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退休好幸福 達人專欄

中醫智慧:對症防骨鬆

骨頭最健康、密度最高的時候,約在30歲,過了之後便逐漸減弱,到更年期時,會開始大量的流失。中醫強調補腎,這裡的「腎」代表著整個內分泌系統,並不是指腎臟,因此,將內分泌系統顧好,協助鈣質得以吸收完全,讓消化道、神經系統等順暢流通,進而預防骨質疏鬆。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更年期後,許多女性朋友最擔心的,莫過於骨質疏鬆的發生。當骨密度不足,未來只要一個不小心跌倒,就很容易骨折,衍生更多生活不便,讓人十分懊惱。

因此,從年輕時存好骨本,落實骨鬆的預防是非常重要的,現在,讓我們聽聽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任黃中瑀,如何運用中醫藥理保持高密度骨本。

03_04_172_02_water.jpg

骨密度最佳之時:30歲

黃中瑀醫師強調,老化是人類自然的歷經過程,我們能做的,只有減緩、減輕老化的程度,換得較好的生活品質。而骨頭最健康、密度最高的時候,約在30歲左右,過了之後便會逐漸減弱,到更年期時,會開始大量的流失。

中醫提出的「女七男八」(點我看,何謂「女七男八」?) ,女性49歲、男性64歲開始更年期,與西醫所界定的男女更年期時間其實所差不遠。黃中瑀醫師指出,骨質疏鬆已經是不分男女,屬於全球性的重要議題,雖然中西醫的表達方式不同,但基本的概念、理念仍有一定方向。

03_04_172_03_water.jpg

補腎,促進鈣質吸收

骨密度的健全,與人體的荷爾蒙分泌息息相關,前面提到30歲時是骨骼最健康的時候,因為此時的荷爾蒙最為健全。黃中瑀醫師補充,中醫強調補腎,這裡的「腎」代表著整個內分泌系統,並不是指腎臟,因此,將內分泌系統顧好,協助鈣質得以吸收完全,讓消化道、神經系統等順暢流通,進而預防骨質疏鬆。

食療方面,例如山藥對人體的消化系統,就有不錯的保健效用;藥材部分可定期服用黨參、龜粄、鹿膠、肉蓯蓉、巴戟天等,促進荷爾蒙的分泌與新陳代謝,即可促進鈣質補充的吸收率,但黃中瑀醫師提醒,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些中藥材,最好還是先就診確認體質,再由專業中醫師開藥,不要聽信偏方到藥房自己抓,以免產生其他不必要的後遺症。

本文由退休好幸福授權轉載,更多實用訊息,請上<<退休好幸福>> 
加入<<退休好幸福>>粉絲團,立即創造精彩第二人生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