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家天使

讓失智長輩願意吃飯的小技巧,你能答對幾題?

失智長輩開始不願意好好吃飯,可能是因為忘記要吃飯卻被逼迫進食,或是牙齒狀況不好…等因素開始抗拒。與您分享三個小技巧,讓失智長輩吃飯不再是一場打仗!

在分享照顧技巧之前,有三個關於「讓失智長輩願意吃飯」的問題,看看你能正確回答幾題?

Q1:失智長輩合適的飲食習慣?

A. 少量多餐
B. 每日三餐,每次吃飽一點

家天使憶講堂004-FB-Q1.png

Q2:失智長輩合適的吃飯環境?

A. 單純、放鬆、不被打斷
B. 急迫、吵雜

家天使憶講堂004-FB-Q2.png

Q3:失智長輩合適的飲食選項?

A. 準備一碗飯菜
B. 準備滿桌飯菜

家天使憶講堂004-FB-Q3.png

以上三題答案都選好了嗎?

↓↓↓↓↓往下滑看答案↓↓↓↓↓

.

.

.

.

.

.

.

答案都是A!你都答對了嗎?

相信回答三題問題後,同時也學到讓失智長輩願意吃飯的小技巧囉!失智長輩就像小孩子,無法使用言語溝通,只能透過動作、情緒來反應,多一點耐心、運用點技巧一起來協助長輩吧!

下載_厚板_去背-700.png

本文授權轉載自 家天使,歡迎下載家天使APP 安卓版 、蘋果版,預約居家照顧服務​。

分類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長照資源 家天使 居家照顧 心理健康

如何預防失智症長輩發生「日落症候群」?

如果您有照顧過失智症長輩,可能有以下的經驗,阿嬤或阿公白天人都很開朗,笑笑的,但是到下午開始,就會情緒有些波動,問一些像是:「我要出去找我兒子。」、「我要到樓下去看看門有沒有鎖好?」或是「我保險箱裡面有東西要拿。」之類,這種毫無頭緒的話,越接近傍晚,長輩的情緒越焦躁不安,甚至說著重複的要求,不順她的意還會鬧脾氣。

以上這些情形,就是失智症長輩容易發生的日落症候群或稱黃昏症候群 (Sundowning, or sundown syndrome)它並不是一種疾病或診斷,而是一群行為的總稱。

指的是在傍晚或是夜晚來臨,甚至也可能在白天,患者出現行為以及意識上的混亂,包括:躁動、踱步、攻擊、不安、焦慮、沮喪、遊走、注意力不集中、尖叫、幻覺等行為。

常較出現在罹患阿爾茲海默氏症的失智症長者以及急、慢性意識混亂的長者身上;也可能因為季節的變換而有不同的發生頻率,有些學者就曾提出長者在冬季傍晚比秋季時間更容易出現日落症候群的現象。

birds flying over body of water during golden hour
Photo by Johannes Plenio on Pexels.com

日落症候群可能的原因

造成日落症候群的確切原因目前仍舊不清楚,不過目前研究可能的原因主要有三種面相,生理心理環境,也因此,如果要預防長輩出現日落症候群,也是要從這三個面向下手。

 

一、檢視長輩的生理需求:是否覺得飢餓、感到口渴、哪裡疼痛、想要上廁所等等,先試著排除長輩這些狀況,讓長輩的情緒能安撫下來。

二、注意室內光線:一定要保持室內有充足的光線,尤其是在傍晚或是夜間時段,打開所有的窗簾並加強室內的照明。夜晚睡眠時間可點夜燈,預防長輩夜晚醒來對環境感到陌生,同時也可預防長輩發生跌倒的意外。

三、白天安排適度的活動:消耗長輩過多的體力,可以幫助夜晚的睡眠。並且盡量限制長輩在白天小睡,白天睡太多會影響晚上的睡眠的時數。必要時,可供1小時的午休時間,減少長輩的疲倦感。

四、營造舒緩的環境:可以播放輕音樂、使用香氛蒸氣,讓長輩適度的紓解放鬆情緒。

五、注意環境安全:避免環境過於雜亂,並且要在所有桌腳或是容易撞到的地方裝上防撞貼條,避免長輩在躁動的時候跌倒受傷。

六、避免長輩攝取刺激性飲料:咖啡、巧克力、茶、可樂等含有咖啡因的食物應避免攝取。

七、小心處理長輩情緒:避免與長輩爭執,可以陪伴長者至戶外走動,與其談話並有眼神的接觸。

light sunset people water
Photo by Negative Space on Pexels.com

有句成語:「返老還童」,正好可以用來形容失智症的長輩,照顧他們就要像照顧小孩子一樣,需要用哄的,需要給他們點樂趣轉移注意力,並且小心他們發生意外,對家屬而言是相當辛苦的,需要極大的愛心及耐心,建議家屬應適時尋求其他專業的協助。

像是利用「家天使預約照顧服務或看護服務,並搭配政府的公費補助,延續整個照顧的強度,幫助長輩的狀況穩定,以及減輕照顧者的壓力,這樣在照護上才能提高失智長者的老年生活品質及降低家屬的身心負擔。

 

參考資料:Sundown Syndrome in Persons with Dementia: An Update,Psychiatry Investig. 2011 Dec; 8(4): 275–287.Published online 2011 Nov 4. doi:  10.4306/pi.2011.8.4.275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246134/)

本文授權轉載自 家天使,歡迎下載家天使APP 安卓版 、蘋果版,預約居家照顧服務​。

分類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家天使 心理健康

照顧壓力18問,認識自己的照顧壓力!

隨著高齡化社會,家庭照顧者的照顧壓力逐漸被重視,然而「壓力」這個名詞有時候很難被形容或是描述,因此美國醫學會就特別製做了一份18個問題的照顧者壓力自評表,希望藉由這個評量表,讓照顧者認識到自己的照顧壓力,並適時地尋求社會上的資源協助。

以下總共18個問題,照顧者可以試著做做看,評估自己的壓力情形:

  1. 沒辦法持續專注於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上。 是/否
  2. 無法放心讓長輩一個獨處。 是/否
  3. 很難下任何決定。 是/否
  4. 感覺整個人被壓垮了。 是/否
  5. 感到自己沒有用或不被需要。 是/否
  6. 感到孤單。 是/否
  7. 對長輩以前跟現在的變化感到非常的沮喪。 是/否
  8. 感到自己私人的時間都沒了。 是/否
  9. 覺得自己煩躁或很容易生氣。 是/否
  10. 因照顧長輩而使得睡眠品質變差。 是/否
  11. 經常無故哭泣。 是/否
  12. 維持工作與家庭責任感到十分的吃力。 是/否
  13. 感到腰酸背痛。 是/否
  14. 經常感到頭痛、胃不舒服或是容易感冒。 是/否
  15. 對於其他家人給你的照顧支援感到十分的不足。 是/否
  16. 對於長輩的生活情況,在照顧上十分的為難或是造成照顧上的阻礙。 是/否
  17. 對於自身的壓力情形,給予1到10分,1分沒有感到壓力,10分壓力超大。
  18. 跟自己去年的健康情況比起來,為今年自己的健康情形打分數,1分分常健康,10分疾病纏身。

以下情況代表您正面臨高度照顧壓力:

  1. 如果第4題跟第11題選擇”是”。
  2. 若果累積回答”是”達到10題以上。
  3. 第17題或18題的自評分數達到6分以上。

當面對高度照顧壓力該怎麼辦?

以下幾點建議供您參考:

  1. 先把自己照顧好,才有能力照顧家人。尋求正規醫療協助,將身上疾病治療好,避免長輩沒倒下,自己就先倒下了。
  2. 尋求社會上可利用的資源,協助自己照顧長輩,也給自己一點私人的時間與空間。
  3. 參加相關支持團體,並多參與相關活動,讓自己活得更開闊!

參考資料:

Epstein-Lubow, G., Gaudiano, BA, Hinckley, M., Salloway, S., Miller, & I.W. (2010). Evidence for the validity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s Caregiver Self-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as a screening measure for depress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58(2), 387-388.


本文授權轉載自 家天使,歡迎下載家天使APP 安卓版 、蘋果版,預約居家照顧服務​。

分類
糖尿病衛教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飲食營養 家天使 居家照顧 居家醫療

想要預防及改善糖尿病,就靠這個維生素!

依據國民健康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

臺灣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1.5%,女性盛行率10.3%,估計台灣有超過100萬名女性罹患糖尿病。另外,在臺灣糖尿病連續6年高居女性十大死因第三位(男性為第六位),105年死亡率每十萬人41.9人(男性42.8人),估計近5,000名女性死於糖尿病的危害。

就是因為糖尿病的危害如此可怕,今天家天使就來告訴大家,究竟哪個維生素這麼神奇,可以預防及改善糖尿病。( 歡迎加入家天使粉絲專頁,每天得到最新的健康資訊 ! )

認識造成糖尿病

人體控制血糖的主要激素–胰島素是由胰臟裡的 β 細胞工廠所製造,能促使身體的組織儲存及利用血液中的血糖,當工廠出現問題或身體無法利用或儲存血糖時,就會造成一般大眾所認識的糖尿病,也因此,糖尿病依照發生的原因主要分成兩型:

第一型糖尿病

目前研究(註1)發現主要是因為遺傳性、環境及藥物造成自體免疫使得β 細胞受損,好發於小孩,然而全年齡都有可能發生。當β 細胞受損後,製造的胰島素就會不足,產生糖尿病的症狀。

第二型糖尿病

主要是後天的生活習慣、先天的遺傳因素甚至是因為其他疾病所造成(註2),跟第一型糖尿病不同的是,通常第二型糖尿病人的β 細胞功能都正常,但卻因為(1)周邊組織對胰島素產生阻抗現象,使得身體對胰島素反應不佳,無法有效利用血糖。(2)當身體對胰島素產生阻抗後,身體為了能夠維持正常血糖的利用情況,就會努力製造胰島素,然而,當努力製造的量趕不上身體對胰島素的阻抗時,就進一步使得血糖更難控制。

所以,到底是甚麼維生素這麼神奇,可以預防及改善糖尿病?

答案就是,維他命D,根據許多研究(註3-5),如果每天規則攝取維他命D,可以降低得到第一型糖尿病的機率。另外,不管是已經罹患第一型或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一般的正常人,每天攝取足夠的維他命D都可以改上血糖的控制,並且增加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正常人每天該攝取多少維他命D?

維他命D攝取量.JPG
維他命D每日建議攝取量(翻譯自https://ods.od.nih.gov/factsheets/Vitamin%20D-HealthProfessional/#en1​​)

目前根據研究(註6),隨著年紀不同,維他命D的攝取量介於每天400-800IU,但千萬記得,維他命D並非一般的水溶性維生素可以輕易地隨尿液帶走,是屬於脂溶性維生素,攝取過多的維他命D反而會造稱高血鈣、腎衰竭等等的症狀,千萬要注意喔!

如何攝取維他命D?簡單一句話,去曬太陽吧!

你沒看錯,就是這麼簡單,因為維他命D是維生素中少見人體可以自己產生的,只是產生的方式需要透過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皮膚,皮下組織會利用其能量生成維他命D,再運送到肝臟處理後,變成具有活性的維他命D,即可產生作用。

除了曬太陽還有其他辦法嗎?

如果長輩因為臥床或是行動不便,也可以補充含維他命D的食物來獲取,像是蛋黃、肝臟、牛奶等均含有維他命D,其中以魚肝油含量最多。

最後,糖尿病病人若沒控制好血糖,長期高血糖將引發一連串併發症,包括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糖尿病足、心血管疾病問題等。建議不管有沒有罹患糖尿病的長輩,都應該要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並且攝取足夠的營養,才能維持良好的健康!

參考資料

註1:Environmental Triggers and Determinants of Type 1 Diabetes. Diabetes. 2005, 54: S125–S136. PMID 16306330doi:10.2337/diabetes.54.suppl_2.S125.

註2:Management of blood glucose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January 2009, 79 (1): 29–36. PMID 19145963.

註3:Role of Vitamin D in Insulin Secretion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for Glucose Homeostasis,Int J Endocrinol. 2010; 2010: 351385.

註4:Vitamin D and diabetes,Can Fam Physician. 2008 Jun; 54(6): 864–866.

註5:Vitamin D deficiency and diabetes.,Biochem J. 2017 Mar 24;474(8):1321-1332. doi: 10.1042/BCJ20170042.

註6:Institute of Medicine, 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Calcium and Vitamin D.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2010.

本文授權轉載自 家天使,歡迎下載家天使APP 安卓版 、蘋果版,預約居家照顧服務​。

分類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家天使 居家照顧 心理健康 未分類

照顧時,長輩拒絕洗澡怎麼辦?

最近一個真實案例,一名曾經非常體面的長輩,年輕時也是商場上的強人,平常非常注重個人清潔,然而罹患失智症後,卻漸漸開始拒絕洗澡,有時甚至身上發出異味了還不自知,因此家屬就尋求家天使的服務,希望能夠預約照顧服務員進到家中協助長輩身體清潔。但究竟是為何洗澡這件事情對於失智症長輩是如此困難呢?

要了解失智症長輩為何拒絕洗澡前,我們要先釐清「洗澡」這件事情。

「洗澡」可以從長輩的生理、心理、環境及隱私等許多面向來看,如果照顧的人沒有耐心及細心去觀察與瞭解、分析,只是一昧催促長輩去洗澡,就會造成長輩感到壓力、不愉快或受到威脅,進而產生抵抗的行為。

  • 生理:因為失智症的關係,長輩根本不記得自己有沒有洗過澡,甚至不記得自己的親人,以為是陌生人,讓他產生警覺心;尤其面對初次接觸的照顧服務員,警覺心更強。
  • 心理、隱私:像這次服務中的長輩,他可能從來沒有在陌生人前面裸體過,因此當需要在其他人面前裸體時,心中感到十分尷尬,尤其當面對大部分照顧服務員可能是女性的時候。
  • 環境:過往曾經在這浴室中滑倒過,甚至是受傷,因此害怕再次發生。

建議家屬或其他照顧者遇到這樣的狀況時,可以放慢腳步,一步一步來。

  1. 先做好準備:先把浴室及長輩需要的換洗衣物準備好,讓長輩願意洗澡時可以快速就位。
  2. 安全措施準備好:地板做好防滑設施、加裝扶手避免跌倒。浴室內放把椅子,讓長輩坐著洗,免得站著容易滑倒。
  3. 製造機會:播放長輩喜歡的音樂、使用精油等等放鬆長輩的情緒,並且可以使用一些小技巧,像是帶長輩做做活動讓他流汗跟他說換件乾淨的衣服,或是不小心打翻水在他的身上跟他說換件衣服,趁這些機會把長輩帶到浴室洗澡。
  4. 洗澡時分散長輩注意力:跟長輩聊天、撥放音樂、講些鼓勵的話語,讓長輩的注意力不要專注在洗澡這件事情上,舒緩長輩情緒。
  5. 注意隱私:讓長輩重要部位自己清洗並圍上毛巾,避免長輩感到尷尬。
  6. 可以分次洗完有的失智症長輩很沒耐心,這時候就建議不用一次就要全部洗乾淨,分次洗,讓每次洗澡的時間縮短,降低長輩的抵抗性。
  7. 請求其他家屬陪同:當照顧服務員要幫長輩洗澡時,很容易因為信任度不足而被拒絕,這時可以與長輩親近的家屬協調,一同幫長輩洗澡,降低長輩的警覺心。
  8. 千萬不要勉強當長輩真的十分抵抗時,建議可以先暫緩下來,尋求其他的機會,避免長輩對於洗澡這件事情,產生更不好的印象。
  9. 用其他方式代替洗澡當長輩真的十分抵抗時,可以試著用擦澡的方式取代洗澡,讓長輩維持一定的清潔度。

後來,這位照顧服務員就用了上面說的一些小技巧,她到案家時,先不急著拉長輩洗澡,反而先開始跟長輩介紹自己,並且開始跟長輩聊天,問長輩以前的風光歷史,降低長輩的警戒心,同時請家屬幫忙把相關洗澡用具準備好,並用水桶先裝好一桶熱水備用,接著再利用帶長輩做運動的時候問長輩有沒有流汗、要不要換衣服的機會,趁機帶長輩到浴室洗澡完成這次任務,家屬都十分驚訝這位照服員怎麼做到的!

最後,長輩抵抗洗澡真的是許多照顧者都會遇到的問題,身為照顧服務員的你,是否也有屬於你的小撇步呢?歡迎分享出來給大家喔!


本文授權轉載自 家天使,歡迎下載家天使APP 安卓版 、蘋果版,預約居家照顧服務​。

分類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家天使 居家照顧 心理健康

當失智症長輩行為或情緒異常時如何處理?

上一篇跟大家說到失智症長輩異常行為發生的誘因,這篇則是要跟大家聊聊,當發現失智症長輩出現行為異常時,身為家屬或是照顧服務員的你,究竟該如何處理呢?以下提供一些處理方式給你參考。

非藥物的處理方式絕對當長輩發生異常行為時第一處理原則,主要是針對長輩的生理或心理上的不舒服進行安撫。

尤其當失智症長輩無法正確表達自己的不舒服來源時,更需要家屬或照顧者的細心與耐心。

正確的非藥物處理方式應當包含以下幾點:

  1. 一定要辨認清楚是否長輩本身過往就有問題行為或是易怒,要跟其他疾病或原因導致的行為異常區分開來
  2. 明瞭導致行為異常的原因以及長輩異常時的表現
  3. 可以將長輩帶至長輩較熟悉、舒適或是較安全的環境。
apartment bed bedroom chair
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com

處理訣竅

  1. 檢查長輩個人是否舒服:檢查長輩是否有疼痛、飢餓、口渴、便秘、膀胱脹滿、疲勞、感染和皮膚紅腫。
  2. 避免直接去否定長輩或是跟長輩爭吵事實的真相:舉例來說,如果長輩突然提起已經死去多年的親人,不用特別去提醒那個輕人已經過世,相反的,我們可以說:『XXX是一個很棒的人,我希望能夠認識他。』之類的話。
  3. 可以找尋方法轉移長輩注意力:照顧者當面對長輩情緒時,可以多點耐性,並採用支持性的方式陪伴長輩,並尋找轉移長輩注意力的機會。
  4. 製造一個安穩舒適的環境:避免長輩所處環境出現噪音、雜亂物品或其他干擾物(電視、電腦)。
  5. 可以讓長輩適度的休息:如果長輩疲累,可以讓長輩休息片刻,但記得別讓長輩在白天睡太久,很容易造成長輩作息日夜顛倒。
  6. 要營造一個長輩可以安全生活的環境
  7. 找尋長輩行為異常背後的原因,並且記錄下來。
  8. 可以嘗試各種解決辦法,或是尋求其他相關失智症團體的協助。
assorted medication capsules
Photo by rawpixel.com on Pexels.com

使用藥物治療

當使用非藥物治療沒有取得很好效果時,也可以尋求相關的醫療協助,但要記住藥物可以治療長輩部分的異常行為,但不可以單靠藥物治療,其他非藥物的處理方式還是要持續進行。

千萬不要相信來路不明的藥物或偏方,請一定要先詢問自己的主治醫生或是專業藥師。

使用藥物治療原則

  1. 一定要清楚使用藥物的風險跟療效:這點很重要,每一個藥物都有它好跟不好的地方,有時要在使用藥物的風險跟療效之間做個取捨。
  2. 針對單一核心的症狀進行治療:有時候解決了長輩的核心症狀,也可以拾得其他症狀改善。像是使用某些抗憂鬱藥物可以讓長輩睡得比較好。
  3. 先從低劑量、單次使用開始嘗試,並且持續注意長輩是否有產生藥物副作用的情形:所有藥物使用一定都有副作用,尤其長輩本身如果已經在使用多種藥物時,副作用的產生原因會更複雜,因此家屬與照顧者一定要提高警覺心。

參考資料:

  1.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2. Alzheimer’s Association:Treatments for Behav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