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夏季和秋季交替的時候,早晚溫度變化快速,正是下列疾病好發的時節,
你知道出現哪些症狀該有所警覺呢?
1. 心血管疾病
秋天早晚溫度變化大,血管一遇到氣溫驟降,管壁就會收縮。導致管腔狹窄、血管痙攣和血壓波動,給心臟帶來極大的負擔。若有胸悶、心悸、呼吸急促、暈眩等情形,請提早就醫。
尤其成年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就比一般人更易罹患心血管疾病。規律運動、健康飲食、戒菸、控制飲酒量,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

2. 急性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種非常常見,卻不易察覺的眼部疾病。後天失明的原因中,第一名是白內障,第二名就是青光眼。
眼球內有一透明清澈的液體叫「房水」,房水液不斷在眼球內部流動(紅色箭頭)。若房水排流系統受阻,眼球內部的壓力就會上升,就是青光眼。( 阻塞有多種原因,這個就不多說了 )。

35歲以上、近視>600度、遠視兼白內障患者、眼睛曾受過外傷者,糖尿病、動脈硬化、嚴重貧血、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都是急性青光眼的高危險群。若出現眼睛劇痛、紅腫、怕光、視力模糊、血壓上升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註:若服用含有副交感神經阻斷劑的感冒藥時,也會增加青光眼的發生率。
3. 乾眼症
是眼睛淚液分泌量不足或是分佈不均,或是淚液過度蒸發。好發於60歲以上長者和更年期女性,近年來因3C產品使用時間增加,罹患年齡有下降趨勢。治療大多補充人工淚液,若沒有及時處理,嚴重可能引發角膜破皮潰爛或是嚴重的視力障礙。

建議平時多補充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用眼每30~50分鐘讓眼睛休息15分鐘。若配戴隱形眼鏡,配戴時間也不宜過長。
4.普通感冒(以鼻病毒為主)
是一種上呼道感染,好發於秋天約九月與春天的4月。臨床上可看到流鼻水的鼻炎、咽炎增多,但很少看到發燒現象。
主要預防方法是強化自身抵抗力。注意增減衣物和個人衛生,避免去人群擁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