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主要介紹台灣現行長期照護的方式
,大多是以故事或案例的方式呈現,透過故事除了可以了解現行政策外,還可以察覺不足或是麻煩的地方。不過礙於篇幅限制,小編的心得筆記盡量用條列式呈現,佐以小編搜尋到的相關資料。
「失能或失智,不會等我們準備好才發生。無論照顧父母、子女、兄弟或夫妻,每個人都需要事先了解身邊有哪些資源」。小編把本書推薦給:每位民眾、尤其是醫療相關、社工、保險相關從業人員。

另外小編推薦給大家「衛福部的長照服務資源地圖」,可以查詢各縣市的長照資源和聯絡方式,也有APP可以下載喔。
台灣長照資源地圖:長期照顧實用指南
- 作者: 陳清芳、林芝安、劉惠敏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16/05/30
- 語言:繁體中文
心理調適篇
- 失能不是老人的專利,青中壯年估計約佔失能人數的四成。
- 學習與疾病共處
- 長期照顧不只是照顧,還不能忽視長期
- 長期照顧是全家人的責任
- 照顧家人前要先顧好自己
出院準備服務
「出院準備服務計畫」針對渡過急性期、病情穩定但還需要醫療照顧的病人。包括:出院時仍需戴著鼻胃管、尿管、氣切管、傷口的會者,以及植物人、中風癱瘓、呼吸器依賴、需長時間住院或門診復健、行動不便、自我照顧能力不足,有時也包含一些準備著養護機構、日間照顧機構的患者。
在這項計畫當中,必須有病歷摘要、用藥與護理紀錄,以及出院後的照護計畫,例如:復健指導、營養諮詢、門診追蹤、後續檢查,甚至提供居家護理、告知保險及社福資源資訊、轉介長期照顧管理中心。
商業保險
醫療險:
- 不論意外或疾病,只要是醫師認定的必要性治療,且有住院事實,即在保障範圍內。給付採日額或實支實付。
意外醫療險:
- 只有因意外引起而受傷,經醫師認定為必要性的醫療行為,才有給付
長期看護險的理賠條件兩者之一 (需超過90天觀察期):
- 食、衣(穿脫衣服)、住(起床)、行、浴、廁這六個能力中有三項無法自己完成。
- 罹患器質性癡呆(老年癡呆,阿茲海默症),無法分辨時間、場所(空間)、人(親人),而需要他人看護。
殘扶險理賠條件:
- 因疾病或意外導致的殘廢,通常需符合殘廢表等級6以上 (殘廢有11個等級,數字愈小通常代表較嚴重)。
外籍看護
- 申請外籍看護的條件(三者之一)?
- 特定身心障礙 (重度平衡機能障礙、重度智能障礙、植物人、重度失智症、重度自閉症、重度染色體異常、重度先天代謝異常、其他先天缺陷重度、精神病重度)
- 年滿80歲巴氏量表60分以下
- 未80歲巴氏量表30分以下
- 如何聘雇外籍看護?
- 初聘:找外籍看護工仲介公司
- 續聘:外籍看護工仲介公司或使用勞委會的「直接聘雇系統」。
居家式服務
- 居家照顧:由居家照顧服務員 (又稱居服員、看護、護佐) 到患者家裡提供照顧服務
- 家務及日常生活照顧服務。
- 身體照顧服務。
- 在護理人員指導下執行病患照顧之輔助服務,但服務範疇不得涉及醫療及護理行為。
合法居服員至少需要以下兩者資格之一:
- 上過居家照顧服務員核心課程50小時+實習課程40小時,且經考評及格者
- 取得照顧服務員丙級技術士執照。
- 居家喘息:居服員短時間到患者家中提供照顧服務,暫時紓解主要照顧者的負擔。
- 居家護理:由護理師到家中提供護理照顧(包含管路更換)、衛教指導、健康照顧。
- 居家復健:針對無法透過交通接送使用健保復健服務的失能者,由物理或職能治療師到家中提供居家復健服務。
社區照顧服務
- 日間照護服務:透過日間往返照護中心,透過規律作息與參與活動,維持並促進生活自立、消除社會孤立感、延緩功能退化、紓緩問題行為、提升生活品質、減低家屬負擔白。(有點像是銀髮者的幼稚園)
- 家托照顧服務:由托顧家庭於日間協助照顧失能長者,就像保母在自家帶幼兒一樣,家托服務一次不超過四人。
- 失智老人團體家屋:提供失智者小規模、家庭化、照顧各別化的照顧服務,服務人員皆需要受過失智症照護相關訓練。
(住宿式)機構照顧
- 安養院:只收生活可以完全自理的長者
- 養護所:年滿60歲的長者 (鼻胃管、尿管、完全臥床者都可)。(唯不收有氣切之患者)
- 護理之家:失能、失智、三管護理都可以收,但須經過當地衛生局核准入住。
- 榮民之家:失能、失智、三管護理都可以收,但只針對榮民。(健康的榮民須年滿61歲才可申請)
喘息服務
喘息服務是讓主要照顧者將照顧工作暫時交給專業機構或是居服員服,跳脫全年無休的狀態,可以稍微喘口氣休息一下。居家喘息服務是由合約居家服務中心,派合格照顧服務員到府服務被照顧者,照顧時間為8小時。機構喘息服務是將被照顧者送到喘息合約機構,接受24小時照顧服務。
住家無障礙環境
以長照住宅空間來說,臥室和衛浴是主要活動空間,並以床為核心,慢慢向外為擴展。雖然。「身心障礙輔助補助」和「失能老人補助」都有補助居家無障礙補助,但是需要自行向鄉鎮區公所提出評估申請和自行找業者安裝,對於某些家庭或是獨居長輩不是很方便。(小編之前整理過裝修補助內容)
善用輔具
- 最適合自己的輔具才是最好的輔具
- 在經濟考量下,先考慮沐浴、如廁與外出(就醫)功能。
- 重視轉移安全 (不任意徒手搬運,盡量以平移代替抬舉作動)
- 可向各縣市輔具中心申請輔具評估和補助,他們也有輔具租借服務。
預立醫療自主計劃
- 急救意願表達:(安寧緩和意願書/健保IC卡註記):這是當面臨生命盡頭或是生命徵象消失時,表達要或不要施以氣管內插、體外心臟按壓,急救藥物注射、心臟電擊、心臟人工調頻、人工呼吸等標準急救程序或其他緊急救治行為。
- 維生醫療抉擇:末期病人對用以維持生命象徵,但無治癒效果,而只能延長其瀕死過程的醫療措施之選擇。
- 預立醫療委任代理人:當您因疾病嚴重而無法表達意願之際,您可以選擇一位代理人,由他代為表達您的意願。
- 預立醫囑:您在健康或是意識清楚之際,與醫師共同討論後,包括您與醫共同簽署的文件,說明當疾病無法治癒或臨終前,若您已無法表達意願,由醫師根據您原來的意願簽署的醫囑。
安寧緩和醫療、安寧護理
為減輕或免除末期病人之痛苦,施予緩解性、支持性之醫療照護,或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其中緩解性、支持性的醫療照顧包含:
- 身體不適症狀之控制,如疼痛或呼吸困難等。
- 心理與靈性問題之紓緩,如焦慮、憂鬱、失望等。
- 家庭與社會功能之協助,如主要照顧者之支持與協助、善別與哀傷輔導等。最後在面臨生命終點時不再施行心肺復甦術與維生醫療,讓安寧緩和醫療成為維護病人善終最重要核心主張。因此,安寧緩和醫療不是執行安樂死。
安寧護理服務對象,最初是以癌症末期患者和漸凍人為主,後來再擴大包含以下八種:
- 失智症
- 其他大腦病變
- 心臟衰竭
- 慢性氣道阻塞疾病 COPD
- 肺部其他疾病
-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 急性腎衰竭
- 慢性腎衰竭和腎衰竭
活力老化篇
- 學習提早面對老化
- 及早修正不良生活型態
- 注意飲食和運動
- 強化肌肉質量與能力
- 設法降低臥床率
- 預防醫學與健康促進
- 營造更友善的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