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糖尿病衛教 退休好幸福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飲食營養

拒絕含糖飲料,趕走慢性病

撰文/林玫妮

圖表提供/劉奕醫師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臺灣屬於海島國家,每逢夏天既炎熱又潮濕,讓許多人養成了一天一杯手搖飲料的壞習慣,久而久之,各種不適症狀紛紛出現,但要戒掉飲料卻又如此困難,是否有方法,能夠在喝飲品之餘,又能兼顧健康呢?

從生活中減糖

萬芳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劉奕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一般成人每日所攝取的游離糖份,不得超過總熱量的10%,例如每天需要攝取2000大卡的熱量,一天就不要吃超過200大卡的游離糖份。

但是,一杯手搖飲料的糖份,往往遠遠超過了每天可以攝取的量,為了健康著想,若有各種慢性病者,如糖尿病,就應該徹底拒絕含糖飲料。劉奕醫師補充,每人每日所需的熱量,大致可以用體重直接乘以30來計算,然後游離糖只能占其中的10%,這樣就能算出自己可以攝取的糖份量了,建議喜歡吃甜點、喝飲料的人,能先養成減糖的習慣,例如本來喝全糖,再慢慢改為半糖、微糖來做調整。

甜蜜的陷阱

事實上,不只手搖飲料或是甜點裡面的糖份,在某些酒類中,也多多少少含有看不見的醣類。因此,劉奕醫師提醒,除了上面提到的糖尿病之外,像是有痛風的患者也要小心,避免尿酸過高,症狀發作;另外像結石的患者,糖容易使血糖變高、尿量變少,會使病情更加嚴重。

此外,許多人外表看起來瘦瘦的,卻在健康檢查的時候,被診斷出有脂肪肝的問題。這個事實告訴我們,長期接觸糖類即使外表看不出來,也依舊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不容小覷的影響。

同場加映:熱量公式參考

本文由退休好幸福授權轉載,更多實用訊息,請上<<退休好幸福>>

加入<<退休好幸福>>粉絲團,立即創造精彩第二人生

分類
退休好幸福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飲食營養

低GI飲食,減少腦霧失智風險

彙整編輯/Jennifer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作  者/鄭淳予
書  名/《健忘失神腦當機,你腦霧了嗎?:腦科醫師教你33個關鍵自救,提升專注、記憶、思考三大腦原力,大腦重置、預防失智》/三采文化

為什麼控制血糖的穩定,對消除腦霧這麼重要呢?這絕對不是糖尿病個案才要小心的問題。

因為研究就已經告訴我們,長期追蹤的結果,儘管沒有糖尿病,平時血糖值比較高的人,未來罹患失智的風險就是比較高!

03_02_135_02_water.jpg

血糖不穩對大腦造成的威脅

三高,即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在未來罹患失智的風險中,扮演的角色愈來愈舉足輕重。甚至有科學家提出:阿茲海默症可能是「第3型糖尿病」的假說,認為失智可能和大腦中胰島素的功能表現不正常有關。

血糖的不穩定也和發炎反應息息相關,當身體的血糖急遽升高時,會誘發身體釋放發炎的細胞激素,我們在一一四頁提到大量細胞激素會直接突破「血—腦障壁」的防線,然後進一步誘發腦中產生神經性的發炎反應(Neuro-inflammation),大腦的發炎就有機會導致腦霧現象。

所以,除了自一八四到一八八頁提到的「食物原形」和「地中海飲食」,「低GI飲食」也是對大腦具有保護作用的重要飲食原則!

低GI飲食,穩定血糖的好幫手!

良好的控制血糖就要多吃低GI的食物,但是GI是什麼呢?其實GI 就是「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的縮寫,是指食物對增加血糖快慢的影響力。若食物在消化後會迅速分解而造成血糖急速上升,就是具有高升糖指數;緩慢分解而血糖上升較慢的食物,就是具有低升糖指數。

簡而言之,當我們吃東西時,假使今天吃了A食物,使我們的血糖迅速上升,那它就是屬於高GI食物;假使今天吃了B食物,我們的血糖是緩慢上升的,那它就是屬於低GI的食物。

低GI飲食法有什麼好處?

  1. 穩定血糖值:當我們攝取低GI的食物時,我們的血糖濃度呈現緩慢上升,血糖濃度不會突然急遽上升,造成血糖不穩定。
  2. 延長飽足感:高GI的食物,會使血糖快速上升,當我們身體血糖濃度突然升高時,會促進胰島素大量分泌,而後出現飢餓感,因此改為攝取低GI的食物時,便能延長飽足感,降低飢餓感及暴飲暴食。
  3. 減少熱量及脂肪形成:血糖急速上升,在促進胰島素分泌的同時也會形成脂肪儲存在身體中,因此食用低GI的食物,讓我們的血糖緩慢上升,便能減少多餘的熱量及形成脂肪。對降低三酸甘油脂、總膽固醇都有一定的效果。

03_02_135_03_water

破除低GI飲食常見迷思

時常聽到有糖尿病的人不能吃甜,許多人和糖尿病個案以為甜度高的水果,GI值就一定高,因此大多數的朋友便會開始忌諱有甜味的食物,少了甜味的生活就少了色彩,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就如前面所言,甜度並非與GI值成正比,譬如奇異果雖甜,但GI值並不高,和芭樂、櫻桃、藍莓一樣都屬於低GI水果。我們要注意的是「升糖指數」,而非單靠味道來決定血糖升高的快慢。像是常見的低GI水果中,最耳熟能詳的便是甜度非常高的聖女小番茄了,所以不用再擔心所有與甜味相關的食物都無法品嚐啦!

03_02_135_04_water.jpg

如何吃得低GI?低GI食物選擇與吃法

我們要如何用簡便的方式來判斷哪些食物是屬於高GI或低GI呢?這邊提供幾個大方向讓大家參考:

  1. 食物的纖維含量:當食物的纖維含量越高,所需要消化的時間也相對較長,我們血糖上升的幅度也會較緩慢,像是葉菜類、糙米等食物都是很好的選擇。
  2. 食物的精緻程度:精緻碳水化合物,如蛋糕、糖果、果汁等,容易使血糖急遽上升,讓身體處在易發炎及氧化壓力中。所以我們應多攝取食物原形,除了避免攝入過多的人工添加品或調味品,也能穩定血糖及新陳代謝。當食物愈接近天然原形,比較偏向未經加工過後的食品,它的GI值相對來說也比較低。其他像是餅乾、蛋糕、洋芋片、滷肉飯、飲料等,都是不太合適的選擇。
  3. 食物的烹調方式:在烹煮食物的時候,盡量以清蒸及水煮的方法為主,保留食物的原形及營養,避免採用勾芡、油炸、煎等方式烹調,除了容易攝取過多的熱量之外,也會使我們的血糖較為不穩定。而常見的水果,最佳的食用方式便是直接食用,不宜打成果汁。
  4. 進餐速度:胰臟會分泌許多酵素,幫助食物的消化,其中也會消化澱粉,而我們的唾液也有這樣的功能。因此當我們仔細地咀嚼食物時,食物在口中滯留時間愈久,愈能減少胰臟的負擔,有助於調節血糖。

本文由退休好幸福授權轉載,更多實用訊息,請上<<退休好幸福>> 
加入<<退休好幸福>>粉絲團,立即創造精彩第二人生

分類
糖尿病衛教 退休好幸福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血糖要穩定!沒有不舒服一樣要就醫治療

彙整編輯/Yukie、摘自/《糖尿病不可怕!穩醣靠自己45招:新陳代謝第一名醫教你遠離截肢、失明、洗腎併發症》、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血糖的穩定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只要我人沒不舒服,不就沒關係?血糖異常通常沒有顯著症狀,不痛不癢的,因此許多病患即使知道自己血糖值偏高,也不見得會積極治療。

曾經有患者問我:「血糖值有時會高到三、四百,都沒有不舒服的症狀,需要治療嗎?」門診中,有時也會有年長的病患抱怨,只不過偶爾想吃一點甜食,卻因為糖尿病,所以這個不能吃、那個不准碰,感覺人生沒有什麼意思。

為什麼要控制血糖?難道你忍心讓血管、神經、肝、腎……一直浸泡在糖水中,像鮮綠的果實逐漸萎縮嗎?

我常舉一個真實的病例來說明血糖控制的重要性

有個病患的女兒常陪著父親一起來看診,她說爸爸一直無法接受自己得了糖尿病這件事,因此血糖控制得不太好,而且又特別喜歡吃甜食。為了控制父親的血糖,常常引爆家庭衝突。

有一次,父親的血糖竟然飆到七百多,陷入半昏迷狀態,家人緊急將他送到醫院。幸好早一步就醫,命撿回來了。有了這次的經歷,老人家承諾會好好吃藥,沒想到醫師卻說以後要靠施打胰島素的方式來控制血糖。

聽到要打胰島素,父親嚇死了,因為打針就要打一輩子,怎麼受得了?由於情緒大受打擊,血糖又開始起伏不定,全家被搞得人仰馬翻,病患自己也很累。

03_04_276_02_water.jpg

希望大家都能認清,血糖過高,就應該好好利用飲食、運動來控制或接受藥物治療。如果只是高一些(空腹血糖在一百四十以下),或許還可以使用減重、運動或調整飲食等方法來控制;但若血糖值已經高到兩、三百以上,就要考慮使用藥物。

因為當血糖一旦高過正常值,其代謝不完全的產物就會對身體器官組織造成傷害,及早治療和控制才是王道。當然,人都難免會有嘴饞的時候,如果血糖控制不錯時,偶爾吃一點點甜食那是無可厚非,只要把量控制好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動不動就大吃大喝,一定要吃到自己心滿意足為止,就萬萬不可!

03_04_276_03_water.jpg

牢記糖尿病飲食十法

想要控制飲食成功,其實沒有那麼難,謹記以下祕訣,可以事半功倍。

  1. 避免慾望擴大:心裡想吃某種食物時,就可能會吃下更多的食物,記得,不要讓渴望擴大。
  2. 聰明選擇:選擇全麥、低脂或脫脂牛奶為主的健康早餐。
  3. 閱讀標示:養成詳閱食品營養標示的習慣。除了營養成分,別忘了熱量。
  4. 記算分量:將每餐可吃的分量先分好,儘量少吃合菜,以免過食。
  5. 細嚼慢嚥:嚴禁狼吞虎嚥,每一口都至少咀嚼二十次再吞下。
  6. 不要撿菜尾:現在因為怕浪費一塊錢而吞下所有食物,將來可能為了健康需花一百元。
  7. 遠離吃到飽:減少上吃到飽餐館的機會。寧可選擇小分量或兒童餐,吃七分飽就好。
  8. 多喝水:餐前、餐間、餐後不妨喝水,可以抑制食慾和促進代謝(也可以綠茶代替)。
  9. 適量點心:兩餐中間可以適量地吃點點心,避免下一餐過餓而吃太多。記得選擇多纖維、少熱量(無糖蒟蒻、愛玉、仙草)。
  10. 飲酒不過量:注意每克酒精產生七大卡熱量,在飲用時的分量上要克制。

本文由退休好幸福授權轉載,更多實用訊息,請上<<退休好幸福>> 
加入<<退休好幸福>>粉絲團,立即創造精彩第二人生

分類
糖尿病衛教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飲食營養 家天使 居家照顧 居家醫療

想要預防及改善糖尿病,就靠這個維生素!

依據國民健康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

臺灣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1.5%,女性盛行率10.3%,估計台灣有超過100萬名女性罹患糖尿病。另外,在臺灣糖尿病連續6年高居女性十大死因第三位(男性為第六位),105年死亡率每十萬人41.9人(男性42.8人),估計近5,000名女性死於糖尿病的危害。

就是因為糖尿病的危害如此可怕,今天家天使就來告訴大家,究竟哪個維生素這麼神奇,可以預防及改善糖尿病。( 歡迎加入家天使粉絲專頁,每天得到最新的健康資訊 ! )

認識造成糖尿病

人體控制血糖的主要激素–胰島素是由胰臟裡的 β 細胞工廠所製造,能促使身體的組織儲存及利用血液中的血糖,當工廠出現問題或身體無法利用或儲存血糖時,就會造成一般大眾所認識的糖尿病,也因此,糖尿病依照發生的原因主要分成兩型:

第一型糖尿病

目前研究(註1)發現主要是因為遺傳性、環境及藥物造成自體免疫使得β 細胞受損,好發於小孩,然而全年齡都有可能發生。當β 細胞受損後,製造的胰島素就會不足,產生糖尿病的症狀。

第二型糖尿病

主要是後天的生活習慣、先天的遺傳因素甚至是因為其他疾病所造成(註2),跟第一型糖尿病不同的是,通常第二型糖尿病人的β 細胞功能都正常,但卻因為(1)周邊組織對胰島素產生阻抗現象,使得身體對胰島素反應不佳,無法有效利用血糖。(2)當身體對胰島素產生阻抗後,身體為了能夠維持正常血糖的利用情況,就會努力製造胰島素,然而,當努力製造的量趕不上身體對胰島素的阻抗時,就進一步使得血糖更難控制。

所以,到底是甚麼維生素這麼神奇,可以預防及改善糖尿病?

答案就是,維他命D,根據許多研究(註3-5),如果每天規則攝取維他命D,可以降低得到第一型糖尿病的機率。另外,不管是已經罹患第一型或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一般的正常人,每天攝取足夠的維他命D都可以改上血糖的控制,並且增加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正常人每天該攝取多少維他命D?

維他命D攝取量.JPG
維他命D每日建議攝取量(翻譯自https://ods.od.nih.gov/factsheets/Vitamin%20D-HealthProfessional/#en1​​)

目前根據研究(註6),隨著年紀不同,維他命D的攝取量介於每天400-800IU,但千萬記得,維他命D並非一般的水溶性維生素可以輕易地隨尿液帶走,是屬於脂溶性維生素,攝取過多的維他命D反而會造稱高血鈣、腎衰竭等等的症狀,千萬要注意喔!

如何攝取維他命D?簡單一句話,去曬太陽吧!

你沒看錯,就是這麼簡單,因為維他命D是維生素中少見人體可以自己產生的,只是產生的方式需要透過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皮膚,皮下組織會利用其能量生成維他命D,再運送到肝臟處理後,變成具有活性的維他命D,即可產生作用。

除了曬太陽還有其他辦法嗎?

如果長輩因為臥床或是行動不便,也可以補充含維他命D的食物來獲取,像是蛋黃、肝臟、牛奶等均含有維他命D,其中以魚肝油含量最多。

最後,糖尿病病人若沒控制好血糖,長期高血糖將引發一連串併發症,包括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糖尿病足、心血管疾病問題等。建議不管有沒有罹患糖尿病的長輩,都應該要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並且攝取足夠的營養,才能維持良好的健康!

參考資料

註1:Environmental Triggers and Determinants of Type 1 Diabetes. Diabetes. 2005, 54: S125–S136. PMID 16306330doi:10.2337/diabetes.54.suppl_2.S125.

註2:Management of blood glucose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January 2009, 79 (1): 29–36. PMID 19145963.

註3:Role of Vitamin D in Insulin Secretion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for Glucose Homeostasis,Int J Endocrinol. 2010; 2010: 351385.

註4:Vitamin D and diabetes,Can Fam Physician. 2008 Jun; 54(6): 864–866.

註5:Vitamin D deficiency and diabetes.,Biochem J. 2017 Mar 24;474(8):1321-1332. doi: 10.1042/BCJ20170042.

註6:Institute of Medicine, 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Calcium and Vitamin D.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2010.

本文授權轉載自 家天使,歡迎下載家天使APP 安卓版 、蘋果版,預約居家照顧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