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保有自行進食能力的情況下
在罹患失智症初期,患者還充分保有自行進食的能力,因此基本上不需要特別加以看護。不過狀況因人而異,患者有可能只吃喜歡的食物,或剩下來的食物會變多。要注意營養的過與不及,同時盡可能全家人聚在餐桌前用餐,花點心思,讓患者能吃得津津有味又開心。
一旦患有失智症,即使眼前擺了再多菜餚,患者可能也只會注意到手邊的食物,為了讓他們吃得營養均衡,要若無其事地將碰不到的盤子移換至患者手邊,讓他們的視線能夠看到菜餚,或者不使用很多小碗盤,而是以一個大盤子把飯菜一起盛在裡面,方便患者吃完。此外,由於判斷力或理解力衰退,患者有時會把所有看得到的東西都放入口中,像是餐巾、筷架、牙籤等等,最好先把餐桌上所有不是食物的東西都收走。
明明還有自己進食的能力,卻不想吃東西的時候,或許是牙齒出了問題。要檢查是否有蛀牙或假牙不合等情況,有必要時須前往牙科就診。
隨著年齡漸長,唾液的分泌也會減少,有時在嚼碎食物或吞嚥上會產生困難,在這種情況下,不只食欲會減退,食物還會卡在喉嚨,或有因為誤嚥(註)而引發肺炎的危險。必須在烹煮食物時下點工夫,像是把食材切成一口大小,或把飯菜煮得軟爛些。
桌子的高度要多高?
吞嚥困難時,要注意桌子的高度。高度以手肘能90度擺放為準。
只吃手邊的菜,該怎麼辦?
把碰不到的菜餚若無其事地推到患者手邊。
用手抓食物的情況
假如患者忘記筷子或湯匙的用法,有時會以手抓食物來吃。就算對這樣的舉動感到有些震驚,但只要患者還有自行進食的能力,以及想吃的心情,就要尊重他們的意願,這一點很重要。要明白失智症患者就像重返兒童時期,甚至是嬰兒時期。
備註:誤嚥意指食物、飲料或唾液等誤入氣管的情況。
本文節錄自:圖解失智症:預防、治療、照護與相處一本通
作者:朝田隆(監修)
出版社:台灣東販(本文經授權轉載)購買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