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失智症 居家照顧 居家醫療 我是獅子軍,照顧失智君

在地養老 智慧科技幫大忙

居家服務單位派遣服務人力到長輩家服務

雖然長輩最熟悉的環境就是居家,但是對於到場服務的居服員卻是一個陌生的場域。我們都知道在地養老是最理想的狀態,除非萬不得已,家屬也希望讓長輩能居家養老。但是智慧科技如何協助居家服務單位,就成為非常重要的課題。

照護產業是一個非常複雜與專業的行業,牽扯到非常多的考量層面,這也是這個產業一直很難與智慧科技產品完整整合的原因。

不是真正從事過照護產業的公司,所做出來的智慧照護產品系統,產品往往會隔靴搔癢,無法精準解決情境問題的情況,

延續上一期所談到的四大問題:

  1. 長輩的喜好、作息(用藥、接送)等照護資訊缺乏延續。
  2. 家庭照顧者支持與服務體系仍待強化(在哪裡找得到、誰可以提供、在家怎麼照顧)。
  3. 照顧者分身乏術無法照看時,長輩出事怎麼辦?
  4. 70%的日照服務用戶是失智症長輩,生活照顧上更需要照護資訊串接整合。

智慧科技的最重要核心就在於穩定的蒐集長輩的喜好與作息

,協助提供智慧居家服務、健康生理量測、緊急救援通報,讓家屬能夠安心與放心,同時讓受照顧的長輩也能感受到應有的尊重與友善對待。

更重要的是把所有數據去除個資後進行透明化,成為一個可以被管理的共享資訊,如此才有可能依照不同長輩的生理、心理、經濟狀況調整細部內容。

因應日後持續進步的智慧科技創新服務,最基礎的建設反而是最扎實的應用,建立「無障礙環境」帶來生活上的便利安全,「物聯網環境」提供持續性生理關懷與保證,「數據環境」建立人力與服務穩定提供的依據。

把這三大環境提供給居家服務單位,讓居家服務單位足以管理所有服務人員,並且藉由智慧化管理系統,提供長輩滿意的服務,把最根本的基礎打穩之後,才能在未來的多元應用發展中隨時配合調整。

本文授權轉載自 台灣受恩(股)公司 ,歡迎加入該公司經營的「我是獅子軍,照顧失智君」失智症照顧者互助交流分享社團。

分類
達人專欄 居家照顧 居家醫療 我是獅子軍,照顧失智君

長照點線面/包裹式照護服務 滿足需求

台灣高齡化社會來臨

,高齡族群生理衰退衍生的照護與生活需求湧現,照護單位現行居服派工仍以衛福部公告之照護服務為主,然而在今年長照新制的變革下,照護單位的服務從過往的用「時間」計算服務,徹底改變成為用「專業服務項目」計算,這樣的改變使得照護單位不再著重在陪伴,而是真正的專業照護。

photo__1_
系統化管理照護服務作業 圖╱台灣受恩提供

 

制度的改變導致整個產業必須轉型

,朝向精緻化、分工化、專業化服務,也同時呼應政府希望把長照產業,變成受人尊重且提升收入的產業模式,透過系統排班、收集長輩需求,進而分析提供精緻服務的新模式開始崛起。

新制的轉變使得服務不能再用周期性的排班方法,必須更靈活彈性,且照護單位也必須依不同服務派遣各類專業人員前往長輩家中,這樣的轉變使得台灣的長照產業發生了「質」的變化,從「量」的計算變成「質」的稽考。

長照新制只是一個啟動改變的引子

,開始追求品質,把每一位長輩從「老人們」跳脫成為一個個獨立的「老人」,開始想辦法滿足長輩的多元生活需要,並藉由系統了解不同長輩的健康狀況及心理條件,提供多元化的健康和生活照顧服務。

因此,惟有仰賴完整的居家照顧服務支持系統,慢慢將周邊照護商品與服務資源整合,才可能將前端「預防」概念及後端「照護」需求囊括進去。

對照護單位而言,在面對長輩照護服務外的多元生活需求,單一照護單位也難以一一與外部資源進行媒合與合作洽談,這也是長照新制中包裹式服務的重要概念,因為長輩的需求非常多元,單一照護單位很難完全滿足,必須透過資源整合,把不同專業領域的照護單位運用整合平台系統,提供長輩及家屬原有照護服務外的生活相關加值服務,創新平台服務價值。

在整合平台系統中

把居家、日照、居護、送餐、交通、日用品採購、輔具租賃、藥局取藥等加值服務整合,讓不同的照護單位可以相互支援轉介,並產生服務工作分派單,讓大家能在共同目標下進行照服員派工管理、服務人員專業篩選、服務項目記錄與稽考。

photo__2_
不同服務單位藉由轉介整合與政府長照體系無縫接軌。 圖╱台灣受恩提供

長輩個案不僅照護模式各異且需求百百款

,單一照護單位所面對的照護服務複雜度日增,為解決照護單位所面臨多元服務提供難題,透過科技化管理與分析系統,協助照護單位整合資源,快速對接後端各種的服務與供應商,讓照服員於個案服務過程中可無需煩惱繁瑣的行政流程與文件整理,專心專業的滿足長輩與家屬生活加值需求;各服務供應商可即時相互轉介資訊與服務流,也協助彼此整合資料的順暢串接,確保整體服務流程順利進行。

本文授權轉載自 台灣受恩(股)公司 ,歡迎加入該公司經營的「我是獅子軍,照顧失智君」失智症照顧者互助交流分享社團。

分類
無障礙環境 熟年誌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居家照顧 居家醫療

安全堡壘 無障礙居家空間設計

文/謝佩珊 照片提供/程敦顗

「家」是每個人最終的堡壘與避風港,但在家摔跤滑倒的經驗,幾乎每個人都有過,輕則瘀青破皮,重則危及性命。

現在在宅安老已逐漸成為趨勢,您為居家安全做好萬全的準備了嗎?

打造一個無障礙居家環境,讓您不僅活得安全舒適、活得好,也讓熟年生活更添保障。台灣已正式進入高齡社會,再過不到9年的時間,也就是2026年將邁向超高齡社會。在面對銀髮族比年輕人多的未來社會,與日常生活相關的食衣住行育樂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尤其是銀髮族的居家安全,住家的室內空間設計更是關鍵,特別是長輩行動能力和平衡感不若年輕人敏捷,經不起摔跤碰撞,再加上眼睛視力的退化,對空間與顏色的辨識度較弱。

因此,如何讓空間動線清楚、色彩對比鮮明與零高低落差,都攸關長輩的生命安全。這次我們邀請玉鼎集團室內設計師程敦顗,來與大家分享如何為銀髮族打造一個溫暖舒適又安全的居住空間。

打造安全無障礙空間 世代共居更安心

因房價高漲,加上高齡少子化的情況,近來不少成家的中壯年也選擇與自己的父母親同住,3代同堂的情況其實不在少數,而銀髮族、小朋友都是經不起跌倒碰撞的,在世代共居的空間設計,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程敦顗表示,在台灣的確有愈來愈多的客戶要求在做室內設計時,必須有無障礙空間的設計,尤其是跟父母同住的中年族群,這不僅是為了長者居家安全而設想,有時候也是為了年幼的子女。

比如室內出入口務求平整、避免設立凸出門檻、浴廁設立扶手等。她進一步解釋,所謂無障礙設施的概念,即是將環境中會對使用者造成不便的設施,透過設計改造後,使得生活在這個空間的人可以便利自在地運用。

談到無障礙起源背景,則要從歐美國家談起,丹麥在1960年設置了全世界第一個專為高齡長者及身心障礙者居住的集合住宅;1963年,瑞士制定了身心障礙者的專用住宅規格;美國在1968年首先制定了《建築無障礙法》。台灣則在2013年,將原本專為行動不便者所設計的設施或建築建物,更名為「無障礙建築物」。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熟年誌2018年6月號(NO.7)

分類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家天使 居家照顧 居家醫療 心理健康

認知訓練真的能延緩認知下降或預防失智症嗎?

如何預防失智症或是延緩認知功能下降

一直是許多家屬想要尋找的答案,目前有種訓練方式,稱為認知訓練。過去有一份2014年的研究(註1),這份研究相當特別,它是在1998-1999年間讓2832位長輩分組(平均年紀73.6歲),一部分長輩接受認知訓練,另一部分沒有,最後去研究10年後長輩的認知狀況。

這個認知訓練主要分成三個部分

  1. 記憶能力:進行記憶字串、物件記憶、事件順序、故事細節的記憶訓練
  2. 解決問題能力: 進行數列邏輯、藥品劑量、旅遊行程等推演、計畫練習。
  3. 認知速度:使用電腦遊戲,進行分散注意力練習,佈置的情境包括刺激物、出現時間、視聽覺干擾等。

最後透過10年的追蹤,去跟另一部分沒受過訓練的長輩做比較,發現有受過訓練的長輩在IADL的下滑狀況比沒受過訓練的長輩來的好,並且在10年後,有受過訓練的長輩在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認知速度都比沒受過訓練的長輩好,然而在延緩記憶能力退化方面卻沒有明顯差別。

認知訓練對於認知功能尚未退化的長輩是有效果的!

根據一份2018年的研究(註2),他們去統合過往其他的研究發現以下幾點結論:

  1. 若長輩依然是健康的尚未認知退化的話,認知訓練可以有效改善長輩部分的認知能力。
  2. 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認知訓練可以有效改善認知能力下降或預防失智症。

總而言之,有句話叫做『預防勝於治療』,若是能夠在長輩身體健康時,就鼓勵長輩去接受認知訓練、接觸新事物或是多與他人互動,都可以延緩長輩認知能力下降!

參考文獻:

本文授權轉載自 家天使,歡迎下載家天使APP 安卓版蘋果版,預約居家照顧服務​。轉載者:翻轉醫療實習編輯 賴珮萱

 

分類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家天使 居家照顧 居家醫療

長輩獨居要注意,中風把握黃金三小時!

腦血管疾病

根據105年衛生福利部統計,位居十大死因的第四名,每年因中風死亡人數12萬人,根據過往研究資料,長輩中風後五年內,有30%會再度中風。另外中風影響長輩與家屬生活甚劇,更不用說後續龐大醫療、經濟支出,因此家屬一定要提高警覺!

中風快速口訣:「FAST」與「臉歪手垂大舌頭 記下時間快送醫」,用來辨識長輩中風初期的重要症狀

  1. 「F」就是FACE-臉歪: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
  2. 「A」就是ARM-手垂: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下垂。
  3. 「S」就是SPEECH-大舌頭: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
  4. 「T」就是TIME-記下時間、快打電話送醫:當上面三種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

中風黃金搶救時間3小時

國民健康署一直在推動的就是「中風黃金搶救時間3小時」,原因是因為過往研究顯示,在發生中風後3小時內治療效果最好,也因此,如果長輩發生中風時,能在第一時間就被發現並處理,絕對是相當重要的事情。

如果家屬平常上班,必須留長輩一個人在家,建議可以預約家天使的陪伴服務,單次最短只要預約3小時,中午的時間去陪陪長輩,關心一下長輩狀況,讓長輩如果發生中風的時候能被即早發現、即早治療!

參考資料:

  1. 牢記中風症狀 把握搶救黃金3小時
  2. 105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
  3. 搶救腦中風 黃金3小時仍是關鍵
  4. 談缺血性腦中風的急性治療與一般處置

本文授權轉載自 家天使,歡迎下載家天使APP 安卓版 、蘋果版,預約居家照顧服務​。

分類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居家醫療 我是獅子軍,照顧失智君

長照點線面/長期照顧者 留意壓力警訊

長期照顧者在勞心且勞力的慢性壓力下,初期常出現心身症的問題

心身症顧名思義,乃是因為焦慮、憂慮的心理問題影響了身體正常生理功能的運作,典型的症狀包括頭暈、頭痛、肩頸肌肉痠痛、胸悶、心悸以及腸胃問題等。

這些身體功能性的失調,是過度壓力的警訊,經醫療的檢查通常也不會發現什麼太大的疾病。因其狀況常好好壞壞,長期照顧者也常認為這是辛苦照顧下理所當然的結果,甚至是有「認真照顧」的象徵,但這並不健康。

隨著過度壓力的累積,慢慢地失眠的症狀常跟著出現,這便常是後續嚴重精神疾病常見的初期徵兆。

現代精神醫學研究清楚發現,人的身心短期處在「打仗」的狀態是有利於處理壓力,但慢性無意義的過度警戒,也就是俗稱的過度「ㄍㄧㄥ」的狀態,會使體內的皮質醇(Cortisol)荷爾蒙過高。

就好像每天都在吃類固醇來止痛、消炎、提振精神一般,長期下來傷身也傷腦;傷身的部分如上述的心身症,傷腦的部分就是典型的焦慮症與憂鬱症的問題。

焦慮症簡單來說就是身體不該緊繃而緊繃

,心理不需要擔憂而擔憂;而憂鬱症的出現,就是我們把整個身心的精力都使用光了、耗竭了的結果。

憂鬱症的病人不只是感到心情低落,也會覺得以往有興趣的事情,現在都變得索然無趣。不只胃口變差、睡眠不好,身體逐漸敗壞,心理上對於人生的態度就好像戴上了墨鏡,看什麼事情都是灰色的,所以也會常覺得人生無意義、未來無望,走不下去了。

時而在新聞媒體上見到長期照顧者傷害了被照顧者,甚至是走上絕路的個案,很大的可能都是憂鬱症造成的結果。

要避免走上罹患憂鬱症的歧路,長期照顧者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自哀自憐地覺得自己是全天下那一個最苦的人,是悲慘命運下唯一的無助受害者!」走出自己小小的自閉圈子,聽聽其他照顧者的經驗,你的心裡會得到救贖。

一方面是會發現自己不孤單,更重要的是從其他同樣是長期照顧者的夥伴們身上學習,如何正向地面對照顧病人的苦,也同時照顧自己的脆弱。

(作者是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身心科資深主治醫師,本專欄每周三刊登)

本文授權轉載自 台灣受恩(股)公司 ,歡迎加入該公司經營的「我是獅子軍,照顧失智君」失智症照顧者互助交流分享社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