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長照知識

把家裡搞得全是垃圾 不全與失智症有關

罹患失智症之後,有些人會捨不得把東西丟掉,愈積愈多,把明顯是「垃圾」的東西留在身邊。即使如此,如果勸他們把東西丟掉,或是擅自拿去丟掉,事情只會愈來愈嚴重。因為這樣會讓失智症患者變得更固執,把更多廢棄物堆在家裡。

圖片由pexels提供,與本書無關

罹患失智症之後,有些人會捨不得把東西丟掉,愈積愈多,把明顯是「垃圾」的東西留在身邊。即使如此,如果勸他們把東西丟掉,或是擅自拿去丟掉,事情只會愈來愈嚴重。因為這樣會讓失智症患者變得更固執,把更多廢棄物堆在家裡。

如果這種問題只發生在自己家裡,那倒還好,但有時候可能會造成鄰居的困擾,需要多加注意。因為,家裡有可能變得滿滿都是垃圾,像電視上經常報導的「垃圾屋」一樣。把東西堆在家裡,可能會發出臭味,最糟糕的情況,甚至會引發火災。

從認知功能的角度來思考,無法把垃圾丟掉有可能是不覺得垃圾是垃圾。比方說,一條破破爛爛的棉被,已經不再蓋了。但若詢問失智症患者,他們並不會認為那是「垃圾」,而是打從心裡覺得那是「重要的東西」、「現在的生活需要這個」。

如果問他們「那要用來做什麼呢?」他們只會給一個非常模糊的答案:「棉被用來做那個剛剛好。」一開始,會在家裡置放各式各樣的東西,隨著病情的發展,甚至會把東西都放在身邊保管。

事實上,如果觀察身邊的高齡者就會發現,許多人都留著「應該已經不需要的東西」。來找我這個眼科醫師看病的高齡者中,就有人還留著用完的眼藥瓶,但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用途。

有時,垃圾和屎尿等會不斷增加,讓整個屋子變成在外人眼中的「垃圾屋」。這就是名為「戴奧吉尼斯症候群」(diogenes syndrome)(1)的症狀,居住環境髒亂、病態收集癖、不關心自己等等。這很容易出現在高齡者身上。

告訴他「我要那個,給我」,對方就會放手

有人是因為寂寞,所以才出現收集癖。說「說不定以後會用到」,然後將客人用的棉被收在櫃子裡長達十年;一邊說「說不定有什麼東西會用上」,然後留下許多吃完餅乾後的空罐;說「要丟垃圾或收納時,會需要很多吧」,結果垃圾袋不斷增加,連袋子本身也變成垃圾;也有早已過了保存期限的點心,他們卻說「很快就會吃到它,這是給自己的獎賞」。在這些時候,他們並不認為那些是「垃圾」,所以不會把它們丟掉。

另外,和垃圾無關,有些人是因為寂寞,所以飼養很多貓或狗。然而,卻因為不確定自己養了幾隻,所以讓貓狗跑掉,或者忘記處理貓狗的排泄物,造成鄰居的困擾。

當討論到這些物品究竟「是垃圾,或不是垃圾」時,很多人和高齡者都會意見不合。如果覺得丟掉很浪費,把那些垃圾「送給」身邊的人也是一個方法。雖然必須放棄手上的東西,但如果是送給「想要那件東西的人」,他們就會非常樂意,所以很多時候都會很自然地交給他人。

此外,如果能讓他們理解「必須丟掉」,也是有可能會把東西丟掉。(2)這些事的確有難度,一開始,或許大家會覺得「他們才不會照著做」,但如果當事人可以理解,就有可能會加以配合。

會買太多,不光是因為忘記之前曾經買過

問題不光只是捨不得丟,同樣東西買很多次也是問題。如果是因為忘記買的數量而多買了一個,這沒有問題。但是,罹患失智症之後,有可能會不斷購買納豆,數量甚至可能多達十盒。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記憶問題,也就是忘記買過納豆這件事。因為覺得「必須買納豆」,所以買了很多次,但又吃不了那麼多,過了保存期限之後就全部變成垃圾了。

買東西這項行為,在失智症早期階段就很容易出現問題。(3)因為買東西的時候,必須完成「到購物場所」、「記得要買什麼」、「把商品放進購物車」、「付錢」等多個步驟,每個步驟都與認知功能有關,所以非常適合拿來檢查是否失智。而且,買東西每個人都會做,是非常普通的一般行為,如果認知功能正常,很容易就做得到,非常適合拿來當作測試的項目。

因此,照顧者可以請他們按照購物清單採買(4)。如果怕他們買到價格很高又完全用不上的東西,可以陪他們一同前往。但若是男性等本來就不太習慣購物的人,也有可能比較不容易當成參考。

一不小心買得過多,不全是記憶障礙造成的,也可能與高齡者行動困難有關。(5)如果是年輕人忘記自己是不是已買了納豆,可以直接決定「不要買」,因為「納豆這東西,下次再來買也可以」。

但是,隨著年紀增長,走路的速度會逐漸變慢,只要稍微移動一下,就會覺得疲倦,因此外出會變得更加困難,光是在店內走動也會感到疲勞。即使像納豆這種超市或便利商店就有販售的商品,因為不知道下次什麼時候可以再去買,心裡會想「總之,先買下比較安心」。因此,高齡者在購物時,一次所花的金額會比年輕人來得多。

因為會發生這種狀況,所以位於自家附近、不是太大,容易在店內移動的商店相當受矚目。
近年,都市中「My Basket」、「mini PIAGO」、「Maruetsu」、「Reganet Cute」等小型超市不斷增加,非常受高齡者歡迎。而像「7-ELEVEN」、「LAWSON」、「FamilyMart」、「Seicomart」之類的便利商店,原本只是位於住家附近的小店,近來也開始販售米、水果、蔬菜等商品,所以高齡者上便利商店的機會也變多了。

除此之外,也可能是因為有不斷重複相同行為的習慣。罹患失智症後,很多人都會開始拔榻榻米的包邊或是不斷摺疊報紙,重複進行同一件事。因此,也可能會因為這個習慣,多次將同一件商品放進購物車中。

本文授權轉載自 失智行為說明書:到底是失智?還是老化?改善問題行為同時改善生理現象,讓照顧變輕鬆!|如果出版

QDCQ0GlA.jpeg

作者: 翻轉醫療小編群

大家的長照知識小幫手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