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物理治療 達人專欄 長照知識 李信志 居家、社區復能治療師

問對問題 才能釐清腰痠背痛的愛恨情仇!

在沒有詳細評估及理學檢查的狀況下物理治療師只可以給予簡單的諮詢,透過過去行為的調查以及歸納,我們可以從下列方向找找看答案。

作者:李信志 物理治療師
本文授權轉載自 104銀髮樂園


最近和許多朋友聊天聚餐時,他們都會詢問我下背痛該怎麼辦?但老實說在沒有詳細評估及理學檢查的狀況下,我們只可以給予簡單的諮詢。透過過去行為的調查(History Taking)以及歸納,我們可以從下列方向找找看答案。


1. 回顧自己的生活型態有沒有改變?

其實背痛不會沒有原因找上們,若是最近三個月才開始疼痛,就可以回想一下三個月前自己的生活有什麼樣的改變?

例如開始從事新的運動(例如重訓、跑步)、換了新工作、換了新的辦公環境、用手機的時間變多了、常常做一些特定動作(例如抱小孩)?這些絕對都是找到下背痛原因的重要線索。

透過物理治療師問診及引導,我們可以漸漸想到為什麼是這時候才開始疼痛。

2. 檢視自己身體的疼痛狀態

除了從過去尋找答案外,也可以從當下尋找。例如此時此刻會不會痛?做哪些動作疼痛會加劇?這些疼痛有哪些變化?程度及感受又是如何?

從這些線索我們可以瞭解下背疼痛目前在什麼狀態?例如可能是急性期疼痛非常劇烈,那給患者的建議可能就會是休息加上保護。

另外若是有出現危險的症狀例如腳麻、無力、失禁,那就得建議患者趕緊至醫院進一步檢查。

3. 生活習慣及內科問題

除了肌肉骨骼系統的問題外,我們也要注意內科問題。例如我的朋友換了新工作後,久坐時間大幅增加,上廁所的頻率大幅降低,又不喝水。那就可能要小心是不是一些泌尿道感染或發炎的問題,另外有些內臟器官的轉移疼痛也會發生在下背部,例如腎結石。


透過適當的諮詢

,這些線索都可以在問診的過程中慢慢找出。儘管我們諮詢的場景可能是在餐廳或家中,沒有藥物及診療床。透過適當的資訊交換,就能給予下背痛患者一些建議及方向。在遇到有一些危險因子的患者時,也要給予轉介的資訊。例如出現腳麻、無力現象可能要立刻去看神經外科或骨科。

這篇文章讓讀者知道一個治療師如何透過問診來取得資訊,當您有下背痛困擾時,不妨也可以從以上方向問自己這些問題,或許就能找到疼痛的答案喔。若是沒辦法找到至少也能把這些資訊帶給醫療人員,讓他們有更多的線索來判斷您的下背問題

作者: 翻轉醫療小編群

大家的長照知識小幫手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