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忠一物理治療師 本文授權轉載自楊忠一陪你「暸」輔具 全文音頻 歡迎收聽
零抬舉政策(No Lift Policy)
先進國家的照顧體系中,對於失能者的照護提出 No Lift Policy 的觀念,從字面意義可以得知,是要照顧的過程避免人力的抬、抱…等動作,在台灣翻譯為零抬舉政策。中華安全行動照護協會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推動團體。他們讓一套安全照護觀念在台灣生根萌芽,使社會各界注意照護者應該避免的職業傷害,被照護者應預防二次受傷,雙方權益都應受到重視及保護,No Lift Policy在歐美先進國家甚而立法保障。
怎樣在照顧過程零抬舉呢?主要掌握三大原則:
原則一:個案功能最大發揮原則(最優先)
轉移位方式的選擇應盡量鼓勵病患活動,以維持其獨立性為最優先原則,澳洲護理聯盟 No Lift Policy 2006。
能站就要站起來轉位,站不起來就坐姿移轉位,連坐都坐不穩才能躺著移位,這便是功能最大發揮原則,才能確保被照顧者有足夠的活動參與。
原則二:以水平移動取代垂直移動
要達成零抬舉的目標,還有一個方式就是直接平移,那就不需要升降、抬起的動作。這個需要周遭環境的兩點配合
1.平面路徑可淨空
常見轉移位路徑的阻礙有輪椅、洗澡便盆椅的扶手、輪椅突出的後大輪,造成側向平行轉移位的阻擋。因此建議使用利於轉移位設計,扶手、靠腳可拆掀的輪椅,以及利於轉移位設計的洗澡便盆椅。高椅背可仰躺的輪椅也建議後輪勿突出椅面,才能方便個案在仰躺姿勢下平移轉位。
2.平面路徑高度可接近
病床與輪椅、洗澡便盆椅、洗澡床…等轉移位的標的,彼此高度必須接近。一般最容易達成的方式就是使用高度可升降調整的病床,便可以隨時配合輪椅、洗澡便盆椅的高度做調整。或是在購買時,特別挑選高度接近的產品。
原則三:以機械取代人力抬舉
被照顧者無法站起,而且環境狀況又無法水平移動,那就必須使用垂直升降的方式。站立式移位機以機械動力協助被照顧者站起,而懸吊式移位機則取代人力攜抱,垂直吊起移位。
新北市立八里愛心教養院、新北市輔具資源中心團隊合作
,參考相關文獻,研製 No-Lift 轉移位方式選擇流程圖,從民國99年開始至今已歷經4版。此流程圖正是遵循個案功能最大發揮原則、以水平移動取代垂直移動、以機器取代人力抬舉3大原則,引導轉移位策略的選擇。
流程圖藉由個案是否能夠維持坐姿,以及是否能夠站立,兩個能力參數做區分。能夠站立者只能選擇站立方式移位;可以維持坐姿者則盡量以坐姿方式移位,無法維持坐姿者才在仰躺姿勢下轉移位,符合個案功能最大發揮原則。

流程圖也說明平面路徑若是可淨空、高度可接近,則建議使用坐姿平移、仰躺平移的方式轉移位,符合以水平移動取代垂直移動原則。
可以維持站姿,但能力無法站起則使用站立式移位機協助;無法維持坐姿的極重度失能個案,或是平面路徑無法淨空、高度無法接近的狀況則使用懸吊式移位機,符合以機器取代人力抬舉原則。
轉移位五招!!!
理論上說來,人體移位時的姿勢不外乎站立、坐姿、仰躺,因此歸納出坐姿站立法、坐姿平移法、仰躺平移法;再加上有站立式移位機、懸吊式移位機兩種以動力機械的方式,因此可總結出五種零抬舉的轉移位策略
1.坐姿站立法
被照顧者先坐起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站立起身後再轉動、跨步,移位至目的地後再坐下的方式。照顧者過程中建議使用移位腰帶提供協助,可以有效地節省力氣,並且有效地預防跌到。
若是被照顧者只能站立,但是無法跨步,建議使用移位轉盤,讓無法跨步的被照顧者,轉位過程身體避免被扭轉,舒適度亦大大提升。
2.站立式移位機
使用站立式移位機,對被照顧者來說也是一種坐姿站立法,只不過站立式移位機可以提供機械動力的協助,避免照顧者工作傷害。
須提醒的是,站立式移位機的使用限制:被照顧者必須有基本的軀幹控制能力,下肢構造也要能夠承重。上述的限制條件也有一併呈現在No-Lift 轉移位方式選擇流程圖之中。
影片.手動站立式移位機
影片.電動站立式移位機
3.坐姿平移法
無法站起的被照顧者,先坐起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不需站起直接移動臀部到目的地。使用坐姿平移法被照顧者需要一定的坐姿控制能力,上肢也要能夠協助支撐平衡。
既然是平移方式,平面路徑必須可以淨空、高度可接近。坐姿平移法可以運用的輔具有移位板、高度可升降調整的病床、利於轉移位設計,扶手、靠腳可拆掀的輪椅,以及利於轉移位設計的洗澡便盆椅。
複習 選對輪椅 轉移位竟然可以不用「抱」!此集影片詳細說明坐姿平移法的操作方式。
影片.坐姿平移轉移位法
4.懸吊式移位機
無法維持坐姿的被照顧者極重度失能,轉移位完全依賴,使用懸吊式移位機,可以大大減輕照顧者的負擔。
被照顧者可以維持坐姿,但是因為移位平面路徑無法淨空、高度無法接近的狀況,也可以利用懸吊式移位機克服。
影片.懸吊式移位機
5.仰躺平移法
無法維持坐姿的被照顧者極重度失能,轉移位完全依賴,若是輪椅,便盆洗澡椅可以仰躺、傾倒,且轉移位的側向路徑沒有阻礙,那便可以在仰躺姿勢下平移轉位。
常見阻礙是:高背仰躺輪椅的扶手雖然可以拆掀,但是後大輪突出造成阻礙。事實上高背仰躺輪椅的使用者多半重度失能,已無法自推輪椅,實在可以選用介護小輪的輪椅,以利於水平路徑的淨空。
仰躺平移法可以運用的輔具有 全身型移位滑墊、高度可升降調整的病床、可仰躺、傾倒型輪椅,以及可仰躺型的洗澡便盆椅或可傾倒型的洗澡便盆椅。
總結
轉移位的方式有坐姿站立、坐姿平移、仰躺平移、使用站立式移位機、使用懸吊式移位機等5種方式。零抬舉政策(No Lift Policy)強調:個案功能最大發揮、以水平移動取代垂直移動、以機器取代人力抬舉3大原則。
因此個案若可以維持站立,便應使用坐姿站立法轉移位;個案只是力氣不足無法站起,則可以使用站立式移位機協助;若坐姿平面路徑可淨空、高度可接近則選用坐姿平移法;個案若已無法維持坐姿則建議使用懸吊式移位機以取代人力攜抱;個案無法維持坐姿,但仰躺平面路徑可淨空、高度可接近則建議仰躺平移法。
正確的策略搭配轉移位輔具的使用,可以達到個案訓練的效果、提高轉移位安全、降低工作傷害的發生。
每篇五分鐘,楊忠一陪你「瞭」輔具。讓輔具成為你的好夥伴,我會每周固定推出一篇輔具分享喔! 我的臉書、輔具中心粉絲團、Youtube 瞭 輔具頻道 期待您的訂閱加入!讓我們共同學習!以上內文相關產品都可以在輔具家找得到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