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退休好幸福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代謝症候群,比癌症更危險的「四高」危機?

撰文/陳軒凡、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該如何遠離比癌症更危險的「四高」危機?超完美的「降四高計畫」,從知己知彼,了解疾病生成,再到飲食、運動的教戰,幫助您繳出漂亮的四高數值,回復健康活力!

高血壓、高血脂與高血糖,是一般民眾熟知的「三高」疾病。但受到不良飲食、生活習慣影響,根據最新年度的國人十大死因調查發現,除了高血壓、高血脂與糖尿病等傳統「三高」疾病,所釀成的病變全數上榜之外;高尿酸所引發的腎臟病變,也擠進排行榜,「新四高」所帶來的死亡風險,並不亞於癌症威脅。

03_03_55_02_water.jpg

臺灣四高族群 集中40歲以上

財團法人全民健康基金會副執行長暨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粘曉菁表示,臺灣的四高盛行率,隨著年紀增長,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系主任張坤正指出,四高多發生在40歲以上年齡層,高血脂更是在30歲後,就顯著升高。

張坤正醫師進一步提到,受到飲食西化影響,民眾高鹽、高油、高糖等食物攝取量顯著增加;加上缺乏運動、工作壓力大,以及年齡老化的自然因素,多重原因加乘,「四高就這麼悄悄成為健康的致命殺手!」

03_03_55_03_water.jpg

四高因子全集合 釀代謝症候群

對於有四高問題者,不論哪一項數值過高,對健康共同的傷害,就是造成血管發炎與動脈硬化,引發心臟、腎臟、腦血管等器官缺血與循環障礙。尤其對於長者來說,「四高」不幸「全蒐集」到,等同於一連串危險因子群聚,近年醫界改以「代謝症候群」這項名詞,來解讀這項高發生率的健康危機。

粘曉菁醫師表示,「代謝症候群」的判斷標準,全世界有許多版本。她引用國民健康署的資料指出,「代謝症候群」最廣泛的定義,主要是指血壓、血糖、血脂異常,以及腹部肥胖等危險因子群聚現象,這是諸多慢性病發生前的重要警訊。

根據國民健康署對於「代謝症候群」的判斷標準,是以「一粗、二高、血脂異常」的前提下,擬訂了5項危險因子,只要符合1項,就是「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族群;有3項(含)以上者,則可判定有「代謝症候群」。

03_03_55_04_water.jpg

本文由退休好幸福授權轉載,更多實用訊息,請上<<退休好幸福>> 
加入<<退休好幸福>>粉絲團,立即創造精彩第二人生

分類
退休好幸福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致命的元凶!6種常見的肺病共病症

撰文/林玫妮、製圖/吳紘宇、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所謂共病症,即患者主要疾病外,與其他已存在的病症,交互影響所產生的疾病症狀。例如:糖尿病人同時患有高血壓,兩者在代謝與平衡的作用裡若控制不當,腎功能惡化就必須洗腎。

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內科系呼吸道疾病科主治醫師黃建達醫師強調,當呼吸道氣流阻塞,引起心肺功能和氣體交換的障礙,就有可能導致全身系統性的反應。

針對肺阻塞,常見的共病症主要有下列6種:

◆ 第一種:肺癌

  1. COPD患者罹患肺癌機率,較正常人高出3至4倍。

  2. 吸菸的肺癌患者中,有12%患有COPD。

03_03_64_02_water

◆ 第二種:心血管疾病

  1. 吸菸不只會破壞肺部功能,同時也會引起系統性的慢性發炎,而心血管疾病即為體內慢性發炎的反應。

  2. 心衰竭與COPD共病,是造成急性呼吸道衰竭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 第三種:胃食道逆流

  1. 同時患有COPD與胃食道逆流者,因食道長期發炎使肺部受到影響,容易乾咳、呼吸困難。

  2. 需特別小心肺部纖維化,一旦惡化存活率甚至低於肺癌。

◆ 第四種:代謝症候群與糖尿病

  1. 研究發現COPD的病人,患有代謝症候群與糖尿病的機會較高。

  2.  COPD本身是一種慢性發炎,與代謝症候群亦有相對的關聯性,在治療的時候需特別注意,不可忽略。

03_03_64_03_water

◆ 第五種:肌肉萎縮與骨質疏鬆

  1. 長期咳嗽,胸肌部位肌力變差,質量與密度也跟著減少。

  2. COPD患者因易喘,運動量間接減少,使骨質快速流失,平衡感亦會受到影響。

◆ 第六種:憂鬱症

  1. 久咳、胸悶、喘不過氣等症狀無法改善,長時間下來生活品質變差。

  2. 生活不再像以往舒適,身心受到折磨,各種負面情緒出現。

本文由退休好幸福授權轉載,更多實用訊息,請上<<退休好幸福>> 
加入<<退休好幸福>>粉絲團,立即創造精彩第二人生

分類
退休好幸福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飲食營養

代謝症候群的發生跟平常重口味、吃太鹹有關嗎?營養師教你五個判斷準則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所謂代謝症候群,正是因為不良的生活與飲食習慣、遺傳、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如果加上有肥胖的症狀,發病的機率就會更高。然而,代謝症候群的發生跟平常重口味、吃太鹹有關嗎?

根據五個準則做判斷

林口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林逸昕表示,針對代謝症候群的判定,主要可以分為以下5個準則︰

  1. 腹部肥胖︰男性的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

  2. 血壓偏高︰平常有在服用醫師處方的高血壓控制藥物,又收縮壓≧130mmHg或舒張壓≧85mmHg。

  3. 空腹時血糖偏高︰平常有在服用醫師處方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空腹血糖值≧100mg/dL。

  4.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男性<40mg/dL、女性<50mg/dL。

  5. 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偏高:TG ≧150 mg/dl

以上5點,若有符合其中三點,就是代謝症候群。

鹽是其中一個原因

由上述的準則可得知,當鹽分攝取過高時,會導致血壓上升,造成血管內皮細胞受損,更容易造成膽固醇的堆積,使血脂上升。

林逸昕營養師指出,不能完全說吃太鹹100%會罹患代謝症候群,意思是吃太鹹會使血壓上升,而血壓又是前面提到的5項標準之一,如果同時又有肥胖問題者,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機率就會增加。

因此,想要預防代謝症候群,在鹽分攝取的量上,還是要有所拿捏。

本文由退休好幸福授權轉載,更多實用訊息,請上<<退休好幸福>> 
加入<<退休好幸福>>粉絲團,立即創造精彩第二人生

分類
退休好幸福 運動訓練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4高動計畫,告別代謝症候群

撰文/陳軒凡、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想要有效遠離四高

(編按:四高分別指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高尿酸)為健康帶來的威脅,除了及早就醫,按時服藥;臺大醫院家醫科兼任主治醫師粘曉菁醫師指出,維持規律生活、運動,以及充足睡眠,也是控制病情的良方。

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科系主任張坤正醫師並提醒,已確診為四高的癮君子,最好徹底戒菸,且避免過度勞累與長期處於過度壓力狀態,健康的生活型態,才是降低四高最根本的方法。

對於不少有四高問題的患者,常會聽醫師苦口婆心建議要「多運動」。國民健康署過去曾發表新版國民運動指引,建議每天運動15分鐘,平均壽命可多3年,不但能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也能減少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達到延壽效果。

運動量循序漸進 有氧運動為佳

過去國際間曾長期推廣,每天運動30分鐘,可有效降低癌症、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等疾病風險。但粘曉菁醫師觀察,不少上了年紀,有四高問題的長者來說,過去沒有養成運動習慣,加上體力不好,「每天要運動30分鐘,的確有困難」。

她建議,四高病患運動應該要循序漸進,可從輕鬆的快走15分鐘開始,慢慢加重運動強度、時間,才不會健身不成反傷身。

張坤正醫師表示,「有氧運動」是四高病患健身的最好方式。最常見的有氧運動,例如:慢跑、快步走、爬山、自行車、健身操、游泳、太極拳,以及非競技性的羽球、籃球和乒乓球等。

運動非多多益善 糖尿病患尤當心

「對四高患者來說,運動強度要注意!」張坤正醫師提醒,運動強度過小,無法收到療效;但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運動強度過大,又容易誘發低血糖。

因此,四高患者在運動時,必須控制強度,糖尿病患者尤其要留心。他建議,最好在飯後2小時再開始運動,一週運動次數,最好3次以上。

03_03_60_02_water

運動4重點 讓你有效降四高

想要擺脫四高所帶來的疾病與死亡威脅,運動絕對是控制與改善病情的關鍵。粘曉菁與張坤正醫師建議,四高患者最好選擇能夠微喘、流汗的有氧運動來健身,並可把握以下4個運動重點。

重點一:每日運動至少15分鐘

運動頻率方面,剛開始應把握「一週3次,每次15分鐘」原則,若時間與體力允許,應維持每日運動至少15分鐘,進而一週5次以上,每次最少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是最理想的運動頻率。

重點二:運動前務必暖身

在進行慢跑、快步走等有氧運動前,四高患者因為血糖、血壓等數值控制不佳,容易發生不適。建議任何運動前,可花個3至5分鐘,做些簡單的體操、拉筋等伸展暖身運動,才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重點三:增加平日活動量

除了養成運動習慣,四高患者平時也應把握「活動」機會,比如資深上班族,每坐40至50分鐘,就要起來活動一下;搭捷運時,體力允許可以爬樓梯替代搭電梯;短程通勤族,可以走路替代搭公車。

重點四:運動重質不重量

對於有四高毛病的長輩來說,心肺功能不若年輕人,運動健身雖是好事,但若身體不允許,別勉強做大量有氧運動。建議運動除了把握「循序漸進」原則,還要做到「持之以恆」,養成良好運動習慣,才能擁有健康。

03_03_60_03_water.jpg

本文由退休好幸福授權轉載,更多實用訊息,請上<<退休好幸福>> 
加入<<退休好幸福>>粉絲團,立即創造精彩第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