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熟年誌 達人專欄

遠距科技跨越城鄉籓籬 打造智慧醫療照護網

文/謝佩珊

在科技浪潮席捲下,人們不斷地被推著往前邁進,許多新創產業因勢而起,每一個點子的背後,都代表著無限可能與機會。就在前不久AI人工智慧浪潮進入醫界,微軟公司所開發的智能抄寫員語音系統,能夠記錄醫病間的對話,醫師再也不用一面問診還得拚命打電腦;而科技龍頭Google也宣稱,利用Google AI的精密量測技術,從視網膜的影像就能預測此人是否罹患心臟疾病。

然而,這也是最動盪不安、充滿疑慮的時代。高齡化趨勢所帶來的人口結構動盪,勢必伴隨許多衝擊,這反映在醫療層面即是人力不足及分配不均,年輕人集中在都會區,偏鄉醫療短缺的問題始終難解。在這次專題裡,我們將探討現代科技如何帶動健康照護及醫療產業的發展,而醫療院所已執行多年的遠距照護服務,即是科技技術結合醫療照護網成功應用的實證案例;另一方面,也要思量日前放寬5類病例對象的遠距醫療,是否能解決偏鄉醫療困境?或是有其他關鍵問題得先面對?《熟年誌》編輯團隊實地走訪4組醫療與科技創新團隊,並輔以歐洲視訊診療報導,來與讀者一起討論與你我未來密切相關的重大課題。

遠距科技與慢性病照護網 預防醫學為健康加分

內政部在今年(2018年)4月宣布,直到3月底為止,台灣65歲以上人口已達14.05%,也就是說,每7個人當中,就有1個是年長者。相較於其他亞洲國家,台灣65歲以上人口比例與南韓相當,僅次於日本。若從各縣市來看65歲以上人口所占比,高齡縣市更是從2011年的3個,來到了今年的15個;在縣市的高齡化排名中,嘉義縣的65歲以上人口比例最高,高達18.61%;6都之中,又以台北市的16.58%所占比例最高。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熟年誌2018年7月號(NO.76)》

分類
熟年誌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飲食營養 失智症

心智食療全面預防 地中海飲食讓熟齡不失智

社會高齡化,台灣罹患失智症的人口也愈來愈多

,且目前失智症治療大多只能延緩病程惡化,難以根治,因此,如何預防及延緩失智症就顯得特別重要。本期《熟年誌》訪問亞東醫院營養師張昱凡,請她從飲食及生活角度,建議讀者正確做法,降低失智症發生機率。

掌握健康飲食調理 預防、減緩失智症

有些民眾會將早期的失智誤認為正常老化,其實兩者有所不同,張昱凡說,正常老化可能是不記得較久遠以前的事或細節,或是會突然忘記某事,但事後也許會想起來。

但「失智症」是不記得自己最近的談話或做過事情的細節,且事後也不會再想起來。而所謂「失智症」可以說是一群症狀的組合,包括記憶力減退影響認知功能,出現譫妄、幻覺或個性改變、干擾行為等。

先天來說,失智症發生在女性的機率通常比男性高,年齡愈高盛行率也愈高,大於65歲以後,每5歲會增加1倍機率,基因也可能造成影響;後天而言,肥胖、三高、腦中風、頭部外傷、低教育程度、吸菸飲酒、憂鬱等因素都可能是危險因子。

張昱凡說明了預防及減緩失智症的飲食重要原則:低鹽、低糖、低油、高纖飲食並節制飲酒。高鹽食物會增加血壓,促使腦細胞呈現缺血、缺氧狀態,影響大腦認知功能,所以民眾應儘量少吃醬菜、泡菜等醃漬品及加工品,調味料也避免選用太重口味,可以改用天然香料,例如辣椒、九層塔、檸檬等來增加餐點風味。

儘量多攝取天然食材,吃原味;食用過多的甜食容易造成高血糖、高血脂,也應儘量避免;如果想減少用油,可以試著改變烹調方式,以清蒸、涼拌、燉煮方式料理菜餚,避免油煎油炸;高纖飲食可攝取到多種營養素,也能預防心血管問題產生。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熟年誌2018年6月號(NO.75)

分類
熟年誌 達人專欄

舞動幸福熟齡:雲門律動跳出活力青春

採訪當天初見張玉環,即被她舞者的風範與氣質所吸引,一頭馬尾長髮加上俐落的身形,彷若是從竹林中走出的翩翩俠女。在訪談過程中,張玉環與她的2位「生活律動」熟年課程學員——吳松光、劉北芳夫婦,一來一往的互動極具默契,可以想見他們上課的情形,必定是快樂滿堂、充滿歡笑!誰說熟齡朋友只能賦閒在家?我們眼前的熟年族,正昂首闊步地跳出屬於自己的舞步與風采。

雲門舞集舞蹈教室「生活律動」熟年課程創辦的宗旨

,即是希望60歲以上的熟年朋友都能享受讓身體律動的樂趣,而雲門提供一個舞蹈空間,讓他們可以自在放鬆舞動身體。接受訪談的吳松光和劉北芳,他們正是歷經四季更迭,上過一年又一年「生活律動」熟年課程的原班班底,引領他們大步向前、跳出繽紛舞姿的就是前雲門舞者、現為「生活律動」熟年課程資深舞蹈教師張玉環。

「知道要接受你們訪談,我就想說一定要邀請吳松光、劉北芳夫婦,尤其是劉北芳,她本身是位幼教老師,在雲門負責幼兒舞蹈課程的教案,同時也是舞蹈班最元老的成員。」張玉環細心地為我們介紹這對班底夫婦。


舞動身體 培養5力

在雲門舞集舞蹈教室,您會看到不同年齡層、不同族群的朋友,大家雖來自相異的地方和背景,卻有志一同地用身體、用舞蹈,將彼此的「心」緊密連結在一起。「感知力、探索力、社群力、跨域力、創造力」是雲門舞集舞蹈教室熟年課程相當重視的生活五力,也因為如此,在這裡您會感受到團體成員間的肢體互動與情感交流,而透過舞蹈運動的引導和訓練,讓身心狀態放鬆自在,重新開啟對身心的探索與認識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熟年誌2018年6月號(NO.75)

分類
熟年誌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失智症

益智活腦+豐富活動:有效擊敗失智全攻略

當我們談論失智時

,第一個想起的常常是失智者脫序的行為,以及照顧的艱辛與無奈;不僅照顧者辛苦,被照顧的失智者因為無法自在生活,也感到很痛苦。

沒有人希望得到失智症,除了調整飲食和維持生活習慣,我們還能做些什麼來避免自己成為失智者?根據日本研究,圍棋有預防腦機能衰退的功效,被認為是能夠預防失智的益智活動。圍棋不僅能鍛鍊腦力,還可以享受和人交流的樂趣。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下棋很難,因此不願意嘗試,但利用台灣旅日棋士王銘琬的超簡單圍棋入門法——純棋,無論是小學生還是90歲的阿嬤,都能輕鬆踏入圍棋的世界。


許多失智者雖然記憶認知、行動能力受損

,但他們仍有足夠的感受能力。為了讓失智者能夠進入博物館內參觀,奧地利國家藝術史博物館和照顧機構規劃了一系列的活動,利用觸覺、嗅覺引發失智者的興趣,並讓失智者親自作畫。只要經過適當的刺激,就能豐富失智者的生活,讓他們更加快樂。

若是我們小心預防,但還是罹患失智症了,我們期望獲得什麼樣的照顧?是被限制在室內無法自由行動,或是能夠從事自己喜歡的活動?基於安全考量,許多失智者因此而被限制行動。但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儘可能讓失智者在能力許可範圍內從事自己喜歡做的事,或許對病況會更有幫助

現在罹患失智症的人愈來愈多,我們難免害怕在年老時罹患失智症。但與其一味害怕,不如積極預防,並時時接收相關知識,才不至於在真的罹患失智症時茫然無依


日本大船渡市「認知症」實驗 下圍棋抗失智震撼奇蹟

不花錢、不吃藥就可以預防當今困擾全球的文明病——4千6百萬人罹患的認知症(意即「失智」,日本2007年已正名,各國多採「認知症」,台灣最好早點正名,才不會讓認知能力衰退的老人家被汙名化!),真的有這樣好的事嗎?

有,就是圍棋。東京有位研究腦機能的飯塚醫師(飯塚あい)在國際知名的醫學學術雜誌發表她3年來的研究成果,證明了圍棋有抑制認知機能衰退功效,對預防或治療都能發揮效果。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熟年誌2018年6月號(NO.75)

分類
熟年誌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居家醫療

接軌長照與醫療 落實全人照護理念:居家醫療照護客製化

台灣全民健保提供給民眾的醫療服務與品質,可說是舉世聞名;但偏鄉醫療資源不足,醫療人員人力短缺,也是不爭的事實。

人口老化 衍生醫療照護新需求

根據衛福部統計數據,台灣高齡人口主要集中在鄉村,且鄉村失能比例也比都會區嚴峻,例如雲林縣、南投縣、屏東縣、花蓮縣,及台東縣等失能率達4%以上的縣市都是非都會區。但是這種就醫不便的情況,可能隨著台灣邁入高齡、超高齡社會,更加擴散。

面對社會高齡化,醫療照護需求增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憂心地指出:「2樓以上就是醫療偏遠地區了。」的確,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台屋齡30年以上的老屋超過300萬棟,主要集中在六都,其中又以雙北市占多數;而雙北老屋中又以4、5樓無電梯公寓居多。

隨著住民年紀增長,可能獨居、行動不便,甚至失能的情況下,別說就醫了,平日光是想要出門下個樓,就是個難題;也因為下樓不便致使許多長輩,雖居鬧市卻是多年不曾出門,長久下來對長輩的身心也有不利的影響。

隨著人口高齡化、社區失能病患增加,這正是目前許多已積極投入居家醫療服務的醫師、護理師等照護團隊憂心的地方;偏鄉長期以來醫療資源不足、就醫不便的難題未解,都會區則將因為人口高齡化,出現就醫不便的新問題。可以預想到,醫療與長照體系面臨的問題,將隨高齡化而加劇;而在宅醫療,也許是一個解決就醫不便與醫療資源分配不平均的好方法

實現以人為中心的全人照護

當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時,除了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20%,推估屆時失能人口數也將增加至100萬,其中65歲以上人口約有74萬人。「蘭陽家聯居家醫療照護團隊」推手,同時也是宜蘭醫師公會理事長的王維昌表示,許多基層醫療院所聯順居家護理所 提供發現病人出院後如果沒有獲得持續妥善的照護,從醫院出院後就失能了,高齡病人更是如此。

居家醫療想要體現的,就是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照護;凡是屬於醫療、可治療、可逆的服務由健保給付,屬於日常且長期需要照顧者則由長照給付,藉由居家醫療平台可以將長照、健保甚至社會服務資源無縫接軌,提供病人最適切的服務,而「家」就是最好的病房。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熟年誌2018年6月號(NO.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