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達人專訪 未分類

「達人專訪」 藥食評估新主張 翻轉機構照護 周孫鴻藥師

多數的長輩都有服用數種藥品和保健食品,為了不讓保健食品干擾藥物的作用。或是進一步利用保健食品來降低藥物的副作用或是彌補其不足,這時候就需要全面的藥食評估。藥食評估暨不是藥物評估也不是營養評估,而是同時涉及藥物和保健食品的專業知識。

作者:翻轉醫療小編群

藥事照護納入長照體系

上個月嘉義創全國之先,將護理之家和養護機構全面納入機構藥事照護,由藥師直接為住民用藥安全把關。不只住民有更好的生活品質,機構也能降低照顧成本。

雖然現階段藥師這個角色,尚未全面納入長照團隊,但有些眼光放比較遠的藥師,其實已經默默耕耘多年。周孫鴻藥師及其團隊,為台北愛愛院和清福安養院約300位住民的用藥和保健食品安全把關。他們評估住民所有的用藥後,再視需求搭配保健食品。並把所有要服用的東西,以一餐一包的方式分包,增加服用的正確和方便性。

多數的長輩都有服用數種藥品和保健食品,為了不讓保健食品干擾藥物的作用。或是進一步利用保健食品來降低藥物的副作用或是彌補其不足,這時候就需要全面的藥食評估

藥食評估暨不是藥物評估也不是營養評估,而是同時涉及藥物和保健食品的專業知識。

為了讓更多藥師了解這門新興的學問,周孫鴻藥師更獨創了一套SOP課程,只要按步驟逐一檢查,就可以降低食物或保健食品對藥物造成的影響。有興趣的藥師可以參考 「翻轉保健食品新思維 藥事評估工作坊」。


25593702_10210580064031930_72729180_n.jpg

周孫鴻藥師 小檔案

現職:柏愛藥局長照藥師
著作:全國常見藥品 1~12

學經歷
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畢業
臺大醫院總院藥師
臺大醫院臨床指導教師
金鶯診所營養門診負責藥師
家倍安社會企業講師


以下是我們的訪談紀錄:

小編:周藥師您好,能否請您簡單解釋一下什麼是「藥食評估」?

周藥師:藥食評估就是對民眾吃的藥物和保健食品做綜合評估

在我幫安養院調劑藥物的時候,發現至少有一半的住民會服用自己或家屬購買的保健食品。因為有許多保健食品會讓藥物的效果變強、變差、增加副作用,若沒有藥師幫助住民做綜合評估,其實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舉例來說像:納豆激脢、魚油、銀杏、大蒜精、維他命E、Q10,這些保健食品若和抗凝血藥物一起服用,會增加出血的風險。紅麴會加強statins類抗血脂藥物的副作用,增加橫紋肌溶解、肝指數上升、腎功能損傷的機會。


29598299_799692400223014_1778372600134034410_n.jpg
藥食評估工作坊 上課記錄

小編:暨然保健食品和藥物一起吃會有這麼多風險,那是不是甘脆不要吃就沒事?

周藥師:當然不是,以前的觀念是因為營養缺乏,才要補充保健食品。但其實現在因為飲食精緻、肥胖、慢性病、藥物、洗腎,反而更需要補充保健食品

比如:糖尿病最常用的藥物之一Metformin會干擾小腸末端對維生素B12的吸收,導致B12缺乏。嚴重且持久的B12缺乏可能造成認知受損或失智。所以需要把用藥、 醫療處置、保健食品定期做綜合評估,才不會越補越大洞。


小編:周藥師我看您的經歷相當豐富,醫院、診所、藥局都待過。您覺得在這些地方,藥師的功能和發揮的空間哪些不同?

周藥師:通常醫院藥師著眼於較複雜的情形,要在一堆疾病和藥物中找出問題,提供醫生更好的建議:比如藥物的選擇、副作用監測 ; 社區藥局藥師就像是民眾的家庭藥師:針對每位民眾設計疾病的治療方針,甚至是預防疾病的保養方法 ; 診所藥師就相對單純,主要是調劑和提供藥品衛教。


 

29512302_799692216889699_8203808167623033977_n.jpg
藥食評估工作坊上課紀錄

小編:您的現職是專品藥局長照藥師,請問長照藥師和一般社區藥局藥師有什麼不同?大概是哪些工作內容?


周藥師:長照藥師服務對象多是長者,需要專精於老年醫學。比如長者須避免巴比妥類的中樞神經藥物、要考量長者腎功能不佳、要避免眩暈、嗜睡等副作用 ; 服務內容比較像醫院藥師和社區藥局藥師的結合,必須能處理複雜的疾病和用藥問題。要給醫生更好的建議,又要針對每位長者設計疾病的治療或是預防疾病的保養。

至於我工作的具體內容是:評估長輩所有用藥,並視需求加入預防保健食品。再將這些東西全部打包成一餐一包的餐包形式,以便長輩服用,最後還要定期評估治療成效。


小編:這樣聽起來藥師的工作相當專業,不過我還有疑問是:您幫長照機構包的服藥餐包,和民眾憑處方箋向藥局領的藥袋有什麼不同嗎? 另外還有大概多久調劑一次?


周藥師:我是一次包一星期給長照機構 ; 醫院給藥是一種藥物裝在一個藥袋的方式,而服藥餐包是把要吃的多種藥物,以一餐一包的方式包裝。餐包上會提供藥物外觀、服藥日期和時間等資訊 (如附圖),長者或照顧者就能一目了然,知道何時要吃幾粒藥物。

25627686_10210580026390989_1377954551_n.jpg
餐包上印有長輩姓名、藥品外觀和食用時間

小編:另外我想請問,醫院、診所、藥局您都待過,為什麼您最終選擇留在社區藥局服務呢?

周藥師:因為我有兩個理念:一是將醫院的資源帶到社區,二是由民眾端落實用藥安全。

大醫院因為資源豐富,例如有購買醫學資料庫,所以能處理各樣的複雜狀況 ; 雖然民眾更常接觸藥局或診所的醫療人員,卻因為資源不足,有時候導致亞疾病變成慢性疾病,而慢性疾病也沒得到控制。

另外無論使用藥物或保健食品,我都特別強調安全。很多人認為藥是醫生開的,怎麼會有問題呢?也很多人認為保健食品是食品,所以不會像藥物出什麼問題 ; 但其實用藥問題常出現在跨科別、跨醫院當中,不過目前台灣還沒有一個單位能統整並審核個人所有的用藥。

像保健食品也不是單純的食品,通常是萃取物或濃縮物。像蔓越莓錠不是一粒蔓越莓,而是10~30粒蔓越莓濃縮而來,仍然有副作用、服用禁忌等等,所以還是要重視安全性。

25593793_10210580028311037_1537823291_n.jpg
一台包藥機少說百萬以上

小編:因為我們的讀者很多都是家屬,可否請您舉幾個老人常見的服藥錯誤,好讓他們幫長輩注意一下。

周藥師:沒問題,以下這些錯誤都很常見:

一 將長效劑型藥物磨成粉末

有些長效劑型藥物磨粉或咬碎服用,可能造成藥物效果瞬間太強,一段時間後又提早沒效 ; 應該事先跟醫生或藥師說長輩需要磨粉服藥,然後由醫師開立能磨粉的藥物劑型。

二 將腸溶錠和胃藥一起吃

有些藥物為了避免傷胃會採用腸溶錠的劑型,但是胃藥會讓腸溶錠提早在胃部分解,反而因此傷胃 ; 正確做法是腸溶錠和胃藥隔開1小時吃。

三 吃了該空腹吃的藥,就馬上吃飯

空腹是指飯前一小時或飯後兩小時,因此吃了該空腹吃的藥,一小時後才能用餐。不然就是,飯後兩小時再吃藥。

四 晚上吃利尿劑型的降血壓藥物

晚上吃利尿劑容易夜間起來上廁所,會增加跌倒機率 ; 若是一天一顆的劑型,應該改成早上吃。

五 將鈣片和藥物一起吃

鈣片容易讓甲狀腺藥物、抗生素、鐵劑失效 ; 正確應該要和藥物隔開2小時服用。

六 將耳滴劑冰冰箱

冰的耳滴劑滴到耳內會造成眩暈 ; 正確做法是不要冰,若家中太過炎熱需要冰的話,記得要用手戳柔直到回溫才可使用。

七 血壓正常就不吃降血壓藥物

有些降血壓藥物 (例如乙型阻斷劑、血管舒張劑) ,突然停掉會造成反彈型高血壓或心悸 ; 正確做法是按時吃藥,若血壓真的控制不錯,再由醫生開處方慢慢減量。

八 使用吸入劑前沒有先吐氣就吸

肺部一定要先清空才能讓吸入的藥物量最多,所以正確用法是吸藥之前先吐氣,憋一下然後再深深的吸入藥品。

以上都是常見且可以避免的錯誤,大家可以主動幫家中長輩檢查一下。

27459317_548615352164123_6458997537854314454_n.jpg
周藥師的著作,有興趣的人請洽漢珍數位圖書

作者: 翻轉醫療小編群

大家的長照知識小幫手

在〈「達人專訪」 藥食評估新主張 翻轉機構照護 周孫鴻藥師〉中有 2 則留言

藥品的餐包概念很好,但護理師畢竟不是藥師,萬ㄧ餐包有誤,但藥都包好了護理人員如何把關,已經沒有藥袋了,作用副作用警示提醒都沒了,萬一遇有調藥或血壓、血糖藥臨時要調整,拿取也不方便,每家廠商的藥品外觀不同或臨時更改,藥袋上商品名跟學名凌亂不一,餐包藥跟裸藥其實有點像。藥局是否有提供藥卡或e化藥卡,(提供實體藥物卡)讓一線給藥或是長輩也能一目了然,用藥更安全。護理師也會分裝包藥,但實際給藥、對藥有很多臨時狀況,常規時間一般護理人員都可以處理,藥師的專業就是用在突發狀況的處理。是否藥師也會把關及整合藥品,是否重複用藥、藥品拮抗或加成的作用,還是單單只負責包藥。醫院的臨床護理師沒有在用藥包,各大醫院據統計仍有給錯藥情形,而機構內60個住民要核藥,看似方便的藥包暗藏玄機。試想一位新進的藥師拿著餐包藥(裸藥)在核60床的藥是不是也很吃力,有放錯也很難發現吧。觀摩國外的長照機構給藥是用藥盒裝臨時調藥方便拿取藥物,配合藥品圖卡給藥,以上內容僅參考,謝謝交流。

您的建議很棒 我們也認為每個病人都要有自己的「藥品、營養補充品圖卡」 才能降低給錯藥的機率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