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長照知識

「失智,就是這麼一回事!」3分鐘 讀書心得(下)

台灣目前失智症人數約24.4萬人,等於每100人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隨著台灣人口老化,這個比例只會增加不會減少。這本書教導我們怎麼避開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以及如何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家中有失智症患者,更要學習如何照顧患者和處理行為與精神症狀(BPSD)。購買連結


六 情緒障礙:包括憂鬱、焦慮、恐懼、冷漠、情緒起伏大、害怕落單、嚴重依附主要照顧者。

  • 憂鬱:安排患者感興趣的活動,藉以轉移注意力。
  • 焦慮:需要了解患者焦慮的原因,再針對問題排除。必要時尋求醫師和心理師協助。

七 遊走和走失:

可能是腦部定向感受損所致,或是仍活在過去某個階段,才會不斷地去找某些人。

家中的門窗可以設置安全鎖,或在出入口加裝感應器,或是讓患者攜帶GPS隨身定位裝置,都可以降低走失的風險。也可以窗簾或屏風將家中主要出入口遮蔽,以免患者看到門就想要出去。

如果環境許可,也可以設置一個循環且安全的通道,供患者自在遊走。

八 不適當行為:

包括重複行為、病態搜集行為、藏東西、不適當性行為。(不適當性行為指在公共場所裸露、撫摸生殖器、不適當的觸摸他人身體,或不斷要求性行為。)

照顧者應以溫柔且堅定的態度面對患者,不要有太多激烈的言語和反應,適時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必要時尋求醫師協助,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

九 睡眠障礙、日夜顛倒

有些學者認為腦部退化影響生理時鐘調節,引起日夜調節紊亂。

白天可以安排一些戶外活動或運動,除了可以接受日照外,也可以消耗患者過多的體力。晚上要將室內環境維持柔和安靜,讓患者情緒維持平靜和穩定。


失智症家庭日常生活如何調整?

因為每個失智症患者的情況都不同,所以需要非常個人化的照顧,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說清楚。但是原則都是盡量讓患者發揮殘存的功能,使其有獨立感並保有尊嚴。

  • 進食:定時、定量禁食與喝水,如果有需要,使用特殊輔助餐具。
  • 穿衣:選擇穿脫方便的衣褲鞋襪、按穿的順序排列,如有需要可以給予簡單提示。
  • 衛生:可將步驟簡化或在用品上標註名稱和順序。如果無法區分室內空間的患者,應在浴室、廚房、廁所區域的門上加上明顯標示,設備加上標示和使用說明。
  • 作息:應保持規律,盡量在同一時間用餐、沐浴、起床、睡覺,可多接觸陽光和請患者協助簡單家務。

失智症家庭居家環境如何安排?

這部分書中說的非常詳細,我只列出幾個平常人容易忽略的。

  1. 動線簡單順暢,移除非必要的擺設和雜物,且避免經常性變更。
  2. 用對比顏色區分門內外或不同區域。
  3. 地板選用不反光且防滑的材質。避免使用地毯,因為不易清潔、易滋生細菌和絆倒。
  4. 光線充足,且亮度、色度一致。避免刺眼刺眼之亮光,注意陰影造成之視覺混淆。
  5. 走廊、樓梯、臥室或浴室加裝夜燈。
  6. 樓梯或高低差可以加貼防滑條做提醒和防滑。

對認知有幫助的環境安排

  1. 時間提示:擺上簡單、字體清楚的時鐘和日曆。室內可依節令擺上不同的盆栽或裝飾。
  2. 物品提示:常用物品上標示名稱:嗽口杯、牙刷、毛巾、洗髮精、沐浴乳
  3. 空間提示:廁所、廚房、浴室、臥室、電燈開關
  4. 懷舊提示:可擺放家人的照片,增加對人時地的認同感。可把患者過去喜歡的照片、海報作為環境佈置。播放患者熟悉的音樂、電影、電視。

作者: 幸福醫療服務 周本正 藥師/長照管理師

「幸福醫療服務」是一家解決長照問題的社會企業,憑專業知識和數據分析的能力,致力改善長照家庭的生活品質。主要業務為成人奶粉、營養補充品、生活輔具、醫療器材、長照書籍批發零售,也提供衛教諮詢、醫療器材出租、輔具補助申辦協助。

翻轉醫療:致力於長期照護知識推廣,定期舉辦長照專業人士交流研討會和民眾衛教課程,以期長照服務在台灣能永續發展。

發表迴響