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Rehacare 康復展
德國 Rehacare 已有30年歷史,是世界上殘障、復健、安養解決方案的領導展覽。這次有39個國家共784家廠商參展,四天展期共有38391觀展人次。看過這次的展覽後,我才體會到什麼是「可自己作主的人生 self-determined living 」。
汽車工業
德國,一個滿街賓士計程車的國家,想當然汽車工業一定強大到嫑嫑的,出現下面這些移動輔具當然很正常。












機械手臂家庭化
德國是世界第一個提出工業2.0概念的國家,下面這些機械手臂已經具備進入家庭的雛形。如果我是機械專家,我也要學比爾蓋茲發個「每個人都有一支機械手臂」的宏願,可惜我不是 >”<





以下是我覺得不錯有賣點的輔具或設備,台灣的廠商可以參考一下設計。



可協助翻身的床

床架可以對折的好處是方面收納,另外就是可以放進清洗消毒機內處理。另外以下床面的設計,也給台灣的廠商參考參考。
以上的輔具或設備在台灣或日本的展覽都很常見,也許部分商品德國做得更精緻。但以下的內容,是我這次看展比較有啟發的部分。
在看下面的內容之前,我們先一起思考一個問題「窮人可以買iphone嗎?窮人可以買奢侈品或出國旅遊嗎?」還是你覺得只能靠慈善組織帶他們「圓夢」呢?如果你抱持著否定的立場,可以看看 這篇文章。我覺得長者、被照顧者和身障者的工作和娛樂權利,也都是基本人權,不因為身體障礙而和我們有所不同。
展場上競爭激烈的籃球賽,視障者足球,踢球時,球會發出聲音。
專門經營身障者戶外探險旅遊的公司,展場上有輪椅的懸吊體驗。
身障者的曲棍球用品和雪撬,這在不下雪的台灣很難想像。
水上活動:左邊是水上和沙灘上兩用車,右上是獨木舟,右下是沙灘車(輪子下面加個滑板,就可以滑雪了)
越野輪椅和三輪車
腳踏車拖車
輪椅的使用者跟我們一樣需要舒適美觀的衣服。很多人搭飛機時都喜歡腳裹個毛毯,對於輪椅使用者也更是如此。
總結
我們總是習慣以普通人的視野,看待失能者或弱勢族群,覺得他們就是該被照顧。當我們行有餘力時,就稍稍同情他們一下。但是他們需要懂得感激、該省吃儉用,除非必要最好都待在家裡,不要造成別人的困擾。如果你真的這樣覺得,麻煩你把 這篇文章 再好好讀一遍。
這次德國行我體驗到「真正的自由是平等的對待」,就像上面這張圖。他們需要的不是我們蹲下來與他們對話,而是平等交流的權力。所以這個展除了被照顧和自立的輔具外,更多了工作用、娛樂用的輔具和服務。
德國基本法(憲法)第一條第一項:「人的尊嚴不可侵犯,尊重它和保護它是政府的責任。」我想不只是政府的責任,更是每個人的責任。
看完以上內容,如果你想明天跟我們去看展,歡迎填寫揪團表,我們一起跟旅行社爭取更好的優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