選的時候就會再謹慎選擇 (繼續往下看)
  • 主要使用電動輪椅的環境為何?有無使用過電動輪椅的經驗?這個問題是為了要幫使用者選擇適合的輪椅底盤,看是要室內還是室外用、還有要前輪驅動還是中輪、後輪驅動 (如下圖)
(下)
前輪驅動 via GIPHY
(下3)
後輪驅動 via GIPHY

選擇怎麼站起來,是坐到站還是躺到站?

一般人從坐到站,不用一秒鐘;但長期使用輪椅,或是臥床的病患,可能會有「姿勢性低血壓」。簡單說,就是像我們蹲久了直接站起來,頭會暈一樣。也就是因姿勢大幅改變,無法順利啟動身調節血壓的機轉,就會出現頭疼、視力模糊、虛弱、甚至昏厥等症狀。這一類個案的站立訓練,需要漸進式的,讓血液可以隨著姿勢的變換,進行血液流量調節。

1. 從坐到站

一般的電動站立式輪椅都有的漸進式功能,比起站立架或站立桌的直接站立安全很多 ( 可以參考這一篇講站立架vs.電動站立式輪椅的文章 )。但實際上,並不是每個個案都適合從坐姿緩慢的變成站姿的。

(下)4
via GIPHY

2. 從躺到站

,雖然很少見但也不是沒遇過。我的一個頸椎脊椎損傷個案,由於很久沒有進行站立訓練或復健,評估從坐姿轉到站姿,膝關節會承受過大的壓力,考量可運用類似醫院復健部站立床的原理,可以漸進從躺姿轉到站姿,價格偏高,但維持了長遠的健康狀態和照護者的便利,個案及家人都有正向的評價回應。

(下)5
從躺到站 via GIPHY

電動站立式輪椅選擇的眉角

在選擇的時候要十分小心注意它的「調整功能」夠不夠好;尤其是幾個支撐身體重量部位,像是頂膝、胸帶、和腿靠,因為如果支撐的地方不正確,就會造成站立時皮膚受到過多的壓力,或是關節受到不當的擠壓,尤其是腿靠。

分享我的個案調整經驗,膝支撐位置需要安裝在正確的位置,也就是膝蓋髕骨下方。另外,也需要評估生物力學補償功能,一般單純改變角度的站立式輪椅,膝擋會對膝蓋產生過大的壓力,背部與背墊間的位移也易產生剪力;有生物力學補償功能的站立式輪椅,站立時會自動伸長,大幅減輕站立後的膝蓋壓迫。

(下)6
腳踏板站立時會自動伸長

選擇電動功能

站立式輪椅的電動功能分在三個地方:第一個,當然就是電動站立了(廢話),第二個,就是動力底座,也就是你要選擇自己用手動推行輪椅,還是靠電動推行的站立式輪椅。第三個,就是其他的姿勢變換系統,像是後躺、或是空中傾倒之類的,通常是給需要在電動輪椅上坐比較久的個案,減壓用的。

還是覺得太貴怎麼辦

其實,站立式電動輪椅是有社會補助的。如果你是在職場上用得到,可以申請職務再設計;若是在學校會使用到,可以申請教育部或教育局的補助。市面上的輔具經銷商,有的也提供租借的服務。在考慮站立式電動輪椅的時候,建議不妨先租回來試用看看,再決定要不要長期購買。


使用站立式輔具的注意事項

最後還是要再囉嗦一次,要使用站立式輔具之前,一定要先經過治療師的評估,不適用站立式輔具的狀況,包含:

△ 下肢關節活動度已受限,無法伸展。
△ 嚴重姿勢性低血壓。
△ 下肢骨骼問題(人工關節手術後恢復期、關節不穩、骨骼變異)。
△ 嚴重下肢骨質疏鬆症。
△ 嚴重異常反射且無法經訓練減緩症狀。

新的科技問世,都是為了解決問題,儘管站立式輪椅在台灣仍然不常見,但期待,我們一直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本文授權轉載自 PTKen 物理治療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