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居家照顧 居家醫療 我是獅子軍,照顧失智君

長照點線面/智慧照護要貼近市場需求

從整體的產業發展趨勢下,物聯網的創新應用已是顯學,同步在雲端運算與無線網路的發展相互拉抬,伴隨區塊鏈的驗證機制,數據分析與人工智能的智慧應用,讓整個物聯網的應用解決方案,漸趨完整與齊備。

在整個智慧家庭、智慧社區、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觀光、智慧照護、智慧娛樂等,都不乏非常多的產業投入,也開發出許多優質且完整的解決方案,在常態性展場或周期性展覽,都常常見到他們身影。

但當這些優質的物聯網應用回到市場面,似乎與商業模式的應用,仍存在那麼一點點的距離。

過往到現今台灣科技產業非常的成功,研發生產出很棒的電腦、手機等3C產品,以「供給端」的思維,推動到消費者市場,延續過往的成功模式,進入到「需求端」思維物聯網時代,往往就面臨到以下的挑戰:

首先,需求端的使用者端,未必可以使用提供完成的物聯網設備,因無法有效的布建設備,收不到終端資訊,整個系統就無法運作。

其次,物聯網完整產品與實際情境難以完整融合,進而使得情境必須因應物聯網的產品作流程調整,影響整體使用順暢。

第三,物聯網系統產品過於昂貴,難以透過傳統採購的交易模式進行,透過服務費或是商業分潤的模式,看來是比較容易成為物聯網廠商與場域應用者的交集點。

以照護與科技結合的案例來看,照護產業是一個既複雜又專業的行業,牽扯非常多的考量層面,這也是這個產業一直與物聯網產品緩慢溝通中的原因。

不是真正從事過照護產業的公司,其所做出來的智慧照護產品系統,往往有如隔靴搔癢,而無法精準解決問題。

智慧照護必須要先從實際應用情境端出發,透過臨場的照護產業營運經驗,累積出照護產業的domain know-how(專業知識),進而定義出需求,開展出營運企畫、系統企畫、系統開發,再進一步選擇最被場域所接受的物聯網接收設備,進行初步的場域實證試煉。

透過持續性的最適化情境調整後,真正去定義出一套完整的智慧照護物聯網應用產品,才能使產品貼近場域需求。

至於後續再與實際服務結合,與照護端進行定價分潤的合作機制,讓整體的投資收益與再研發,可以得到一個完整的正向循環,這又是另外一件重要的事了!

(作者是台灣受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本專欄每周三刊登)

本文授權轉載自 台灣受恩(股)公司 ,歡迎加入該公司經營的「我是獅子軍,照顧失智君」失智症照顧者互助交流分享社團。

分類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居家照顧 居家醫療 心理健康 我是獅子軍,照顧失智君

智慧居家照護 長者生活無障礙

長輩最熟悉的環境就是居家,在地養老肯定是最理想的狀態,

除非萬不得已,否則家屬也希望能讓長輩居家養老。現今生活壓力大,雙薪家庭對上要撫養長輩,對下要培養下一代,經常是分身乏術而無力專心照顧父母,這是當前最大的社會問題。

在長輩熟悉的家中,規劃一個讓家屬安心,照護單位可提供完整服務,醫療體系得以支援的智慧居家照護環境,是落實「在地老化,居家養老」的關鍵。

我們以累積超過1,000位長輩的居家養老服務數據,進行分析以及歸納出智慧居家照護環境的三個重點:

一、隨著年齡增長的無障礙環境。二、鎖定生理數據的物聯網環境。三、整合服務供應鏈的數據環境。

上述三個環境可依不同長輩的生理、心理、經濟狀況調整細部內容,但對於建構智慧居家照護卻是缺一不可,因為「無障礙環境」帶來生活上的便利安全,「物聯網環境」是持續性生理關懷與保證,「數據環境」是人力與服務穩定提供的依據。

我們共同擘劃一個美好且能真正安心打拚工作、養育下一代的環境,一個連我們自己老了都滿意的生活,整合了無障礙環境、物聯網環境與數據環境,透過這些建置的環境,我們可以勾勒出父母在家生活的一天:

從睡覺時,可透過智慧床墊監測呼吸、睡眠狀態,有異常狀況立刻通報警示;起床時,馬上起床提醒,告知家屬準備起床,起床時自動開啟照明,並且透過扶手避免跌倒;如廁過程藉由馬桶扶手協助長輩坐下、站起都可以更加省力,並且透過感測器探知長輩一天的如廁次數。

再者,自動同步長輩的生理訊息,蒐集最基礎的血壓、體溫、血糖…等生理訊息,出現異常時會自動連結服務人員與家屬;在室內關鍵位置設置扶手,再加上室內定位自動感知長輩在家中的生活起居,並分析長輩的生活模式與脈絡,還可自動分析長輩的用餐狀況,掌握長輩的胃口狀態,確保營養攝取。

此外,提醒用藥,並且追蹤用藥正確性與規律性,彙整用藥記錄回饋給醫生,並透過系統記錄長輩一天的活動量與移動步數,分析長輩的老化程度與跌倒風險;在外出部分則有室外定位與緊急求救,不用擔心長輩外出走失且遇緊急事件亦可聯繫。

另外,透過視訊可隨時或適時的關心長輩,並且整合所有的長照服務,提供「人」的服務與協助,串連整個智慧居家照護環境。

人的生活需求非常複雜,單一設備或系統無法滿足所需,透過不斷嘗試與驗證的整合,才能讓長輩可以在自己都會滿意安心的環境中養老,這是一個正在實現中的美好。

(作者是台灣受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本專欄每周三刊登)

本文授權轉載自 台灣受恩(股)公司 ,歡迎加入該公司經營的「我是獅子軍,照顧失智君」失智症照顧者互助交流分享社團。

分類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居家照顧 居家醫療 我是獅子軍,照顧失智君

從協助失智君得到智慧

生命起起伏伏,有時超乎想像,但我們有選擇的權利。

知道嗎?身為一個醫師,有時不需要親身經歷也能同理失智君生命中的失去。而經歷熟悉的家人慢慢改變,在面對一再出現的症狀時,除了擔心、不捨與憤怒之外,我們能做些什麼,帶給失智君什麼,又能從過去的痛苦累積多少智慧呢?

失智君一切的改變都是獨一無二的,他開始猜疑,遊走,性格改變,健忘,失去秩序,但他還是希望保有他以往的獨特。

希望他說的話能被重視,做的事能被肯定,以往跟家人的互動還是一樣親密,雖然他可能知道他生病了,或許他不認為自己跟以前有什麼不一樣。陪伴失智君,我們了解我們能承受的生命有多重。

在陪伴失智君與家人的過程中,我體會到每個人面對失去的方式不同

,因此,生命回饋給照護者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曾有失智君因疾病開始出現三個字的問候語,隔了一陣子再問照顧者,回答的是「進步很多,以前是三個字,現在是五個字,也有失智君在未患疾病前與家人看法見解不同而離家,因失智讓一家重新再聚一起,出現「我從來沒有想像過的他」。

此外,還有因健忘一再發紅包的慷慨失智君;勇往直前徒步走數十公里的失智君;「什麼都不會,只會說『都好』」的失智君。

生活其實不難,鼓勵與陪伴,不管在任何情境我們都協助,日子就都安穩。因此,我們在每次協助失智君的過程中,學習到了如何解決問題與移轉心境,得到智慧。

正面看待失去吧!或許一個更緩和可行的方式是將焦點轉到我們現在還擁有的,也珍惜現在所擁有的。

在高雄長庚醫院智能與老化中心的團隊所接觸的家庭中,我們體會到家人能一起討論並說出擔心失智症未來可能對自己或失智君的生活帶來多少衝擊,是一個很重要的起點。釐清自己的擔心可以提前準備,陪伴與提早對未來的準備可以讓生活更平安。無法面對失去時,逃避也不是懦弱,準備好了再面對也無妨。

以現今的退化性失智症而言,藥物或非藥物療法都只能解決一部分問題

,但不全然讓人滿意。我看到失智君臉上的笑容,都源自於了解他的照顧者。當我們願意坦然分享如何面對失去時,我們已往前一大步。

(作者是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一般神經科主任、受恩獅子軍(失智症照顧者互助社群)總顧問,本專欄每周三刊登)

本文授權轉載自 台灣受恩(股)公司 ,歡迎加入該公司經營的「我是獅子軍,照顧失智君」失智症照顧者互助交流分享社團。

分類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居家照顧 居家醫療 我是獅子軍,照顧失智君

一個簡單智慧科技裝置,降低失智老人出走率

你知道收容、照護失智老人的機構最擔心什麼嗎?

「老人走失」絕對是頭號問題。

一來,老人平白無故地走出去,萬一遇到什麼危險,如何向家屬交代?如果傳出去,機構的面子該往哪裡擺?一來,尋找一個走失老人必須動員許多人力支援,但平常照顧人手已不夠用,如何兼顧走失老人和機構裡老人的安全?

有沒有什麼工具或方法,可讓這些失智老人保有行動自由,但又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即將走出機構大門的老人?

日前,貿協在世貿一館舉辦「AI醫療與銀髮照護發展趨勢研討會」,講者之一台灣受恩副總經理翁國倫透過實例分享實例,說明「科技」如何成為銀髮照護的好幫手。

翁國倫表示,國內有間醫院為解決「失智老人出走」問題而找上他們,受恩建議他們在機構門上加裝「磁簧開關」。神奇的是,自從加裝這個電磁感應裝置後,老人的走失率降至原來的一成,再也不必三天兩頭就出動護理人員沿街找人。這個例子,說明一個科技小物如何在銀髮照護領域立下大功。

除磁簧開關外,翁國倫也分享其他智慧居家感測裝置的厲害之處,像是360度熱軌跡感應器可在不侵犯隱私的情況下紀錄長輩的位置和行動軌跡;裝於馬桶的水流感測器可記錄長輩每日的如廁次數和種類;智慧床墊可偵測長輩的睡眠狀態與上下床情形;人臉辨識攝影機可用於門禁管理,也可協助剛到職的護理人員在第一時間叫出長輩姓名。

有了這些簡單、成本較低的感測器,長輩無須穿戴智慧裝置,可在兼顧隱私和不影響正常生活的情況下,讓後端監管人員掌握個別長輩生活習慣,並可及時發現異常之處。

翁國倫舉例,有一回,受恩發現一獨居老人在廚房待了半小時,但根據以往老人家中360度熱軌跡感應器傳來的資訊紀錄,說明老人不是一個習慣在廚房久待的人,於是受恩派前線人員上門查看,結果發現老人倒臥在廚房,「不敢想像,如果沒有派人過去,後面會發生什麼事。」翁國倫憂心說道。

高齡社會可能面臨的問題,像是照護人力短缺或獨居老人增加等,都可能隨著科技進步迎刃而解。重要的是,在研發和引進先進的科技同時,是否以有溫度的人性和服務作為出發點?受恩的例子可作為參考。

本文授權轉載自 台灣受恩(股)公司 ,歡迎加入該公司經營的「我是獅子軍,照顧失智君」失智症照顧者互助交流分享社團。

分類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飲食營養 居家照顧 居家醫療 我是獅子軍,照顧失智君

長照點線面/失智者飲食照顧學問大

「吃飯」這件事對失智症照顧者來說是每天的挑戰!

由於失智君每個階段的飲食行為表現與需求的轉變,在用餐上出現許多令照顧者感到不愉快的行為反應,吃飯如同作戰,照顧者倍感壓力。

失智君的飲食行為多樣性會隨之變化,因為大腦功能逐漸退化,在飲食上的表現像是「忘記吃過了,以為還沒吃因而重複要求吃」,但也並不是所有的失智君都會重複要求吃東西,也有出現食慾改變、忘記進食,甚至拒食…等這些飲食行為的差異以及分辨能力下降。

例如:「不會分辨食物可不可以吃、是否吃飽了、吃多少才夠、看到食物就吃」;或是習慣改變,如「想煮飯或每天吃同樣的食物、想以相同順序吃、想在固定時間吃、需要很長時間吃、用手抓食物」;喜好改變,以前喜歡現在不愛了、注意力不集中,食物含在嘴裡但不嚼、口嚼食物但不吞等等。

此外,隨著腦部退化進展,吞食能力亦下降,如「吃飯喝水嗆咳、口含食物不吞、需要花長的時間來吞、需要餵食」等等的行為。

該給失智君吃什麼,才能延緩失智退化?銀杏、椰子油好嗎?這是許多失智症照顧者的疑問。

地中海飲食對於預防/延緩失智有研究實證支持,以地中海飲食為基礎來準備三餐是目前失智飲食照顧極力推廣的飲食模式。其強調多吃五色蔬果、彩虹蔬果,選擇全穀雜糧、豆類、堅果(每天一小匙)、橄欖油,深海魚;適量乳製品,如乳酪或優格;少吃紅肉(飽和性脂肪)、少量紅葡萄酒,這類食物富含天然抗氧化物,例如維生素B群、葉酸、β胡蘿蔔素、維生素C、E等。

值得一提的是,失智者不同階段所展現的營養需求大不相同,所以飲食照顧者首先要能掌握幾件事,包括:

失智君出現的飲食行為、失智君的營養狀況(身體質量指數BMI可以初步獲得了解)、失智君的飲食喜好、牙口吞嚥功能、失智共病(慢性病)、個性/性格/情緒,以及用餐環境等,綜合考量這些因素,是失智飲食照顧的重要關鍵。

吃飯過程是傳遞家人愛與關懷訊息的最佳時機,對於失智家庭而言,吃飯學問雖然大,但只要「了解、有愛、有包容」,失智家庭的餐桌上一樣可以吃出幸福的味道。

(作者是國立臺南護理專科學校護理師/營養師、受恩獅子軍(失智症照顧者互助社群)家屬諮詢營養師,本專欄每周三刊登)

本文授權轉載自 台灣受恩(股)公司 ,歡迎加入該公司經營的「我是獅子軍,照顧失智君」失智症照顧者互助交流分享社團。

分類
達人專欄 我是獅子軍,照顧失智君

善用科技 突破居家服務困境

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並且將快速的步入超高齡化社會

,這樣的聲音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也不再是新聞,但是在如此需求強烈的氛圍下,為何標榜資訊能力領先全球,服務品質傲人的台灣仍然無法建立一個足堪示範且普及的標竿?

面對高齡化的問題,過去僅為以人力為中心的養老照護服務,隨著智慧科技的進步,必須新創不同的服務模式。

利用資通訊科技提升工作效率與被照顧者的生活品質,輔助或是彌補長照服務之不足,成為非常重要的課題。


laptop technology ipad tablet
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com

居家服務單位最大的困擾有三:

一、長照體系面臨照護人力短缺

少子化造成的人力短缺無法逆轉,台灣長期來缺乏照護體系所需求的專業人才訓練科系,使得長照體系無法依賴大量人員完成服務,也會面對人力成本持續升高的壓力。

二、長照體系與資訊產業間無法順暢溝通:

長照體系與資訊產業領域差距過大,使得彼此間無法有效溝通,許多積極的業者都曾經嘗試投入「智慧長照」,然而往往以失敗告終,主要原因是兩方無法跨越產業的鴻溝,產出總是徒具形式沒有靈魂。

三、資通訊應用發展缺乏整合:

台灣以中小企業的活力自豪,卻發展成各據山頭的獨立發展,雖然非常有創意,卻整合困難,導致在單一產業應用中變得複雜難行,服務單位本來就缺乏資訊能力,卻遇到不同產品完全無法整合的困境。


turned on white tablet computer at globe share graph
Photo by rawpixel.com on Pexels.com

人口高齡化的趨勢愈演愈烈,人們的養老需求也日呈多元化、個性化和智慧化,運用科技來節省人力、提供不同場域間無縫服務的智慧照護,逐漸成為主流養老方式。

但目前長輩在居家照顧服務、日間照顧中心、醫療機構之間的轉移也面臨到數項問題:

一、長輩的喜好、作息(用藥、接送)等照護資訊缺乏延續。

二、家庭照顧者支持與服務體系仍待強化(在哪裡找得到、誰可以提供、在家怎麼照顧)。

三、照顧者分身乏術無法照看時,長輩出事怎麼辦?

四、70%的日照服務用戶是失智症長輩,生活照顧上更需要照護資訊串接整合。這些居家服務單位在管理與服務的困境,我們將在下一期「智慧科技如何協助居家服務單位」進行詳細說明。

本文授權轉載自 台灣受恩(股)公司 ,歡迎加入該公司經營的「我是獅子軍,照顧失智君」失智症照顧者互助交流分享社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