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訂閱 翻轉醫療LINE帳號 的大家,輔具相關知識一定比普通人強100倍。但是真的接觸實際商品時,你還記得多少?今天藉著銀髮展來幫大家小小複習一下!( 107/06/21~06/24 還剩下兩天,快把握機會 )
粗大動作能力分為五級,了解長輩的分級後,可以快速盤點需要的輔具:
Level 1 : 行動幾乎接近正常,如果有失智的話,記得防走失。
Level 2 : 平坦地面可以輕鬆行走,但不平坦的地面,行走相當吃力。
此階段重點在預防跌倒,加裝扶手、止滑裝置預防意外發生,等於幫你省了10萬。另外一定要用沐浴椅坐著洗澡,使用便器或馬桶增高器可以增加如廁方便和安全性。

來複習一次便器挑選口訣:協助站起跨馬桶、不會走路要附輪、浴室太小跨馬桶、方便收納要收折。
Level 3 : 自己行走需扶持穩定物,或需透過他人扶持才能行走。
這個階段需要扶手、單手拐、腋下拐 ( 腋下拐五大錯誤 )、四腳拐、助行器 (加輪子有夠穩不會翻、不用抬不嫌慢、腰不痛手不酸)、助行車、輪椅的協助。

Level 4 : 無法跨步行走,坐在一般靠背高度有扶手的椅子上可以大略維持坐姿。
此階段在家中需要坐有靠背和扶手的椅子,起身時可以使用扶手、R型助行器或電動起身裝置協助。


移動時需要以輪椅代步,如果輪椅的扶手和腳靠可撥或可拆,就方便側面平移。( 這在輪椅補助規格裡,稱為輪椅附加功能A,和補助金額有關喔 ) 延伸閱讀:選對輪椅竟然可以不用抱

如果需要長時間乘坐輪椅,就需要有仰躺或空中傾倒功能的高背輪椅,來分攤臀部的壓力。

居家護理床可以增加使用者的自主性和減低照顧者的負擔
挑選小建議:補助金知多少
1. 床板比例一定要符合身型:因為 長期使用比例不正確的床,最嚴重可能導致身體變形。

2. 床墊軟硬和厚度適中
除了被照顧者要睡的習慣外,太軟的床墊使用者自己不好翻身,太硬太厚的床墊無法配合床板的角度變化。
3. 能調整床面高低:床面低才方便上下床,床面高照顧者負擔較輕。雖然購買時不見得需要調整床面功能,但因疾病或老化進程,未來遲早會用到。(有無該功能會影響補助金額)
4. 能電動控制: 電動控制的床被照顧者才能自己操作,較可以維持尊嚴。(有無該功能會影響補助金額)
5.其他功能:床墊特殊設計、床頭尾板快速拆裝、預留點滴架孔洞、扶手特殊設計、超低床面高度、有煞車輪方便移動床的位置…族繁不及備載
註:如果沒居家護理床,也有技巧可協助長輩翻身、坐起。什麼!一指神功就可以協助長輩翻身、坐起
氣墊床可降低褥瘡的發生機會
長期臥床的人,除了兩個小時要翻身一次外,可搭配使用氣墊床降低褥瘡發生率。氣墊床可放在居家護理床的床墊上使用,但是這樣被照顧者可能會感覺電動床的扶手顯得太淺。
此時居家護理床的床墊可以改用薄床墊或把氣墊床直接放在電動床的床板上用 ( 但是要小心護理床的床板有尖銳點,導致氣墊床的管子被割破 )。氣墊床補助看這裡
Level 5 : 有椅背也無法維持坐姿
Level 4 和 5 的差別,就是 Level 5 病人有沒有辦法自己維持頭部的姿勢。此時普通輪椅已經不可用,需要高背輪椅才可以。此外居家護理床、氣墊床、移轉位輔具都是不可少的。( 照顧者應知的移轉位技巧可以看這篇 )
還有今年下半年長照2.0開始補助輔具租賃了,補助金額和品項可以看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