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退休好幸福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致命的元凶!6種常見的肺病共病症

撰文/林玫妮、製圖/吳紘宇、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所謂共病症,即患者主要疾病外,與其他已存在的病症,交互影響所產生的疾病症狀。例如:糖尿病人同時患有高血壓,兩者在代謝與平衡的作用裡若控制不當,腎功能惡化就必須洗腎。

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內科系呼吸道疾病科主治醫師黃建達醫師強調,當呼吸道氣流阻塞,引起心肺功能和氣體交換的障礙,就有可能導致全身系統性的反應。

針對肺阻塞,常見的共病症主要有下列6種:

◆ 第一種:肺癌

  1. COPD患者罹患肺癌機率,較正常人高出3至4倍。

  2. 吸菸的肺癌患者中,有12%患有COPD。

03_03_64_02_water

◆ 第二種:心血管疾病

  1. 吸菸不只會破壞肺部功能,同時也會引起系統性的慢性發炎,而心血管疾病即為體內慢性發炎的反應。

  2. 心衰竭與COPD共病,是造成急性呼吸道衰竭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 第三種:胃食道逆流

  1. 同時患有COPD與胃食道逆流者,因食道長期發炎使肺部受到影響,容易乾咳、呼吸困難。

  2. 需特別小心肺部纖維化,一旦惡化存活率甚至低於肺癌。

◆ 第四種:代謝症候群與糖尿病

  1. 研究發現COPD的病人,患有代謝症候群與糖尿病的機會較高。

  2.  COPD本身是一種慢性發炎,與代謝症候群亦有相對的關聯性,在治療的時候需特別注意,不可忽略。

03_03_64_03_water

◆ 第五種:肌肉萎縮與骨質疏鬆

  1. 長期咳嗽,胸肌部位肌力變差,質量與密度也跟著減少。

  2. COPD患者因易喘,運動量間接減少,使骨質快速流失,平衡感亦會受到影響。

◆ 第六種:憂鬱症

  1. 久咳、胸悶、喘不過氣等症狀無法改善,長時間下來生活品質變差。

  2. 生活不再像以往舒適,身心受到折磨,各種負面情緒出現。

本文由退休好幸福授權轉載,更多實用訊息,請上<<退休好幸福>> 
加入<<退休好幸福>>粉絲團,立即創造精彩第二人生

分類
退休好幸福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心血管疾病

5個危險群,當心中風找上門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話一說出口,只見年邁的男主人立刻倒下,造成一陣驚慌失措,這樣的戲碼,時常在本土劇中出現。不過,看似荒謬的劇情,還真的有可能發生在現實生活之中。

03_04_162_02_water.jpg

中風的2種類型

臺中榮民總醫院中風中心主任陳柏霖指出,中風可分為以下2種類型:

  1. 出血性中風:因血腫壓迫到腦部組織,造成腦損傷、扭曲,此類型的中風約占20%,分為腦實質內出血與腦實質外出血,較常有頭痛或嘔吐等症狀。
  2. 缺血性中風:缺血性中風為主要類型,占了80%之高。由於部分腦部的血液供應不足,導致血管栓塞等連鎖反應,如果超過5分鐘以上沒有暢通,即有可能使腦組織停止運作,受到嚴重的損傷,導致周圍功能障礙與壞死,好發於秋冬季節變換之際,不緊急處理會有殘障或死亡的風險。

03_04_162_03_water.jpg

5種人要小心

那麼,引起中風的原因到底是什麼?與生活習慣或者各種慢性病,是否有絕對的關聯性呢?陳柏霖醫師表示,下列5種人屬於高危險群,應該多加注意:

  1. 高血壓:當血壓過高,會促使血管內壁受損,當低密度的膽固醇過於堆積,就會引起血管栓塞,加速血管硬化,造成血管阻塞或腦出血的危機。陳柏霖醫師說,在「三高」裡面,以高血壓的威脅性最高,根據數據顯示,高血壓者罹患中風的機率,比其他人高了3至5倍之多。
  2. 高血脂:高血脂會提高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導致動脈粥狀硬化,使血管更加狹窄,當血管壁斑塊掉落,即會形成血栓子,擴大了腦中風的機率。
  3.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壁較常人易增厚、硬化,故會導致血管阻塞與斑塊剝落,誘發中風。
  4. 各類心臟疾病:隨著年紀增長,若伴隨著其他慢性病,就更容易產生心律不整、心房顫動的問題,若有心臟瓣膜相關疾病,容易形成血栓,提高中風風險,且患病機率是常人的5至17倍。
  5. 吸菸:長期吸菸會破壞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引起發炎反應提高動脈粥狀硬化的機率,研究證實,吸菸者罹患中風的機率,為不吸菸者的3倍。

陳柏霖醫師提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十分重要的,平常盡量不要熬夜,避免失眠、焦慮的情況產生;慢性病者要注意飲食與作息,多吃蔬菜水果,維持適量的運動,杜絕中風找上門。

本文由退休好幸福授權轉載,更多實用訊息,請上<<退休好幸福>> 
加入<<退休好幸福>>粉絲團,立即創造精彩第二人生

分類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家天使 居家照顧 居家醫療

長輩獨居要注意,中風把握黃金三小時!

腦血管疾病

根據105年衛生福利部統計,位居十大死因的第四名,每年因中風死亡人數12萬人,根據過往研究資料,長輩中風後五年內,有30%會再度中風。另外中風影響長輩與家屬生活甚劇,更不用說後續龐大醫療、經濟支出,因此家屬一定要提高警覺!

中風快速口訣:「FAST」與「臉歪手垂大舌頭 記下時間快送醫」,用來辨識長輩中風初期的重要症狀

  1. 「F」就是FACE-臉歪: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
  2. 「A」就是ARM-手垂: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下垂。
  3. 「S」就是SPEECH-大舌頭: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
  4. 「T」就是TIME-記下時間、快打電話送醫:當上面三種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

中風黃金搶救時間3小時

國民健康署一直在推動的就是「中風黃金搶救時間3小時」,原因是因為過往研究顯示,在發生中風後3小時內治療效果最好,也因此,如果長輩發生中風時,能在第一時間就被發現並處理,絕對是相當重要的事情。

如果家屬平常上班,必須留長輩一個人在家,建議可以預約家天使的陪伴服務,單次最短只要預約3小時,中午的時間去陪陪長輩,關心一下長輩狀況,讓長輩如果發生中風的時候能被即早發現、即早治療!

參考資料:

  1. 牢記中風症狀 把握搶救黃金3小時
  2. 105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
  3. 搶救腦中風 黃金3小時仍是關鍵
  4. 談缺血性腦中風的急性治療與一般處置

本文授權轉載自 家天使,歡迎下載家天使APP 安卓版 、蘋果版,預約居家照顧服務​。

分類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家天使

美國心臟學會最新的高血壓指引,五分鐘帶你簡單剖析!

美國心臟學會AHA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每過幾年就會統整最新醫學研究並發佈最新的高血壓指引,根據最新一期的指引將血壓標準制定如下:

3
以上表格僅供參考,高血壓診斷還是要交給專業醫生!

根據上表,將血壓分為五個區塊

正常的血壓(Normal blood pressure)

只要血壓在 120/80 mmHg以下,並且非低血壓狀態(一般人收縮壓低於90或是舒張壓低於60就有可能是低血壓),就算是正常血壓。但千萬別因為現在血壓在正常值內就輕忽,要繼續努力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與均衡的飲食,並且避免攝取過多反式脂肪與鹽類。

升高的血壓 (Elevated)

當測量出來的血壓,收縮壓介於120-129 mmHg 並且舒張壓低於 80 mmHg 就算是較高的血壓。千萬要注意,要努力去控制它,因為有可能會轉變成高血壓。

高血壓第一期 (Hypertension Stage 1)

高血壓第一期是指持續測量道收縮壓介於130-139 mmHg 及 80-89 mmHg。 通常在這時候醫生會建議意你改變生活習慣,並且針對有高風險罹患動脈硬化性心臟病(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像是中風等等的病人,進行藥物的控制。美國心臟協會也有提供一個心臟病與中風風險評估計算機,雖然是英文的大家也可以參考看看。( Check. Change. Control. Calculator™. )

高血壓第二期 (Hypertension Stage 2)

當持續測量到血壓超過 140/90 mmHg 時,就算是進入高血壓第二期。在這時通常醫生會針對血壓進行藥物控制,並且搭配生活習慣的改變。

高血壓危機 (Hypertensive crisis)

這是特指高血壓中需要特別需要注意的狀況。當你突然量到血壓超過180/120 mmHg、並且休息五分鐘後再次測量依然如此,那你就很有可能是高血壓危機的狀況,請盡快尋求醫療協助。特別是,當你量到這麼高的血壓時出現了其他的症狀,像是胸口疼痛、呼吸急促、後背疼痛、全身感到無力 、視力改變或說話困難等等症狀,千萬別遲疑,請立刻打119求救。


高血壓有哪些症狀呢?

高血壓之所以被稱為最可怕的隱形殺手,就是因為它的症狀通常都不明顯,更重要的是在大部分的案例中,高血壓並不會造成頭痛!最有利的證據就是大部分處在高血壓危機的患者通常都不會頭痛,因此當你遇到強烈的頭痛時,建議尋求醫生的協助,有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其他跟高血有關的症狀 其實有蠻多的症狀可能出現在高血壓患者身上,但通常高血壓不是直接造成的主因或是並不是每個高血壓患者都有,像是:

1.眼睛出血 Blood spots in the eyes

眼白出血或稱結膜下出血(subconjunctival hemorrhage) 常見於有糖尿病或是高血壓的病人,但其實兩個疾病都不是造成這樣狀況的主因。飛蚊症也是類似情況。另外,眼科醫生通常會在未控制高血壓的病人身上,發現視神經的已經受到傷害。

2.臉部潮紅 Facial flushing

臉部潮紅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臉部的血管擴張,通常發生的原因有很多像是冷天氣、吃到辣的食物、攝取含酒精的飲料或是情緒的變化,但其實這些情況都會短暫造成血壓的上升,因此高血壓的病人有時也會發生,尤其當病人血壓突然比平常還高的時候特別會發生。

3.頭暈 Dizziness

通常頭暈發生在高血壓病人時,往往是因為控制血壓藥物造成的副作用,並不是因為高血壓。然而,若長輩或是你自己本身突然之間突然頭暈、身體失去平衡或協調感並且突然感到行走困難,這些都可能是中風的徵兆。更不用說,高血壓是造成中風的主因,因此當高血壓的病人發生上面這些情況時,一定要特別注意。


高血壓會造成那些併發症呢?

高血壓造成併發症通常都是因為血壓過高或視動脈硬化的結果。像是:

  1. 眼底病變 造成眼睛出血、視神經受損、視乳頭水腫或黃斑部病變,引響視力。
  2. 心臟病變 像是心臟肥大、心臟衰竭或是心肌纖維化,另外當高血壓伴隨心肌梗塞時,也會提高病人的死亡率。
  3. 血管病變 像是大動脈硬化,動脈粥狀硬化等等。高血壓患者發生血管阻塞的機會也會增加。由於血管硬化的加速及血管中壁的壞死,容易造成血管瘤及血管中壁的剝離。
  4. 腦部病變 高血壓經常造成腦部血管病變、出血或是栓塞,其中甚至腦梗塞發生率在高血壓的病人比一般人高出30倍。
  5. 腎臟病變 過高的血壓也會對腎臟造成引響,尤其是腎衰竭更是常見的併發症。
根據統計,高血壓心臟病是高血壓最重要的併發症。高血壓患者中60~75%死於心臟的併發症,15~20%死於腦部血管障礙,5~10%死於腎病變的尿毒性,其餘死於剝離性大動脈瘤。因此如何藉由良好的生活習慣來預防與控制高血壓,就是很重要的課題。
因此下一篇文章,就會向大家介紹,如何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遠離高血壓的風險!

本文授權轉載自 家天使,歡迎下載家天使APP 安卓版蘋果版,預約居家照顧服務​。

參考資料:
1. What are the Symptoms of High Blood Pressure?http://www.heart.org/HEARTORG/Conditions/HighBloodPressure/UnderstandSymptomsRisks/What-are-the-Symptoms-of-High-Blood-Pressure_UCM_301871_Article.jsp#.Ws4hsohuaWA
2. The Facts About High Blood Pressure http://www.heart.org/HEARTORG/Conditions/HighBloodPressure/GettheFactsAboutHighBloodPressure/The-Facts-About-High-Blood-Pressure_UCM_002050_Article.jsp#.Ws4hj4huaWA
※以上資料與圖片均取材自 http://www.heart.org/HEARTORG/
分類
長照知識 視力保健

你知道夏秋交替要注意哪些疾病?

每當夏季和秋季交替的時候,早晚溫度變化快速,正是下列疾病好發的時節,

你知道出現哪些症狀該有所警覺呢?

1. 心血管疾病

秋天早晚溫度變化大,血管一遇到氣溫驟降,管壁就會收縮。導致管腔狹窄、血管痙攣和血壓波動,給心臟帶來極大的負擔。若有胸悶、心悸、呼吸急促、暈眩等情形,請提早就醫。

尤其成年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就比一般人更易罹患心血管疾病。規律運動、健康飲食、戒菸、控制飲酒量,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

photo.jpeg
心血管疾病的總和,幾乎和第一名的癌症死亡人數差不多。

2. 急性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種非常常見,卻不易察覺的眼部疾病。後天失明的原因中,第一名是白內障,第二名就是青光眼。

眼球內有一透明清澈的液體叫「房水」,房水液不斷在眼球內部流動(紅色箭頭)。若房水排流系統受阻,眼球內部的壓力就會上升,就是青光眼。( 阻塞有多種原因,這個就不多說了 )。

7544814780_5c09e8198d_o.png
圖片來自 Flickr

35歲以上、近視>600度、遠視兼白內障患者、眼睛曾受過外傷者,糖尿病、動脈硬化、嚴重貧血、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都是急性青光眼的高危險群。若出現眼睛劇痛、紅腫、怕光、視力模糊、血壓上升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註:若服用含有副交感神經阻斷劑的感冒藥時,也會增加青光眼的發生率。

3. 乾眼症

是眼睛淚液分泌量不足或是分佈不均,或是淚液過度蒸發。好發於60歲以上長者和更年期女性,近年來因3C產品使用時間增加,罹患年齡有下降趨勢。治療大多補充人工淚液,若沒有及時處理,嚴重可能引發角膜破皮潰爛或是嚴重的視力障礙。

20746541399_65e6f271c3_h.jpg
女性好發乾眼症是男性的兩倍。圖片來源 Flickr

建議平時多補充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用眼每30~50分鐘讓眼睛休息15分鐘。若配戴隱形眼鏡,配戴時間也不宜過長。

4.普通感冒(以鼻病毒為主)

是一種上呼道感染,好發於秋天約九月與春天的4月。臨床上可看到流鼻水的鼻炎、咽炎增多,但很少看到發燒現象。

主要預防方法是強化自身抵抗力。注意增減衣物和個人衛生,避免去人群擁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