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牟寒仲的特製輪椅分享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輔助器材

老天爺!輪椅品質到底怎麼看之店長王哥的心聲 (下)

上次王哥跟大家分享了如何用肉眼初估輪椅品質差別,今天我們來分享用肉體來評估的三個關鍵。

第四關 東西好不好,身體最知道

王哥倡導:「買輪椅請當作像買按摩椅一樣,仔細感受、一坐再坐、想躺也可以。」

乘坐輪椅時,身體與輪椅接觸的部位面積廣大,一路從頭頸肩背、腰部、下背臀部延伸至大腿小腿腳底板與手肘,都需要靠輪椅來承受人體,長時間乘坐必然會產生壓力與疲勞(見下圖)。

 

2
臀部受壓之差別
人體工學輪椅 : S型設計能有效平均分配坐壓至大腿與臀部。
傳統輪椅 : 座椅將坐壓集中於臀部近尾椎處。

因此一台好輪椅,有沒有人體工學設計很重要,它會影響你家長輩久坐後屁屁痛不痛、腰會不會酸,腳會不會麻;人一不舒服,脾氣就來了。所以說,能讓使用者久坐不酸麻,乃行走輪椅輔具江湖之廠商們須達到的最高境界!

怎麼辦呢?就給他試坐啊,試躺、試推,用自己的身體來感受所有的接觸面有沒有不合理的地方,頭頸肩腰下背屁股大腿小腿腳板/手臂,順序下來完整貼合,柔軟又有支撐就是最高境界了。

3
上身坐姿的差別

傳統輪椅 :

久坐易造成駝背、坐骨前滑、腰椎受壓,脊椎坐骨中心與後輪軸心無法成直線。

人體工學輪椅 :

有重心潛滑或S型前高後低的坐墊骨架設計,可引導坐骨重心落於中心點,帶動上支擺位曲線與後輪軸心成垂直線。

除了人體工學外,若要購買移位型輪椅(忘掉的來複習:善用粗大動作分級 挑選適合的輪椅和其他輔具),它的功能更多,所有可以活動的結構都動動看。

例如動手拆裝腿靠或內外旋轉踏板,下壓晃晃來測試堅固度。掀起扶手,看看卡合確不確實。收合時輪椅座叉關節順不順。轉轉輪子,看轉動正不正常,一個好的產品應該一切都要很自然。都滿意了,如此,才能更加確保這台輪椅的品質有符合你的使用標準。


第五關 照護者心事知多少?

過去較容易被忽略的照護者或陪伴者,他們的角色可是非常吃重滴。真正在操作輪椅的其實是照護者。王哥說現在越來越多家庭會伴隨照護者一起至店家挑選輪椅,除了要讓乘坐者坐的舒服外,同時滿足照護者操作上的便利舒適性,不會因為長期操作輪椅而得到傷害。

趁著我在,順便當起王哥的乘坐者模特兒,親自體驗他以照護者的角色,針對輪椅做的幾點基本實測:

  • 使力順手:乘載重量時,輪椅推手位置是否合理,好不好握?推起來方便使力嗎?能否輕易推行轉向更是重要,這是得利於輪椅的重心設計得宜。
  • 剎車固定:輪椅剎車分二種,後面推手的是減速剎車,扶手下面的是駐車剎車。乘載重量時,二種剎車都操作看看,阻力是否能有效固定住輪椅,位置太低的剎車對照護者的腰可是不友善的喔。
  • 安全帶調整:這條帶子又稱骨盆帶,可以說是輪椅最重要的配件了,它的重要性可等同汽車的安全帶,除此之外,它還賦有防止乘座者前滑,導正坐姿的功能。用照護者的角度拉拉看它,試著調整鬆緊,這條帶子應該要好調整好解除。
  • 功能測試:從照護者的角度檢查功能、測試仰躺、後傾功能是否輕鬆操作,還要另外注意某些部件可能暗藏危機(如銳角,關節夾手)。
  • 輪椅收合:輪椅是否方便、抓握輪椅車身重量測試,搬不搬得動來上下汽車進入後車箱。

第六關 輪椅壞了怎麼辦?

輪椅都測試完後,你們以為王哥就拍拍屁股跟我繼續泡茶了嗎?不!他還有最後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為消費者評估與把關各家輪椅品牌的售後服務

王哥提醒,購買輪椅時務必向店家確認基本的以下三點:

  1. 原廠保固年限
  2. 是否提供原廠維修服務
  3. 了解配合的維修站、售後經銷據點

對這個最了解的可就是店員了,透過長年的操作與客戶服務,店員會對陳列的品牌後勤支援度評分,多跟店員聊聊,一定能得到更多資訊,去選擇優質的品牌。

此外,在購買輪椅前除了可以透過專業治療師協助評估並了解補助流程外,建議自己可以先做些功課,了解市面上輪椅各廠牌的產品品質與品牌信譽。另外若品牌不只在地深根、同時放眼國際,在海內外市場都有一定的品牌活躍度,這樣的品牌才有實力跟著時代前進。

最後,王哥跟我想說的是,所有產品都要接受市場的考驗,但能夠真正傾聽消費者(使用者、照護者)聲音、重視使用者的感受,以此不斷創新、改進設計的輪椅廠商,製造的就會是好輪椅!

預祝各位找到自己的天命真椅。


本文授權轉載自 牟寒仲的特製輪椅分享

分類
牟寒仲的特製輪椅分享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輔助器材

老天爺!輪椅品質到底怎麼看之店長王哥的心聲 (上)

上次簡單跟大家介紹手動輪椅的分類後,今天想來聊聊輪椅品質這檔事。

提起這個主題的起因是因為一週五天的工作時間,平均有80%的時間我都在奔波接客=服務個案,其餘時間則會與同產業的夥伴泡茶聊天聊聊產業現況議題。

上週正好遇上我好友店長王哥,消費者要挑選合適輪椅已腦細胞死傷大半,著實不容易。但更重要的是:要怎麼知道這辛苦選來的輪椅品質到底好不好,這樣好像更為神秘哪!因此,一百分熱心的王哥依據他資深的市場經驗,向我娓娓道來她是如何幫消費者做輪椅品質的第一線把關。


現在很流行做什麼事都有SOP,輪椅的開箱驗貨當然也要來一下!王哥說他拆驗新輪椅有六大關鍵:

第一關 : 人要衣裝、輪椅要外箱裝

一台新輪椅的降臨,初入眼簾的就是外箱設計。美醜這種事很主觀,對我跟王哥來說這就跟看正妹一樣,有設計感的多看一眼,普普的…那就看強不強壯吧!因為運送路途能被強固的外箱保護,更能見這製造商對自己產品的重視。

另一重點是外箱上的商品資訊 (商品名稱、型號、座寬與前後輪尺寸、顏色款式等) 要夠詳細,這代表工廠作業很上軌道。再搭配顯眼的品牌名稱或品牌代表人物,這樣對消費者而言,輕瞟一撇就知道有沒有抱錯孩子。

這樣以方便消費者為出發點,在意不只輪椅車體以外的細節設計,讓輪椅無損傷的送到家門口,不會像孤兒一樣,認不出它爹娘的,才是救感心。

2
via Internet

第二關 : 說明書內的重點關鍵

拆箱後的第一件事,王哥拿起了說明書直接翻到安全認證的說明頁。復康、無障礙計程車與火車/捷運,低底盤公車的興起,長期以來方便了許多身障者解決交通問題;但近年來輪椅人士乘車的意外事故依舊層出不窮,除了四條固定帶沒確實綁好外、輪椅結構不良、道路交通事故或司機人為因素都讓身障家人乘車潛藏致命危機。

王哥強調輪椅產品的設計,除了講求性能、功能外,最最重要的是結構安全。雖然國內尚未對輪椅碰撞安全有強制規範(但歐美國家有),民眾除了乘坐時正確使用輪椅安全帶外,最好還是購買同時通過 ISO13458-2016 /國際醫療器材品質管理系統撞擊測試的輪椅。而這兩項檢驗除了提供使用者最基礎的乘車安全保障,也是衡量輪椅廠商對消費者人車安全重視與否的關鍵。

在選擇輪椅時,消費者有限的時間下未必都能確認到這塊。因此選擇大廠牌,有口碑的,也就是說可以透過店長的把關與介紹,讓良幣逐劣幣。


第三關 : 一見鍾情或再見悲情

一般人對輪椅外觀的刻板印象就是笨重又樸素,其實現在設計輪椅除了功能考量外,造形也是一大賣點。人有外貌協會,輪椅當然也有!外型也是消費者非常在意的關鍵。

王哥說很常家屬帶長輩來店裡挑輪椅,家人都會特別挑選外觀亮眼、亮色系的車款給長輩,看起來更有精神、阿公人也看起來更活潑哩!

因此一台設計到位的輪椅,要能夠透露出設計者想說的話,還要賦予輪椅獨特的個性,讓使用者愛上它、坐著它、還能 意 氣 風 發。

6
via Giphy

另外,除了輪椅的外觀外,老王還會特別幫輪椅檢查部件細節的品質,包含:

  1. 車體各連接處和配件是否緊密不鬆動
  2. 連接螺釘有無凸出過長並要有螺釘帽防護
  3. 表面加工面是否無銳邊
  4. 塗層表面是否光滑平整、色澤均勻

透過這些消費者平時不容易注意到細節,來大略推測手上這台輪椅是屬於重組肉還是有原生肋眼肉塊。

以上三點,先分享我們如何針對輪椅外觀做產品品質的三點評估。下篇我們再來聽王哥教你如何以身試椅的實戰技巧還有其他重要的關鍵!


下集:老天爺!輪椅品質到底怎麼看之店長王哥的心聲 (下)
本文授權轉載自 牟寒仲的特製輪椅分享

分類
牟寒仲的特製輪椅分享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輔助器材

高背輪椅分仰躺型和空中傾倒型 哪種比較適合我?

上一篇告訴大家如何 從粗大動作挑選適合的輪椅後,接著我要來聊聊聽起來有點複雜、有點陌生但受惠者廣泛的高背輪椅種類。


仰躺型輪椅(Recline)

仰躺型輪椅容易理解,就好像汽車駕駛座、火車/客運座椅一樣,椅背可以從90度直直坐,調整至接近180度躺平,膝部也可以抬高,幫助使用者坐髖關節與下背伸展,說白了,就是躺床的延伸到輪椅上

此輪椅適合髖關節深植僵硬、需要在輪椅上休息久一點,延長離開床舖的時間。這種輪椅因為要顧慮到後躺時重心偏移到車後,設計上輪子的位置也會偏後,就不適合自己來推行了

2
仰躺型輪椅(資料來源:網路)

空中傾倒型輪椅 (Tilt-in-Space)

用中文有點難解釋,所以先看一下影片。

3
空中傾倒型輪椅(資料來源:網路)

它是使乘坐者維持坐姿,全身關節都不便,利用機構的設計,把人翹起來。這時屁股上的壓力會轉移到背部,它的好處多多:

  1. 傾倒後翹時,全身關節都沒有變化,所以乘坐者不會因為要後躺而轉動到關節,這對關節開刀,曲屈僵硬的長輩很適合。
  2. 改變椅背角度時不會像仰躺型輪椅,造成身體與椅面相對滑動,身體仍然緊緊的貼合座/背,讓滑動剪力無從生產
  3. 利用後翹時椅面的前後高低跟重心轉移來防止輪椅族的兩大天敵:身體前滑壓瘡的產生。
4
乘坐一般輪椅時壓力集中在臀部下方(左圖)、空中傾倒時壓力平均分配至背部與臀部(中圖)
空中傾倒時重心轉移(右圖)
(資料來源: Start-up Medical)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希望所有安養院的輪椅都換成這型的輪椅。君不見安養院的長輩大多窩在椅子裡,屁股沒有坐滿,一付就要跌出椅子的感覺,大多數的解決方案就以綁帶拉提的方式解決…。要避免嗎?我想這就是你該選的椅子。

我真的覺得,一張完美的高背輪椅就該是又躺又翹的。

5
二合一產品 (來源:Invacare)

常見的手動輪椅分類大概就這樣囉!
還有針對早療的擺位輪椅、全定製的手工輪椅,牽涉的細節比較多,另闢專章說明。

另外我也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大輪、小輪哪個比較好

其實各有好壞,常出戶外,需要過階過檻,大輪會省力些。如果以室內為主,那就小輪囉,比較輕,收合體積小,移位也不會卡到。


本文授權轉載自 牟寒仲的特製輪椅分享

分類
牟寒仲的特製輪椅分享 達人專欄

善用粗大動作分級 挑選適合的輪椅和其他輔具

我在訂製輪椅這一行工作六七年有了,最常聽到案家說:

「輪椅不是都一樣的嗎,看不出那裡不同啊?」
「這麼多廠牌,這麼多型號,那一台才適合我用啦?」
「什麼!還有分size喔,那買大一點的,比較舒服又划算啦!」

會問這些問題表示他們有需求卻沒有先去當地的輔具中心接受全面的評估

在評估的過程中,治療師會建議失能者生活上所需要的協助與輔具,不只是輪椅。能有專業人士聽你訴說遇到的難題,並建議解決方法,多好。絕對勝過道聽途說,自己亂搜尋google的未整理資訊。要是買到不合用的輔具不但傷荷包,更有可能傷身啊。

我們來談談輪椅有那些種類,透過粗大動作功能分類系統,可以更清楚的溝通跟描述。


粗大動作功能分類系統

這是一個把你的行動能力粗略分為五個等級,它不但可以方便 溝通/描述 現況,並且可以預測康復的順序。看看自己落在那一級裡,適合這級的輪椅也許就是你所需要的。

第一級:如果你可在平坦地面上跑跳

我想你還不需要使用輪椅。

第二級:假如你可在平坦地面上輕鬆行走,但在不平坦地面上行走相當吃力

你可能開始需要使用柺杖雨傘之類的東西幫忙穩定身體。或是為了效率與安全,短暫的借用輪椅。如,急診室、婦產科。有時,有認知功能障礙的孩子/長輩,在外出時,為了照顧者方便掌控他們的行動,會用輪椅,以免一轉身人就不見了。

第三級:當你自己走需要扶著穩定的東西,或是需要扶著別人才能走

不論是因為意外受傷、開刀、不適暈眩、或外出無法久站的患者,來到這個級別,雖然還有一點行動能力,但為了安全,我還是建議開始自己擁有一台輪椅。短期(3-4個月)的話,也可以用借用/租賃 的方式,各地輔具中心會有租賃/二手回收轉贈的服務項目。

簡單型的輪椅市面上很多,現在比較受歡迎的大概都是輕量化的設計。因為越輕的輪椅,照護者就不需要花太多力氣來搬動輪椅。收納也比較小巧。但我要提醒的是,要輕又穩固才安全,你可以參考台灣品牌又有外銷世界的輪椅品牌。

第四級:如果你無法跨步行走,但坐在椅子上可以大略維持坐姿

來到這個級別,代表你已經不能藉由站姿來進出椅子了。這時,生活上會有很多情境是需要移入跟移出輪椅的,如:上/下床舖,上廁所進馬桶,開車進入駕駛座(是的,不良於行仍然是可以開車的)。不論是要靠別人攙扶坐進去,或是要自己挪過去,當然能夠自己來最好。

你會發現,輪椅的扶手跟踏板會是個阻擋你移位的障礙物,它像圍牆一樣擋在你跟目的地之間。此時,您需要一台特殊設計以方便「移位」的椅子,它的扶手跟踏板支桿可以後掀/外旋或移除,沒了這擋路的東西,乘坐者/照顧者就可以利用下面的方式,從前向/側向進出輪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級別的失能者為了生活品質跟移動優雅,是該考慮輕量型的電動輪椅,這樣活動就更自由了。

另外有一種高活動型輪椅,它就像是輪椅界的公路車,或是汽車界的跑車。超級建議想要自己靠手力推行輪椅的人試試,它通常是各大廠商的指標性產品,集該廠所有技術精華於一身,務求車體活動靈活,輕量,配合高訂製/調整性,擁有多樣個性化的選配,非常建議所有喜歡自主移動的輪椅朋友試試。

人的身材體型百百種,受傷失能後的需求重點也不儘相同,這時高調整機能型的輪椅因應而生。這種輪椅它的調整性更高、多樣化的座寬座深,可配合身型作座高、背高、背靠角度、扶手高、輪子大小、後輪重心、輪距等調整,適合的範圍更廣泛了,從學齡兒童到青少年,從受傷初期預後不明朗,到久病關節變形的輪椅使用者,務求達到因人而異的境界。

第五級:當你坐在普通椅子上,會東倒西歪,無法維持坐姿

家人或朋友來到這個級別,就會需要高背輪椅。一般輪椅的椅背只到肩膀附近,而高背輪椅會多出一截延伸到頭頂的頭靠加枕頭來支撐上半身重量。可以想像按摩椅的形像,只是輪椅加上了輪子。

這型輪椅因應需求,大多會有姿勢變換的功能,大略可分為二種,躺跟翹。以前輔具中心評估高背輪椅的一大重點是要看你的身體狀況去躺/翹二擇一,現在終於有二合一又價格合理的產品出現,不用再煩惱吃魚還是吃熊掌了。在進行介紹之前,配合下面的圖片,試著了解躺/翹的動作不同處

3分鐘3
(左圖是翹,右圖是躺)

空中傾倒(Tilt-in-Space) : 髖關節角度維持不變   /  後躺(Recline) : 髖關節角度改變

有了基本概念後,怕大家睡死,下篇我再來聊聊三種高背輪椅的介紹小知識。


本文授權轉載自 牟寒仲的特製輪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