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退休好幸福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該如何面對失智症者,並給予適當的照顧呢?

BPSD是指失智症者的精神行為症狀照顧,各類精神病徵、憂鬱、行為活動等障礙,都是歸類於此種照護模式。面臨失智症者多變的病情,以及各項突如其來的行為、動作,身為家屬端的我們,該如何面對,並給予適當的照顧呢?

彙整編輯/林玫妮、摘自/《陪他走更遠》(今井幸充著/時報出版)、圖片來源/時報出版、shutterstock

BPSD(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指的是失智症者的精神行為症狀照顧,各類精神病徵、憂鬱、行為活動等障礙,都是歸類於此種照護模式。面臨失智症者多變的病情,以及各項突如其來的行為、動作,身為家屬端的我們,該如何面對,並給予適當的照顧呢?

沒有任何一套方法適用於所有失智症

BPSD的處理方式並沒有標準。最好的辦法就是充分了解每個失智者,並與其建立良好的信賴關係。雖然照顧者都很明白這一點,但遇到不順利時,很多人還是會忍不住大小聲。而這些行為可能都會造成失智者對照顧者的不信任。

失智者經常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不知道眼前這個人是誰。在這樣的狀況下,如果失去了可以百分之百信任的人,可能會造成失智者的精神狀態不穩定、病情惡化甚至出現新症狀。

穩定的人際關係比完美的照護更重要

如果照顧者出現了「已經不知道怎麼面對失智者才好」的念頭,不妨先深呼吸一口氣,再冷靜下來靜觀其變。只要不會發生危及生命的危險,過一段時間再處理也無所謂。

某些失智者的行為我們可以視而不見,讓他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直到滿意為止。例如洗碗或洗衣服,就算失智者做得不好,也不要覺得「等一下我還得重做一次」而沮喪,不妨轉換成正面想法,告訴自己「等一下我再重做一次就好了。」我們不需要要求自己做到百分之百,還是要以照顧者和失智者之間的良好信賴關係為第一考量。

images_2018_01_11_15_45_17_89_water

不知道如何面對BPSD時怎麼辦?

  1. 先深呼一口氣:發現自己快要控制不住時,先不要說話,深呼吸一口氣。

  2. 再多觀察一下:有時候過了一段時間症狀就會自然減緩,或是失智者對這件事情就沒有興趣了。

  3. 假裝沒看見:不要試圖阻止,讓失智者做自己想做的事。

  4. 改變自己的想法:只要不會弄得亂七八糟,就試著告訴自己這麼做就是最好的辦法了。

images_2018_01_11_15_45_17_15_water

看見不存在的東西

★不佳的處理方式

  • 否定「根本沒有你說的那種東西啊!」

  • 斥責「不要再鬧了!」

  • 不予理會「又在亂說話了」

★較佳的處理方式

  • 假裝把這些東西拍掉,讓患者安心:「已經都沒有了喔。」

  • 維持室內明亮,如果是窗簾的圖案引起錯覺,就把窗簾換掉。

  • 若視幻覺一直出現或患者的情緒無法穩定時,可與醫師討論。

有些失智者會看見某些別人看不到的人物、昆蟲或是蛇,這就是視幻覺症狀。視幻覺是路易氏體失智症經常出現的症狀之一,視力不好或容易感覺不安的患者也可能因為脫水或發燒而引發這些症狀。

失智者出現視幻覺症狀時,先不要急著否定。尤其是早期路易氏體失智症,許多還未出現其他症狀的患者,都會先出現強烈的幻視覺。一味否定會加速症狀惡化,更可能引發其他失智症狀。

視幻覺是幻覺的一種,但對患者本人來說,這些影像都非常清晰可見。有時患者會因此拍打或踩踏某些地方。

images_2018_01_11_15_45_17_76_water

覺得別人偷他的錢

★不佳的處理方式

  • 否定「我怎麼可能偷你的錢!」

  • 責備「一定是你自己忘記放在哪裡了!」

  • 不予理會「又來了!」

★較佳的處理方式

  • 「怎麼會這樣呢!」表示同情,並和他一起找。

  • 一邊幫忙找,一邊岔開話題。

  • 平常有時間就多和患者說說話。

失智症的早期患者經常會出現「被偷妄想」,覺得自己的錢、珠寶被人偷走,這是來自於健忘所產生的自我防衛反應。因為患者在發病之前什麼事情都能自己做得很好,卻突然變得必須接受別人照顧,為了維持和照護者之間的對等關係,所以經常會誣賴照護者偷東西,或者是希望別人多陪陪他,卻得不到正面回應,所以產生不安情緒而造成。

本文由退休好幸福授權轉載,更多實用訊息,請上<<退休好幸福>> 
加入<<退休好幸福>>粉絲團,立即創造精彩第二人生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